摘 要:在教育改革工作實行中,各學科教學模式受到沖擊,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觀念,都不再適用,在這一背景下,教學改革工作必須要盡快落實。在眾多學科中,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生物教師必須做好教學轉變,采用新教學方法,開展新課堂。文章以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育的有效途徑為題,深入探究了生物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教學途經
一、 引言
就我國整體教育環(huán)境而言,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教學中都非常重視考試成績,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在此環(huán)境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將考試知識點講解放在首位,在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中投入的精力較少,進而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面對這樣的情況,高中生物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工作中,就應立足于新課改,在教學中反思,總結,提取傳統(tǒng)教學精華,去除教學糟粕,以此來開展高效生物課堂。
二、 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生物課程教學中,受諸多因素影響,教學效率不高,教學問題較多,下文中就課堂教學常見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部分教師教學思維未轉化,學生主體地位未確定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維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模式與質量。雖然新課程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大部分教師與時俱進,吸收新教學理念,但仍有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束縛,教學思維未轉化。以往課堂中,課堂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這樣的課堂教學與新課改教學標準不符,部分教師未轉換思想,從而導致學生主體地位未確定,生物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實踐教學不受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較弱
高中生物學科與數學、語文等學科不同,這一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實踐能力。但就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中,非常重視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投入的精力較少。教師不重視實踐教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考試中理論知識占比較大。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將學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設定為總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以考試內容為主,一切為考試服務。此背景下開展的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教師集中精力開展理論教學,沒有更多的精力開展實踐教學。此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理論知識學習固化,理論與實踐無法聯系起來。
(三)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以往的生物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根據教師的講解,掌握教師標注的重點知識即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不需要學生思考的,只需要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中猶如傀儡,缺少自我意識,學生只是按照固定模式在學,難以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學習興趣降低。久而久之,學生將學習當做一項不得不做的任務,無法享受學習的快樂。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阻礙作用,教師必須要改變此種教學模式,幫助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有效途徑
時代在變化,教育在改革,教學思想在更新。教師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在教育改革工作落實中,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力量,推動教育改革,而不是成為教育改革的阻力。高中生物教師在面對教育改革時,應取長補短,取精華,去糟粕,與教育改革同步前進,只有這樣,高中生物教學才能是高效的,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生物人才。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落實教學工作中,應解決教學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途徑。
(一)轉化教學思維,轉教為引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下,教師應加快自身學習新理念的速度,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做教學中的引導者,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促使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快樂。在具體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中的指路明燈,幫助學生確定學習方向,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自主性,只有學生主動學習,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例如:在《細胞的分化》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課件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教師在課前可以從網絡上搜集與細胞分化有關的課件視頻,比如小雞破殼生長,成長為大公雞的全過程。學生在觀看這一動畫視頻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出細胞分化概念。在學生對細胞分化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癌癥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探究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不同之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教師是作為引導者而存在的,如此一來,課堂教學會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既可以高效學習,還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一舉兩得。
(二)注重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生物是一門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這一學科并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還有很多需要動手實踐的內容。學生通過實踐,既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同時還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培養(yǎng)自身的實踐能力。鑒于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將教學精力一分為二,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放在同等位置上,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實現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DNA分子結構》這一教材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在模型制作這一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DNA雙螺旋結構進行簡單的講解,在學生了解基本理論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KT板、鉛絲等,完成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在學生動手實踐中,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會更深入,同時在具體動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激發(fā),愿意參與到學習中。在教學中,逐漸重視實踐教學,確保實踐與理論教學同步發(fā)展,這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成長均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是突出問題,教師應提高對此問題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在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模式:
1. 情境教學
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豐富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合理應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在課堂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能夠愿意學習,喜歡上學習。例如:在《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課程學習中,教師用語言描述環(huán)境破壞的危害是難以引起學生共鳴的,但教師若是播放視頻,通過直觀的圖片、畫面等內容來進行環(huán)境破壞前后的對比,則能夠給予學生較強的沖擊。環(huán)境被破壞,對人類以后的生存有著不利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為學生播放環(huán)境被破壞之后所帶來的各種災害,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現在不保護環(huán)境,以后人類很可能無法繼續(xù)生存。多媒體課件教學,能夠將文字內容轉化成動態(tài)的圖片、音頻等,滿足學生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愿意學習,能夠主動學習。
2. 探究教學
在生物學習中,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自發(fā)對知識進行探究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模式。探究教學中,教師應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中給予學生需要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需要掌握好分寸,若是引導過度,則失去了學生探究的意義,變成了教師個人的“solo”。同時,教師在開展探究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必須要符合教材內容,緊扣教材知識點,做有意義的探究,才能實現探究的目的。例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材內容學習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的糖有哪些?”這個問題貼合實際,學生能夠給出各種答案:“花生糖、棉花糖、棒棒糖等”,在此之后,教師繼續(xù)提問:“除了常見的糖之外,還有哪些食物是含糖的?”這個問題更有深度,是需要學生仔細思考的。在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知道很多水果是含糖的。在教師拋磚引玉后,學生的思維可以發(fā)散,仔細探究哪些食物是甜的,是含糖的。在學生自主探究之后,讓學生回到教材中,通過學習教材內容來了解為什么很多不是糖的食物中會含糖。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的主動性會提高,能夠在探究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長此以往,不用任何人督促,學生會自動自發(fā)地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3. 合作教學
在生物知識學習中,學生獨立學習遇到的困難較多,問題解決起來比較麻煩,但是當多個學生一起學習,則思路更加寬廣,學習效率更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將班級同學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例如:在《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這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教材知識點進行講解,在學生對植物生長素知識點有基本了解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來探究學習,設計實驗。從實驗設計到實驗落實,最終的實驗現象總結,小組學生始終是在一起的,在彼此的磨合中,學生之間的情誼加深,同時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彼此扶持,共同成長。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tǒng)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同時也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利的影響。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中,高中生物教師想要突破桎梏,就要從自身入手,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吸收新教育理念,養(yǎng)成新教學思維。與此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將學生當做學習的傀儡,而是應尊重學生,給予學生學習自由,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另外,教師需要思想與動作同步,在教學中真正地重視實踐,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掌握更多理論知識。最后,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放寬思路,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構建高效課堂,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沈恬,李莉,張燕,等.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程單元教學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5):120-122,125.
[2]王永強.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境及改進方法[J].學周刊,2020,16(16):25-26.
[3]王廣躍.芻議新課改下提高高中生物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20(6):125,127.
[4]梁紅蘭.新課改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與多媒體課件教學融合探析[J].山西青年,2020(10):167,169.
[5]張偉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20(4):139-140.
作者簡介:
孫鎖,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天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