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立
(滁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喬治·杜·莫里耶(George Du Maurier,也譯作杜穆里埃),1834年出生于法國巴黎。他的童年輾轉在倫敦、巴黎和比利時等地。[1](Pvii)早年在異國他鄉(xiāng)漂泊的經歷使得他對國家、種族、性別、宗教、文化等問題格外關注。他的第二部小說《特麗爾比》(Trilby)在19世紀紅極一時。小說以其巴黎求學生活為原型,以催眠為分界線,分別講述了催眠前身為模特的特麗爾比和英國畫家小比利(Little Billee)之間的故事,以及催眠后化身知名歌唱家的“斯文加利小姐”(La-Svengali)和猶太音樂家斯文加利(Svengali)之間的糾葛。小說一經出版就掀起了一股“特麗爾比狂熱”(Trilby-mania)。社會名流紛紛模仿小說中女主人公的造型,劇作家爭先將小說改編為舞臺劇,制造商競相生產小說的周邊產品。
目前,學界關于《特麗爾比》的研究主要分為種族主義研究、女性主義研究和催眠術研究等。由于斯文加利猶太族裔身份的特殊性,很多學者傾向于從種族主義和民族身份等角度進行研究,如:Pick,Gracombe,Mendelssohn和Peak等學者從種族主義分析了小說中的藝術、墮落和反猶太主義等主題。[2-5]此外,由于19世紀特殊的背景,一是維多利亞中后期“新女性”形象的出現(xiàn),使得女性主義成為研究《特麗爾比》的一個視角;同時,19世紀英美文壇涌現(xiàn)出很多關于催眠術的小說,因此,催眠術也成為研究《特麗爾比》的切入點?;诖?,本文從心理學的焦慮理論出發(fā),對《特麗爾比》進行一次跨學科的研究嘗試,以期為《特麗爾比》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焦慮書寫研究具有積極的時代價值、人文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在羅洛·梅看來,焦慮是人們視為存在之根本的某種價值受到威脅和挑戰(zhàn)時所引發(fā)的無助和不安的情緒體驗。《特麗爾比》中的人物因為其原本的價值觀受到挑戰(zhàn),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文化焦慮、宗教焦慮和人性焦慮。這既是維多利亞時期人們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也是作家焦慮意識的文本投射。
小說中的文化焦慮主要表現(xiàn)在對維多利亞社會傳統(tǒng)“英國性”的重新審視以及對文化“他者”的包容和肯定?!坝浴?Englishness)泛指英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特色,是英國人的身份象征和民族文化特性。[6]“英國性”的衰落和“他者”的崛起無疑是民族文化焦慮的表現(xiàn)形式。莫里耶建構的“英國性”不再是文化優(yōu)越和社會文明的絕對象征,“他者”也并非荒蠻落后和陰險邪惡的化身。恰恰相反,莫里耶正是通過“他者”來諷刺英國文化的墨守成規(guī),也希望通過“他者”來彌補英國國民性中的固有缺陷,去創(chuàng)造性地重構“英國性”的歷史內涵。[7]因此,小說中“英國性”和“他者”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既是莫里耶文化焦慮的體現(xiàn),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特麗爾比》中的大部分故事發(fā)生在法國巴黎。巴黎不僅是小說中藝術家們的藝術活動中心,更是他們的生活場所。女主人公特麗爾比是愛爾蘭和蘇格蘭混血兒,但作者卻賦予特麗爾比明顯的“法國性”。[7]特麗爾比剛出現(xiàn)時,穿著法國步兵的大衣,說著不太文雅的英語,其中還夾雜著很多法語單詞。她嘴里嚼著法國大兵吃的面包,吃完以后還抽了一根煙。[1](P12-17)顯然,特麗爾比和維多利亞社會的“家中天使”形象大相徑庭,言行舉止之間透露著波希米亞式的放蕩不羈(Bohemian)。而小比利和他的朋友塔菲(Taffy)、萊爾德(Larid)雖然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但他們共同的記憶、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對形成民族身份和文化認同具有持久的作用,時刻提醒著他們是英國人。[8]他們吃的、喝的、聊的都與英國相關的,如:小說中在圣誕節(jié)期間,小比利和塔菲特別懷念家鄉(xiāng)的美食、狩獵、射擊、冰山溜石游戲等,為了緩解思鄉(xiāng)之苦,他們特地讓遠在倫敦的朋友寄來火雞、葡萄干布丁、肉餡餅和香腸等特產。[1](P108)
“英國性”不僅僅是民族特性,也是那些自己認同或渴望擁有英國身份的人所持有的價值觀、信仰和態(tài)度的聯(lián)結體。[8]《特麗爾比》中的英國藝術家們不僅認同自己的英國身份,而且也希望身為英國人的特麗爾比能形成這樣的民族身份認同和自我認知。在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特麗爾比逐漸把她的巴黎狂歡曲置之腦后,越來越渴望擁有英國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身份認同。她扔掉了法國軍大衣,戒了煙,開始嘗試英國食物,連說話的方式也更加文雅了。[1](P88-90)但特麗爾比的文化皈依最終以失敗告終,[7]不僅未能如愿以償成為維多利亞時期的“家中天使”,嫁給心愛的小比利,而且還被猶太藝術家斯文加利催眠而變成一個沒有意識的傀儡,最終郁郁而終。特麗爾比的香消玉殞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傳統(tǒng)“英國性”的沒落。茍延殘喘的“英國病人”終將被朝氣蓬勃的“他者”所吞噬。
