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鵬,寧松毅,仇成華,劉皓昕,尹五青,王洪梅,楊桃,陳華文,李利斌
(1.江蘇大學醫(yī)學院,鎮(zhèn)江 212023;2.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鹽城醫(yī)院,鹽城 224000;徐州市中醫(yī)院,徐州 221003)
胃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的一種,手術切除是治療胃癌早期的首選療法,但手術會破壞消化道結構,加之術后患者的肌源性因素和激素水平,正常神經無法對胃部進行調控,導致患者胃腸功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阻礙胃腸吸收、消化、排空等功能,患者出現惡心、厭食、反酸以及腹脹等癥狀[1-2]。術后化療也會損傷胃腸道功能,引起腸粘連、便秘、吻合口漏等并發(fā)癥,患者存在營養(yǎng)攝入、吸收障礙,易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3]。因此,對胃癌術后患者因積極改善其胃腸功能和營養(yǎng)狀況,以促進身體盡早康復。艾灸是中醫(yī)針灸療法的一種,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其治療胃癌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紊亂的療效確切[4-5]。然而現有研究多集中于胃癌術后給予艾灸干預,相關研究顯示術前刺激腧穴干預(如耳穴貼壓[6]、針刺[7])較術后干預更有利于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诖?本研究旨在比較胃癌術前與術后不同時機艾灸干預對患者的胃腸功能和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作用以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將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鹽城醫(yī)院行胃癌根治術的102例患者納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本研究經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鹽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胃癌診斷標準符合《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8]相關標準,并經病理學確診。
①符合胃癌診斷標準,并接受胃癌根治手術者;②年齡30~70歲;③入院時生命體征平穩(wěn),能配合治療;④無明顯惡病質;⑤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伴嚴重心、腦、肝、腎等疾病;②伴影響胃腸功能的其他代謝性疾病;③對艾灸療法過敏者;④合并因血液系統(tǒng)原發(fā)疾病所致貧血者;⑤同時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且未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患者胃癌根治術后具體病情選用常規(guī)干預措施,如禁食、常規(guī)放化療、營養(yǎng)支持、免疫調節(jié)、抗感染等;術后6 h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在保護好引流管的前提下鼓勵患者自行翻身。
在術前接受艾灸足三里(雙)治療。患者取適當體位,取約4 cm 長清艾條,點燃一端,插在艾灸盒固定針上,旋緊調風蓋,固定在雙側足三里穴,以患者感溫熱而無灼痛為宜,每次 20 min。根據患者的感受隨時調整艾灸盒開孔大小,檢查艾灸的燃燒情況。于術前1 d上、下午各艾灸1 次,手術當日在術后6 h清醒時艾灸1 次,術后從第1天起艾灸,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直至患者出現首次排氣或排便,停止艾灸治療。
在術后接受艾灸足三里(雙)治療。在術后6 h清醒時艾灸1次,術后從第1天起艾灸,每日2次(上、下午各 1次),直至患者出現首次排氣或排便,停止艾灸治療。艾灸方法和時長與觀察組相同。
兩組的艾灸治療操作均由專門培訓過的??漆t(yī)生進行。
3.1.1 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排便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
在術后6 h開始記錄患者肛門排氣、排便以及腸鳴音恢復情況,平均每2 h由同一主治醫(yī)師檢查1次。
3.1.2 營養(yǎng)狀況
在治療前一天及治療2周后于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外周靜脈血,常規(guī)離心取血清,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GH)、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和轉鐵蛋白(transferrin, TRF)水平。
3.1.3 炎癥因子
在治療前一天及治療2周后于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外周靜脈血,常規(guī)離心取血清,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IL)-8和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
優(yōu):術后24 h內肛門排氣排便,排便每日1次,腸鳴音3~5次/min。
良:術后48 h內肛門排氣排便,排氣正常,排便每2日1次或不規(guī)律,腸鳴音較弱、1~2次/min,進食后腹部輕度膨脹。
中:術后72 h內肛門排氣排便,排氣時間推遲,不排便,腸鳴音0~2次/min,不進食或進流質飲食,腹部膨脹。
差:超過72 h仍未見肛門排氣排便,腸鳴音消失,不進食,腹部明顯膨脹,胃腸減壓量每日超過300 mL。
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1 兩組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排便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比較
由表2可見,觀察組患者術后的首次排氣、排便時間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排便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比較 (±s,h)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1
組別 例數 首次排氣時間 首次排便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觀察組 51 71.33±9.411) 81.83±10.611) 30.57±5.031)對照組 51 76.04±10.09 94.90±12.44 52.93±7.71
3.4.2 兩組胃腸功能療效比較
由表 3可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胃腸功能臨床療效評價的優(yōu)良率分別為60.8%和37.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47,P<0.05)。
表3 兩組胃腸功能療效比較 (例)
3.4.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H、ALB、TRF水平比較
