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阜沙鎮(zhèn)牛角中學 余曉丹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中提到:“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yǎng)成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yǎng)?!彪S著人教版新教材的運用,它把大量的主題性閱讀資料整合放在課內(nèi)完成,改變了閱讀只在課外的傳統(tǒng)格局,在這一背景下,群文閱讀為這樣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對于閱讀量較少的農(nóng)村初中學生來說,如何在實際的時間內(nèi),圍繞議題,精選適合他們閱讀的文章進行組文,從而提升他們在群文閱讀的有效性呢?
在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結(jié)合主題,再提煉一個議題,用“1+X”的方式進行組文,即精選文本組成一組文章,形成主題組文。通過教材主題提煉,教材與課外精選文本結(jié)合,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如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荷葉母親》《金色花》,都是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先讓學生通過三篇文章談對母親形象的理解。隨后結(jié)合母愛這個話題,以“母性的光輝”作為議題,運用“1+X”方式,進行“組文”。精選了莫言《母親》、肖復(fù)興《母親》、胡適《我的母親》。通過文本談到的母愛,再精選幾篇名家筆下的母愛,不僅挖掘出文本的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學生課外閱讀量,把“母性的光輝”這個議題繼續(xù)延伸到課外,從而對母性的光輝印象更深刻,達到“加深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的要求。
在教材中,每篇教材都有其一定的寫作特色,為此,可以充分挖掘文本,深入解讀,通過寫作特點,提煉一個議題,再精選文本進行有效的組文。如學習完《秋天的懷念》后,提煉出“在對比中感悟人性的美好”這個議題,選擇文章《良心》《溫暖的火墻》《胡記面館》組成一組文章,讓學生在對比中提煉出人物形象和主題。在對比中感悟到人性的美好。這樣內(nèi)容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確立的議題結(jié)合教材單元的主題進行提煉,同時要根據(jù)具體的學段與學情出發(fā),考慮選文的難度系數(shù),更要結(jié)合每個年級的目標而選取文章。
可以確定文學樣式中的某個點為議題,散文可以以語言為議題,如以“形散而神不散”為議題,選擇一組散文加以分析。如果是景物的,如可選取教材中朱自清《春》,再在課外選取幾篇名家們描寫春的文章,區(qū)分他們的語言特點。如學習詩歌時,以“我為古詩詞發(fā)聲”,讓學生成為詩歌的代言人,為詩歌發(fā)聲。要做到這點,先讓學生課外查找有關(guān)資料,還原作者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感同身受地傳達作品精神。并通過其它詩歌去了解作者的在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意圖,達到知人論世。
在議題的選擇中,可以以人物形象、情節(jié)、語言等為議題如:在閱讀《駱駝祥子》《簡愛》,提煉的議題是“人物的命運原因探討”,分析祥子與簡愛這二個人物形象,找出他們的異同點,從中了解人物命運除了靠自己,更重要的還是跟這個社會有很大的關(guān)系。自身奮斗固然重要,但當時社會環(huán)境和體制,依然起著關(guān)鍵作用,不同的社會制度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社會個體。通過名著鏈接組文,可以有效地掌握名著人物的形象特征。名著形象除了不同名著進行對比,還可以同一本名著不同人物對比,在組文中要選取有代表性的文段組成一個系列,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其中精髓。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上的主題,提煉出一個議題,組織一個相關(guān)的群文閱讀活動,進行寫作指導。對于這方面的組文,可以體現(xiàn)多元,因為它包含著多種文化。比如在學習心理描寫,有位老師這樣設(shè)計:用“巧用心理描寫”為議題,選取了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鐵凝《哦,香雪》(節(jié)選),美國拉克哈《哭泣的樹》(節(jié)選),文體體式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文本,學生的閱讀心理得到了多層次地滿足。選的文本范圍廣泛,體現(xiàn)多元,能夠最大限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寫作指導上,在各個方面的指導均可以采用議題方式,再進行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