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平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及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需要將名著的導讀和拼讀放于教學的重要位置,并在名著導讀和拼讀中,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分析與指導,在這樣的教育教學中,才能夠快速達成對學生全面培養(yǎng)的教學目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意義;指導策略
一、名著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第一,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名著作品進行有效感悟,形成自己獨有的思維方式。同時,學生能從中汲取營養(yǎng),提升文化底蘊和文化素養(yǎng)。因此,學生進行有效的名著閱讀,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
第二,提升學生的語感。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學生語言能力能否得到培養(yǎng)與提升,語感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個因素。讓學生通過對大量優(yōu)秀名著的閱讀,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及提升其語感。
第三,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名著作品,學生能獲取更為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語言資料以及描寫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習作興趣及水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的指導策略
1.設置懸念,激發(fā)名著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想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名著閱讀中,就需要先做好激趣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來激發(fā)其名著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名著閱讀之中。比如,要求學生閱讀《野生的艾爾莎》這部作品時,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一位女子和一只小獅子的趣味圖片。當學生看到此圖片之時,會對此名著作品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如人類怎么會和獅子和諧相處呢?因此,老師就可以契合學生此心理,為其設計懸念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學生自然會開始進入到名著的閱讀中,對名著內(nèi)容進行初步了解與感悟。
2.關(guān)注作家,了解寫作背景。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魯迅的名著《故鄉(xiāng)》時,由于學生對魯迅生活年代不了解,再加上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運用的詞語較為晦澀難懂,因而閱讀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此時就可以先向?qū)W生介紹作者所處年代的相關(guān)信息,具體的方式可以是紀錄片形式,還可以是文字加圖片形式,這樣就可以讓其了解魯迅作品中憂國憂民的情懷,從而對《故鄉(xiāng)》作品中的字詞句進行深入品讀,能對其折射的情感進行了解,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相信在這樣的引導之下,學生在課下獨立進行名著閱讀遇到無法對閱讀內(nèi)容理解之時,就會采取老師所傳授的此種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效果,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
3.閱讀梗概,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在對名著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先對名著有整體性的了解,這點是極為必要的。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木偶奇遇記》作品之時,就可以按照上述的方式,先為學生提供精簡的內(nèi)容梗概,讓學生根據(jù)梗概對文章進行閱讀,閱讀中明確文章的重點所在。學生在梗概的引導下,給出了以下幾個關(guān)鍵詞,即賣掉課本、受騙遇險及改正錯誤。在閱讀梗概的引導之下,學生不僅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閱讀能力及效率也隨之不斷提升。由此可見,閱讀梗概具有引導學生概括及深入閱讀的積極作用,能更好的提升名著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成秀麗.名著閱讀———提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J].當代家庭教育,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