小說中的文化焦慮也體現(xiàn)在莫里耶創(chuàng)作性地塑造猶太“他者”形象中。傳統(tǒng)猶太“他者”往往是邪惡的化身,如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臭名昭著的猶太商人夏洛克以及狄更斯小說《霧都孤兒》中教唆孩子偷竊的猶太惡棍費金。斯文加利也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猶太藝術家?!癝vengali”一詞甚至被收入字典,用來指代控制別人思想而不擇手段的惡人。[7]該小說也一度因為反猶太主義而被學界所詬病,但莫里耶在賦予斯文加利猶太族裔身份的同時,更加凸顯猶太族裔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天賦。小說中斯文加利在音樂上的造詣登峰造極、無人能及。
斯文加利并非《特麗爾比》中唯一的猶太“他者”形象,而小比利“英國+猶太”的混雜血統(tǒng)具有更重要的比喻和象征意義。[7]小說中,莫里耶曾多次嘲笑塔菲和萊爾德的假現(xiàn)實主義繪畫方式。萊爾德把西班牙斗牛士畫得“栩栩如生”,卻沒有去過西班牙,也沒看過斗牛。[1](P5)而小比利才是真正的藝術家。[1](P9)莫里耶還刻意把小比利的繪畫天賦和斯文加利的音樂天賦進行了對比:“小比利的手觸及畫布的一瞬間就如同斯文加利的手碰到鍵盤一樣。”[1](P55)這一形象的對比,將兩人的藝術才能與他們唯一的共同特征——“猶太血統(tǒng)”聯(lián)系起來。[7]“他者”的新鮮血液給小比利帶來了藝術靈感和天賦,讓他得以擺脫“英國性”中的刻板和迂腐。[7]
除了斯文加利和小比利,作者賦予被催眠后的特麗爾比猶太“他者”的特性。被催眠后,特麗爾比以“斯文加利小姐”(La-Svengali)的藝名示人,搖身變?yōu)榕e世聞名的歌唱家,她的歌聲如天籟一般,令人無法抗拒,讓觀眾為之傾倒。而被催眠前,特麗爾比是一個五音不全的人,小說中對其歌聲有詳盡的描述,但斯文加利認為特麗爾比的“上顎就像萬神殿的穹頂一樣”,因而也認定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音樂天賦。[1](P50)被斯文加利催眠后,她變成了斯文加利小姐。由此可見,一方面作者試圖凸顯催眠前后特麗爾比身份的轉變,另一方面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她猶太“他者”的特性。特麗爾比的“英國性”是在小比利的影響下有意識的建構的,而她猶太“他者”身份則是在催眠后被斯文加利賦予的。猶太“他者”的身份不僅治愈了特麗爾比的五音不全,而且還賦予她特殊的音樂天賦。從特麗爾比到斯文加利小姐,從五音不全到天籟之聲,這既是毀滅也是重生。因此,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猶太“他者”形象不僅是莫里耶批判傳統(tǒng)“英國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莫里耶書寫文化焦慮的有效形式。
小說中的宗教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對宗教救贖的質疑和對宗教權威的諷刺。雖然莫里耶并沒有從正面解答他對宗教的看法,但從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對上帝和宗教的態(tài)度。
起初,特麗爾比是一個模特。在熱情奔放的法國,做裸體模特對她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7]小說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情節(jié),小比利看到她在工作室里為一群學生當裸體模特后很多天不理她。但特麗爾比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直到她皈依基督教之后,她的羞恥心和罪惡感瞬間被喚醒,她才理解小比利生氣的原因。于是,她開始像基督徒一樣虔誠的懺悔,并下定決心改過自新。[1](P84-87)
Gracombe認為,精神信仰的頓悟往往是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的。杜穆里埃用有著“當代英國文化世俗圣經”之稱的狄更斯和薩克雷的小說來取代福音派的《新約》,讓特麗爾比皈依基督教。[3]的確,特麗爾比的頓悟是在世俗圣經的影響下完成的。小比利的母親巴格特太太給她帶來了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和約翰·里奇的漫畫,試圖通過這些世俗圣經來開化她、改造她、規(guī)范她。在它們的影響下,特麗爾比的精神信仰一點點的建構起來。
然而,皈依基督教并未改變特麗爾比的悲慘命運。在小比利母親的強烈反對下,特麗爾比意識到自己配不上小比利,也認識到自己這些年的罪過。所以,她帶著弟弟遠離巴黎,到鄉(xiāng)下以洗衣和縫補衣服為生。故事并未以特麗爾比的皈依而結束。弟弟簡諾特(Jeannot)的死讓她明白懺悔和禱告救不了她弟弟,也救不了她自己。對上帝和宗教徹底失望的特麗爾比又一次回到了巴黎。然而,這一次回歸將她從人間地獄推向了另外一個深淵。
