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衛(wèi)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日常生活的必備能力,特別是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傳聲技術的廣泛應用,口頭交流的范圍將越來越廣,使用頻率將越來越高,可見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勢在必行。
關鍵詞: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總目標明確表述:“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消除學生不敢說話的心理障礙
在口語訓練中,首先,要結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趨勢,讓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其次,要主動和學生溝通,消除師生間的對立情緒,激勵學生放開膽量,敢于講話,千方百計保護學生說話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在課上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且課余時間敢于和老師溝通交流,不拘束,以便及時給予指導。另外,也要讓學生體會到,語言這一學科不是隨便就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二、創(chuàng)設“課前演講”,激發(fā)口語交際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具有好表現(xiàn)的心理?!罢n前演講”正是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于語文課開始時,拿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按座位輪流上臺演講,每節(jié)課限一名學生登臺演講,每周評選出一名“演講博士”。演講前要求學生做好充分準備,演講內容不拘一格,可以講上學、放學路上的見聞及感想;講家中發(fā)生的新鮮事、趣事;也可以向同學介紹課外看到的好文章,介紹中外名人、名言警句……內容講完之后,要提出幾個有思考意義的問題,請幾名同學回答。為了在同學面前“大顯身手”,多數(shù)學生會仔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認真地從課外書上尋找內容,然后加以提煉、創(chuàng)造,精心準備演講稿,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演講過程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寫在小黑板上,標好注音和意思,特別難懂的地方,教師適時點撥,加以補充說明。演講完畢,請學生對演講提出中肯的意見。對于個別膽子較小,說話結結巴巴,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應予以耐心的開導、鼓勵,捕捉其演講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恢復自信,樂意參加“課前演講”。隨著演講內容日趨豐富,教師鼓勵日益頻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定能被激發(fā),個個躍躍欲試,決心爭當下一輪“演講博士”。
三、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聽說能力
大量的、經常的口語訓練應結合閱讀教學進行,在學生的口語訓練中進行。語文課上,師生一問一答,雙向互動,實際上就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而教師的言談舉止就是最好的示范。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的表情、手勢,語言的準確、鮮明、簡潔、生動都可以引發(fā)學生對語言藝術的欣賞,進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么,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僅是思維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要及時給予指點。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對內容方面考慮得多,對語言組織方面考慮得少,常常出現(xiàn)語句不完整、不連貫,用詞不準確等毛病,教師要進行指導糾正,然后再讓學生說一遍。同時,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聽,在前面同學回答問題的基礎上,考慮自己應該怎樣回答,或補充、或糾正、或歸納概括等。只要耐心指導,勤于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就會逐步具有條理性、完整性。
課文可以成為學生說話的內容,其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好教材,關鍵在于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對課文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拓展和延伸。如教學《長城》,我就在課文學完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們介紹長城,同時,以游客的身份向導游發(fā)問,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故事情節(jié)較強的課文,如《小英雄雨來》《金色的魚鉤》等,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復述訓練,從而促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課內外,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
第一,每周開設一節(jié)大閱讀課,以讀促說,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多讀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還可以讓學生掌握靈活多樣的句式。有感情地朗讀也為有聲有色地說打下了基礎。
第二,經常組織演講、辯論、講故事等活動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在確?!皽蚀_性、完整性”的基礎上,抓住“條理性、連貫性”這一重點進行訓練。另外,還要講究修辭,注意語言的錘煉,對學生表達時的表情、動作、語氣、聲調等也要給予適當?shù)闹更c。
第三,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園,開展一些有針對性而又富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做校園小導游,帶領剛入學的小朋友參觀校園;雙休日購物,讓學生在雙休日陪家長到菜市場討價還價,買菜購物;做義務導購員,接待顧客,推銷產品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完全是活動的主人,可以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口語交際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