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對會計人才的需要,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領域的影響,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對專業(yè)課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其中,“會計學原理”課程率先從2018年開始進行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踐?;旌鲜浇虒W是指將學生在線學習教學資源與常規(guī)的師生課堂面授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線上學生自主學習,線下師生互動。適當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并提升課程的挑戰(zhàn)度,進而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提高會計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但是,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作為2017年貴州省教育廳一流課程建設項目的“會計類專業(yè)核心課程群”的重要課程構成之一,會計學院于2017年開始建設,制作了第一期“會計學原理”慕課,并于2018年正式上線。2019年進行了第二期“會計學原理”的慕課建設,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完善,并于2020年正式上線。連續(xù)兩期的慕課建設成果,為學院“會計學原理”課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會計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借助線上慕課等教學資源和線下實體課堂拓展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包括在“學銀在線”“學習通”、SPOC平臺和線下實體課堂,教學方法主要運用翻轉課堂等,旨在真正體現“教師引導,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新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對課程教學進行了全面的重新設計。素材安排原則主要是:① 線上慕課用來解決課程基本知識和學生個體學習差異;② 實體課堂用來解決知識拓展和剛性需求。
線上學習設計主要內容是:① 預先布置學生觀看慕課,學習相關章節(jié)的基本知識點。② 完成相關章節(jié)測試作為檢驗預習情況的手段。③ 線上各項具體教學活動按照課程需要靈活安排。主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
線下學習設計主要內容是:① 通過線上后臺提供的數據,了解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實體課堂上來解決存在的共同性問題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②運用案例分析討論來鞏固和拓展相關知識。③ 線下各項具體教學活動按照學生課堂反饋靈活開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核方式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來綜合測評學生的成績,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過程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主要包括線上學習部分、線下學習部分和期末考核三方面。具體內容見表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積極推進各種有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教學方法設計與實踐。在實體課堂更多地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指學生在課前或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自主學習,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課堂成為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分析討論、合作探究和共同完成任務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體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和激勵者,根據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通過三年兩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從學習平臺的統(tǒng)計數據、學生測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對比和學生的問卷調查反饋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都有較大提高,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該課程的挑戰(zhàn)度較之以往未采用該模式下有了提升。絕大部分學生認可任課老師的教學模式,也肯定了自己在個人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教師可以隨時監(jiān)測和追蹤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利用線上采集到的數據,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分析和評價,并且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還可以對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做出預警,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調整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本課程評價的精準性?!皶媽W原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學校教學改革評審中也連續(xù)獲得優(yōu)秀等級的評價。
表1
(1)學生對“會計學原理”學習內容增加和教學方法改變不適應。由于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反映學習內容和投入的學習時間倍增。在線學習的部分,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效率的差異,有的學生學習時間可能投入更多。線下實體課堂老師的教學內容拓展,對學生前期學習也提出了較高要求,個別學生反映較為吃力。任課教師需要認真地反思和評估學生的工作量,對教學資源和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
(2)線上學習部分,特別是在慕課講授中,不能立即與老師互動溝通,對知識的理解不能及時消化吸收,對后續(xù)學習造成障礙。線上的各種教學活動,比如,章節(jié)測試、主題討論、投票、搶答、隨堂練習、課外閱讀等的工作量也不小,有時理解也不夠,需要老師及時進行相關信息的反饋,以幫助學生學習。
(3)現階段的課程實驗基本是在線下紙質手工方式完成,對于學生會計信息化方面的處理能力幾乎沒有涉及。對于“會計學原理”的會計信息化學習部分,應該從基礎課程就同時開始起步,更有利于學生適應當前的社會發(fā)展實際情況。課程實驗10個學時的安排下,確實需要繼續(xù)研究完善相關措施來保證和提升課程實驗的質量。
4.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還需要加強。線上學習中,基本以學生個人學習為主。線下學習中,只有個別主題討論、案例分析和課程實驗部分,會有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仍是以個人學習為主,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機會還不夠多,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1)繼續(xù)完善和優(yōu)化線上的學習輔導資源庫。除了每章節(jié)的慕課視頻之外,相關的主題討論、案例分析、課外閱讀、視頻鏈接等學習輔導資源,還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同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時間投入,需要教師團隊進一步優(yōu)化相關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好和更適合的學習資源,幫助其提高自學能力和自學效果,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工作量的增加和課程挑戰(zhàn)度的提高,使其正確理解課程要求和進一步提高適應能力,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2)線上慕課主要是每章節(jié)最基本的知識講授,缺乏即時互動,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和運用方面幫助不夠,需要教師同時開設SPOC平臺對于重點或難點內容進一步詳解。老師還可以根據后臺統(tǒng)計數據,更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措施來幫助部分學習有障礙和效率較低的學生,老師應更有耐心地疏導和幫助他們,比如,單獨對這部分學生提供分階段性的學習要求和任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對于課程實驗當前基本采用線下紙質手工方式,不適應會計信息化方面要求的情況,希望學校在最近準備引進的相關會計信息化系統(tǒng)啟動后,能夠盡快運用到課程實驗中,這樣就可以彌補“會計學原理”線上課程實驗教學的短板。
(4)對于加強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教師在設計線上和線下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應盡量多地考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而不都是每個學生孤立地完成。比如,即使是隨堂練習也可以分步驟由小組不同成員共同來完成,促進其加強合作。期末評價團隊合作表現時,除了每個學生自評和給其他小組成員打分以外,評價其在學習團隊中表現的積極程度和發(fā)揮的具體作用,教師還可以把團隊合作任務完成的數據也作為團隊表現成績的重要依據等。
“會計學原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從教學設計、考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針對存在的問題仍然需要改進。該教學改革的實踐還在繼續(xù),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因素,整個學期八成時間都是全程線上教學,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有所調整,而這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