小說中的宗教焦慮還體現(xiàn)在小比利對宗教的態(tài)度上。特麗爾比離開后,小比利愛上了牧師的女兒愛麗絲。但兩人的信仰截然不同,小比利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追隨者,而愛麗絲和她的父親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牧師還曾因此怒斥小比利:“你是個小偷!休想奪走我的救世主!你以后再也別在我家門口出現(xiàn)了!”[1](P188-189)而諷刺的是,很多年后牧師開始經營愛爾蘭啤酒,而且生財有道,變得非常富有。他開始像商人一樣思考問題,慢慢懷疑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不僅和主教以及鄉(xiāng)村主任牧師鬧翻了,還脫離了他原來的教堂,搬到倫敦開始了新的生活。[1](P190-191)顯然,這是莫里耶對宗教權威的最大諷刺。莫里耶筆下的宗教不再是擁有絕對公信力和威嚴的存在,而是一種可以被隨意摒棄、任人評價的個人信仰。
小說中的人性焦慮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維多利亞社會男性把女性當作物品;另一方面,19世紀工業(yè)革命后人類的主體性受到了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人淪落成機器。
正如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詩歌《我已故的公爵夫人》(My Last Duchess)中的公爵夫人一樣,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意愿和聲音,她們只是男性的物品或附屬品。
小說中,特麗爾比被催眠前就已然是一個物品。作為模特的她,身體部位被不同的男性藝術家拆解和迷戀。在他們眼中,她只是身體的某個器官,一個完美的腳、喉嚨或嘴巴。[1](Pxiv)特麗爾比的腳代表著維多利亞時期女性被物化的社會現(xiàn)狀,莫里耶花了很多篇幅來描述這雙腳。當特麗爾比向小比利作自我介紹時說:“我是一個模特。我在隔壁給雕塑家杜里安當模特。幾乎身體的所有部位我都要展示,從頭到手再到腳,尤其是腳。這就是我的腳……這是全巴黎最漂亮的腳?!盵1](P15)小比利除了驚嘆“那確實是一雙美得驚人的腳,只有在圖畫和雕像中才能看到這么美的腳……人類的腳竟然也可以是如此充滿魅力的物體”外,還有悲憫:“可憐的特麗爾比!那么可愛而纖細的腳,卻只能被雕塑家用巴黎灰白色的熟石膏捏成雕塑,保存在世界各地畫室的架子和墻上。”[1](P15)然而被催眠后的特麗爾比,變成了一個器官,一個沒有意識的唱歌機器。
Pick在《斯文加利的網:現(xiàn)代文化中的異國巫師》一書中,運用小說中“蜘蛛網”和“網上的蒼蠅”的比喻作為標題,形象描述了催眠師斯文加利和被催眠者特麗爾比之間的關系,凸顯了斯文加利作為猶太催眠師的邪惡和黑暗。[2]特麗爾比無疑是斯文加利的受害者,斯文加利的聲音像施了魔法的咒語一樣,縈繞在特麗爾比的腦海里——“你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什么也不想,除了斯文加利,斯文加利,斯文加利!”斯文加利把她變成了一個唱歌機器,一個無意識的傀儡。[1](P298)
一直以來,學界看到的是特麗爾比受害者的身份,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和斯文加利一樣,也是一個催眠師:就像斯文加利用他神秘的眼睛和咒語迷惑特麗爾比一樣,斯文加利小姐用歌聲迷惑了她的觀眾。她的歌聲有一種魔力,讓人抓狂,讓人著迷。這種魔力與催眠很相似。催眠師會讓你做任何他們想讓你做的任何事情,包括撒謊、謀殺、偷竊等。[1](P52)特麗爾比也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到處都是關于她的報道、她的照片和她的周邊產品。因此,特麗爾比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Coll認為,特麗爾比的命運與該時期整個社會充斥的人性喪失的現(xiàn)象有關。人性喪失的過程粉碎了她的自主意識,使她淪為最原始的人。[9]莫里耶的小說充滿了對維多利亞晚期人類意志和行為的焦慮,這與該時期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19世紀的英國是一個日益合理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一個機械化進程不斷推進的歷史時期。[9]顯然,在這種背景下,人類的主體性受到了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人淪落成機器。小說中的特麗爾比和她的聽眾無疑是莫里耶人性焦慮意識的文本投射。
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小說涉及種族、性別、階級、宗教、文化等當下備受關注的學術熱點,業(yè)已成為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后殖民主義文學、女性主義文學、族裔文學等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莫里耶是一個對國民性、社會現(xiàn)象和時代問題有著敏銳洞察的作家。他的第二部小說《特麗爾比》對焦慮有著多重解讀和深刻反思,主要表現(xiàn)為文化焦慮、宗教焦慮和人性焦慮。通過研究莫里耶小說中的焦慮書寫,一方面有利于讀者深刻理解作品的精神內涵,探究作家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和心理動機;另一方面有利于引發(fā)公眾對當代人心理問題的關注和對現(xiàn)代社會的反思,凸顯小說創(chuàng)作的時代價值、人文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