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市第三中學 彭 川
水在邊城,先是以一種背景環(huán)境存在的。這個叫作茶峒的小城,有一條小溪繞山而流,靜靜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充滿靈性的畫面,就像作者自己所言:“我作品的一切背景,都少不了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邊城小境就有了桃花源之美。
水又展現(xiàn)了邊城的傳統(tǒng)民風民俗?!斑叧撬谝荒曛凶顭狒[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過年。”而故事就發(fā)生在熱鬧的端午時節(jié)。文中詳細描繪了河中賽龍舟、抓鴨子、泅水等與水有關的端午習俗。因為地理環(huán)境的偏遠,使得邊城能夠保留傳統(tǒng)的習俗,所以汪曾祺才會說:邊城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這同時是一個時間概念,文化概念。
水是邊城人民生存的依靠,展現(xiàn)出人物的主要性格。比如翠翠和爺爺在碧溪岨以撐船過日子,水是他們生存的來源。他們渡船不為賺錢,為的是給村民提供方便,這代表著爺孫倆勤勞善良的品質(zhì)。同時,天保儺送都是沿著這條溪水外出做生意,水是他們家族的事業(yè)。他倆是邊城里年青一輩的佼佼者,展現(xiàn)出邊城人民勇敢有活力的一面。
作者曾在關于小說創(chuàng)作動機中說:“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創(chuàng)作這個邊境小城,正是以水的形象來打造的,這里風景如畫,像水般詩意盎然;這里民風純樸,像水般清澈透明;這里政通人和,如水般蜿蜒流淌。
作者曾說:“要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贝浯涞膼矍殪o水流深,也許就是對此最合適的注解了。我在講解翠翠的愛情糾葛時,選擇了水上的鼓聲,水中的大魚這兩個與水密不可分的意象進行分析。
關于鼓聲,節(jié)選部分是這樣寫的:(1)一會兒那遠處聲音被她發(fā)現(xiàn)了,她于是也繞屋跑著,并且同黃狗一塊兒渡過了小溪,站在小山頭聽了許多,讓那點迷人的鼓聲,把自己帶到一個過云的節(jié)日里云了。(2)遠處鼓聲又蓬蓬地響起來了,黃狗張著兩個耳朵聽著,翠翠問祖父聽不聽到什么聲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聲音了……翠翠還正想起兩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
鼓聲是文章的一條線索。文章依靠鼓聲在現(xiàn)實與回憶中自然切換。兩年前的端午,鑼鼓喧囂,翠翠與儺送一見如故。此后兩年,每一次端午的鼓聲響起,翠翠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當年的場景。同時,鼓聲把翠翠小鹿亂撞般的少女心事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鼓聲喚醒了翠翠心中愛的種子,在她心底埋下深深的思念。
關于大魚,節(jié)選部分是這樣寫的:(1)(儺送)便帶笑說:“怎么,你那么小小的還會罵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這兒,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關你的事?!保?)(祖父)說:“前年更有趣,你一個人在河邊等我,差點兒不知道回來,天夜了,我還以為大魚會吃掉你!”翠翠嗤地笑了:“爺爺,你還以為大魚會吃掉我?是別人家說我,我告給你的!”
第一段對話是翠翠與儺送第一次見面時發(fā)生的。翠翠和儺送的第一次見面充滿了巧合與誤會。正因如此,兩個陌生人建立了一種微妙的關系。第二段對話是祖父問翠翠是否還記得天保送她的鴨子。他想看看翠翠心里的人是天保還是儺送。翠翠不記得鴨子,只記得水中的魚,這印證了翠翠心中所屬是儺送。
大魚這個意象在傳統(tǒng)習俗和文學作品中就常常代表著愛情。聞一多先生從民俗學的角度指出“魚是匹偶的隱語。打魚,釣魚等行為是求偶的隱語”古代男女在春天聚會,在水邊祓禊唱歌,即景生情,因物見志,所以在詩中往往用釣魚、食魚來象征戀愛,成為一種專門性的隱語。作為詩歌源頭的《詩經(jīng)》也常常以魚來象征愛情。據(jù)相關研究表明,《詩經(jīng)》中記載的魚的意象共15種,魚字在詩中了現(xiàn)了26次。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表現(xiàn)愛情與婚姻。邊城保留了完整的傳統(tǒng)習俗,以魚作愛情的載體不僅是作者精心的選擇,更是邊城根深蒂固的民風民俗的一種外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