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部分提出,科學教師具有處理教材、二次開發(fā)教材的權利,這為科學課程建設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科學教材是面向全國平均水平的,教師應該針對自己學生的時間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體現科學課程的開放性和綜合性。
科學課程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時間、空間、過程、內容、資源、結論等多個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tài),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引領他們不僅在教室和實驗室學習,還要到校園、家庭、社會、大自然中去學科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本地的情況,開發(fā)實施拓展性課程,小學科學學科拓展性課程一般分為三類:教材拓展類、實驗探究類、專題研究類。
教材拓展類以課程標準范圍內的科學知識為基準,結合教材,拓展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并與教學同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科學概念的延伸、豐富和擴展。實驗探究類以課程標準范圍內的科學探究為基準,拓展與教材相關的具有一定結構的觀察實驗活動,關注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拓寬視野,增強科技意識。專題研究類以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為線索,根據本地實際選擇適合學生探究的主題,關注科學與技術的結合,關注探究過程,關注實踐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品質。
拓展性課程的建設開拓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另一條路徑,教師在開發(fā)課程、建設課程的過程中,專業(yè)能力會得到提升,從教學方法的改進,到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將大大地提升教師對科學課程的認識,拓寬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徑。
(內容來源: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劉恩山主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編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