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zhèn)王元小學 孟永富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要具有自主閱讀文本的能力,能夠在品味文本語言和思想的過程中融合進自己的個性。品讀文本,應該是學生主體與文本的深層對話,品讀首先需要讀,然后需要學生自主地品,那么,品什么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文本的語言、結構、思想等方面研讀文本,在語文課堂中充分展示出自我的閱讀品質。當前,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教師并不看重學生的社會屬性,認為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只要學好知識即可,正是這樣的錯誤教育理念讓語文課程教學走進了誤區(qū),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在品讀文本的過程中,精心地思其深意,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精神素養(yǎng)。
文本閱讀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讀,怎么讀?小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依然存在著唱讀、指讀等機械朗讀的現(xiàn)象。在這樣的朗讀中,學生是無法感受到文本的精神內涵的,也無法在朗讀中找到學習語文的自信。美讀,必須滲透到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首先掌握文本的情感基調,找到自己朗讀時候的情感,從而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美讀的教學策略有很多,教師可以以情境引導,也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朗讀中細細體悟,感受文本的情感氛圍,力求可以使學生在美讀中與文本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匆匆》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美讀。這篇散文中的情感性很強,在朗讀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入自己的情感,進行美讀?!巴瑢W們,在這篇課文的朗讀中,我們首先要整體感知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感悟作者在其中滲透的思想主題,而后再去情感朗讀。”學生們在感知情感后,就會有自己的判斷,有的學生說:“老師,我覺得這是對光陰流逝的感嘆,應該讀得沉穩(wěn)、緩慢一些?!庇械膶W生說:“我也看到了作者在其中滲透的積極情感,他希望珍惜時間,在這樣容易消逝的時間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在讀的時候要讀出一種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睂W生們對文章都產(chǎn)生了更深入的思考,都能夠讀出情感和感受。
美讀,是品讀文本的第一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關注朗讀策略的指導,尤其是關注情感化美讀,拒絕呆板、機械式的朗讀,讓文本充滿溫情地走進學生的心間。
小學語文課程學習中,我們不能忽視學生語言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屬于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地揣摩和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可謂在字斟句酌中品嘗語言文字的妙處。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這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長期的語言品鑒過程中感悟文字建構的靈魂。細細品味語言,對于學生的理解力和鑒賞力發(fā)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當前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語言分析的度,切忌過度品評語言,過度肢解文本,要在文本整體的情感氛圍下,品讀語言之精髓。
例如在《觀潮》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品味文本的語言,提升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這篇文章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語言,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品評:“同學們,這篇文章中你喜歡哪些文字?邊讀邊勾畫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賞析吧!”有的學生找到了“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中的“橫臥”,“老師,這個詞寫得真好,我覺得我看到了安靜沉睡的、寬闊的錢塘江?!边€有的學生找到了“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中的“若隱若現(xiàn)”,“老師,我覺得若隱若現(xiàn)恰寫出了云霧籠罩下的狀態(tài),非常真實?!边€有的學生找到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老師,我覺得這聲音讓人特別的震撼,我產(chǎn)生那種身臨其境之感?!睂W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品評語言,提升了語言建構能力。
咬文嚼字,這是語文學習的基本態(tài)度,小學語文課程學習可以對學生的終身語文學習起到一個奠基作用,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感悟和積累語言,提升自我的語言建構能力。
文,何以為文?謀篇布局是文章成敗的關鍵,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語言結構的分析和鑒賞,也忽視了整體把握文本的教學策略,真正的閱讀應該是語言與結構精密融合起來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忽視,感受作者的大氣謀篇,凸顯語言架構的精彩,這也是品讀文本的一項重要內容。把握好文章的整體性,品讀結構和語言的融合,這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難點,這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具體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自主概述文意——文意分層——細品結構特色的模式來展開,讓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刻。
例如在《天窗》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這篇文章的結構和思想,這篇文章充滿了對于鄉(xiāng)下生活的熱愛,充滿了童真童趣,讓我們對鄉(xiāng)下生活產(chǎn)生無盡的向往。在著重欣賞這篇文章充滿想象和童真的語言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關注這篇文章的結構,了解文章的謀篇布局,這也是品讀文本的重要內容?!巴瑢W們,在閱讀的時候我們不能只關注語言,還要關注這篇文章的結構,它是如何帶領你走進心靈世界的,這是我們需要探究的?!痹诶蠋煹膯l(fā)下,學生們對文章的結構安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我發(fā)現(xiàn)它先引出了天窗的由來,接下來寫到了天窗給孩子們的快樂,最后總結了天窗不僅是窗,而是生活?!薄拔矣X得重點寫了天窗于孩子們的意義,那段文字很有吸引力。”學生們在整體閱讀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每篇文章的構思都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精心品讀每一篇文章的構思特點,研究框架與文本思想之間的聯(lián)系,這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發(fā)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熟悉結構,深悟語言,這樣的品讀方顯品質。
每篇文章都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拓學生的眼界,這就需要在課程教學中由此及彼,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其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遷移自己的思想,放眼更廣闊的天空,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開闊眼界,關注到社會生活與自己的密切關系。
例如在《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雨來是不是英雄?“同學們,讀完這個故事,也許我們還在被感動,那么,對于這個故事,你有怎樣的思考呢?你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英雄呢?當今,我們該怎樣成為國家的英雄呢?”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們將文本閱讀向更深層次探究,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凸顯出了本身的社會屬性,“我覺得樂于助人,積極向上,這就是英雄?!薄昂煤脤W習,將來掌握先進技術造福國家人民,這就是英雄?!睂W生們在這樣的閱讀中,品讀出了精神品質,品讀出了內涵。
會思考的人才是智慧的,也只有懂得思考的人生才是精彩的。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啟迪智慧,在精讀文本的過程中提升自我,這才是教育的目標和價值。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品讀文本,不僅是對文本的尊重,更是對學生的尊重。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品讀文本,使其在品讀中收獲精彩。如何品?教師可以從美讀、品語言、品結構和品思想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品讀文本的能力,讓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在學生自主品讀中綻放魅力,也可以使學生在這樣的品讀中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