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美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唯成績論的教學目標也不再符合當今的時代特征。目前我國社會更加需要綜合型的人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還需要滲透更多的德育教育。相比于文化課的教學,在社會實踐活動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會更好,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也需要更加重視他們的德育教育。因此,本文也從社會實踐和德育教育融合的視角進行切入,從而為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生;社會實踐;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在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取到相應的技能,也可以對社會和生活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社會經(jīng)驗也會得以豐富。因此,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教師也更需要充分利用好社會實踐這個平臺開展德育教育。在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學生也會實現(xiàn)思想的升華,對道德形成更直觀更深刻的感悟,自身的人格也會得到健全。
一、社會實踐活動的德育作用
(一)可以增進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理解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基本就是局限于教室之內(nèi)。學生無法走出校園,自然也就不能對社會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在教室之內(nèi)開展的思政教育,不僅內(nèi)容空泛,學生們對專業(yè)的政治名詞也難以形成深刻的理解。而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我國的國情和社會現(xiàn)狀,從而構建實事求是的思想,讓自身的主觀認識更加趨向于客觀,最終明確奮斗目標,完善價值觀念。
(二)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學習成績確實會影響人的一生,但是人的能力并不是全部都由成績來體現(xiàn)。比如在課堂學習中,通過作業(yè)進行習題的練習,或者通過考試來檢驗自身的學習效果,也僅僅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領域形成評價,但是思想道德素質(zhì),是缺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出來的。而在社會實踐中,則可以讓學生認清自己的不足,尤其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自負心理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也更需要社會實踐的打磨,讓學生對自己的優(yōu)勢、缺點形成更加綜合性的評價,從而明確前進的方向和發(fā)展的目標。
(三)能增加學生的感情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初中進行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會得到鍛煉,但是學生的感性知識是普遍匱乏的。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三觀也會得到完善,通過接觸社會的風土人情,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會得到加強,這種感性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也會讓自己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得到檢驗,讓學生突破閉門造車的窘境,增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有利于學生深入基層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是工農(nóng)階級,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忽視與工農(nóng)階級的融合。作為團委書記,也需要從初中開始培養(yǎng)學生深入基層的意識和觀念,為學生組織更多的基層社會實踐活動,也更加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將知識應用于社會的目標?;鶎拥纳鐣嵺`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懂得感恩工農(nóng)階級的奉獻,可為學生灌輸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觀念。
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的路徑
(一)明確活動定位,深化學生的認知
首先團委書記,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設計中,必須要明確活動的定位,要以引導學生形成更加健康更加正確的思想觀念為目標。而且還要為學生宣傳德育工作的價值,讓學生對于德育教育形成心理和精神層面的認同,這樣他們才能認識到德育教育對自己學習和成長的實質(zhì)性的幫助,他們才能夠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更加主動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而且教師在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的構建中,也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確保學生可以在放松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下實現(xiàn)情操的陶冶和思想的升華,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形成足夠的參與熱情。
(二)基于學生的特征,開展多層次的德育實踐活動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既具有個體間的差異,也具有群體間的差異。而作為團委書記,也需要針對學生的群體差異組織不同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福利院或者孤兒院的看望和幫扶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社會價值。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歷史展覽館或者軍事博物館的參觀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們知道今日的和平和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shù)個先輩的犧牲和專業(yè)人才的奉獻換來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讓學生珍惜當下,注重感恩,另一方面也對學生予以激勵,作為未來社會上的主力軍,必須要承擔起重大的社會責任,這樣學生的思想境界也會得以提高。
(三)充分依托社會資源,開展多形式的德育實踐活動
教師在社會實踐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要善于就地取材,充分發(fā)揮社會資源的利用價值,比如身邊的好人好事,或者是社會上的熱點新聞,都可以予以應用。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取材的生活性原則,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教學資源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并沒有脫離實際,這樣學生們也會對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心理層面的認同,學生在參與起來也會更加積極,收獲到更好的實踐體驗。
結束語
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進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理解,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能增加學生的感情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深入基層。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也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具體而言:需明確活動定位,深化學生的認知;基于學生的特征,開展多層次的德育實踐活動;充分依托社會資源,開展多形式的德育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鐘東平.提高中小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德育實效性理論綜述[J].當代教研論叢,2015,04:57.
[2]周琴,酈永剛.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德育實效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