由表4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GH、ALB、TRF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清 GH、ALB、TRF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
3.4.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比較
由表 5可見,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 IL-8、TNF-α水平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H、ALB和TRF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H、ALB和TRF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 GH(ng/L) ALB(g/L) TRF(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1 93.85±12.83 144.13±17.901)2) 25.94±5.53 39.71±6.221)2) 1.33±0.25 2.27±0.341)2)對照組 51 94.41±13.57 122.72±16.431) 26.53±4.46 31.95±5.931) 1.27±0.21 1.84±0.291)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比較 (±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 IL-8(ng/L) TNF-α(p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1 82.89±11.05 30.41±5.361)2) 28.93±5.09 15.36±2.271)2)對照組 51 83.04±10.77 39.67±5.991) 28.44±4.31 19.43±3.111)
胃癌根治手術后胃腸功能紊亂在中醫(yī)學屬“腸痹”疾病范疇。胃癌的發(fā)生多以氣機不利、正氣不足為本,或六淫外襲,或飲食不節(jié),恣食醇酒厚味,內外交爭而致[10]。胃癌患者因長期癌腫耗傷正氣,暗耗氣血,脾胃氣虛,脾虛失運,氣血生化乏源,氣虛不能生血,血虛不能化氣,使氣血兩虛[11]。胃癌手術使胃的解剖結構發(fā)生改變,引起胃功能異常,影響脾胃升降樞紐的作用;胃失和降會影響脾的升清功能,加重脾虛,使氣血更虛,出現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頭暈目眩、氣短懶言、腹脹納差以及形體消瘦等氣血兩虛諸癥[12]。胃癌根治術中血溢脈外成瘀,瘀阻經脈使氣機不暢,出現胃腸功能障礙[13]。胃癌患者在術后需接受化療治療,相當于中醫(yī)之祛實攻邪治法,邪實受到攻伐,正氣必然也受到克伐,傷津耗氣,精血津受損,脾虛也可進一步加重[12]。脾胃功能障礙使水聚成濕,濕瘀阻滯,加劇脾胃升降失調出現腹脹痛、排氣、排便等胃腸功能障礙[14]。因此,胃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病機以脾胃虛弱、氣血兩虛為主,兼有濕瘀阻滯。
灸法的“溫通”“溫補”效應,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15]。艾灸可疏通穴道周圍部位的經絡氣血,可激發(fā)全身的經氣,使經脈“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的功能加強,促進氣血運行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以發(fā)揮局部和全身治療作用,適用于胃癌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16]。足三里穴為胃的下合穴,有健脾和胃、調理氣血、行氣通腑的作用,局部按摩足三里能夠促進胃腸蠕動[17]?,F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足三里對胃腸道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有規(guī)律,刺激足三里可通過對臟腑的調節(jié)作用,使氣血通暢,腑氣下行,有利于患者術后腸蠕動功能的恢復[17]。按針灸學的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用艾灸刺激足三里能夠增加大腸的蠕動以及增大腸液的分泌,從而改善胃腸功能[17]。本研究艾灸足三里作為施加干預的穴位治療胃癌術后患者,在改善胃腸功能、營養(yǎng)狀況方面取得積極效果。
目前艾灸干預術后胃腸功能紊亂多選擇在術后6 h,但研究也表明術前刺激腧穴干預對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療效更佳,如術前24 h對患者進行耳穴貼壓可以適度提高機體應激水平,利于機體有效應對手術和麻醉打擊,且對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優(yōu)于術后干預[6]。薛蓮等[18]的研究顯示術前艾灸能促進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且均優(yōu)于術后6 h艾灸。本研究觀察術前、術后艾灸足三里治療胃癌術患者顯示,術前艾灸在首次排氣、排便時間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血清GH、ALB、TRF水平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術后艾灸,胃腸功能療效也證實了術前艾灸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術后艾灸。
慢性炎性反應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而 IL-8、TNF-α在慢性炎性反應介導胃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IL-8、TNF-α通過結合到受體上激活多條信號通路,調控炎性反應、免疫、細胞凋亡或存活,參與了胃癌細胞的增殖、侵襲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19-20]。有研究[21-22]表明,機體在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后會誘導多種炎性細胞分泌炎癥因子,其中IL-8、TNF-α是常見炎癥因子,引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癥反應加劇,使胃腸功能紊亂加重。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艾灸足三里可降低胃癌術后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且改善優(yōu)于術前艾灸足三里。常喜宅等[23]的研究顯示刺激足三里可能通過抑制機體 TNF-α等炎癥因子釋放,預防腸粘連,從而促進腹部手術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說明了術前艾灸較術后艾灸能更好改善胃癌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可能與術前艾灸溫通溫補效應的持續(xù)性改善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術前艾灸能促進胃癌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和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提高胃腸功能療效,且可有效降低血清IL-8、TNF-α水平,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