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騷客常喜歡寄情自然、縱情山水,寫下名句佳篇,源于對烏托邦式理想生活的向往?,F(xiàn)實的人生總不如山林里的野趣生動,生活的壓力總讓人想逃遁去田園,眼前熟稔的世界總不如遠方的高山流水,對美景的欣賞和向往,對于緊繃的精神狀態(tài)會是一種情緒泄導,或是一種情感轉(zhuǎn)移。
苗族村寨的美景一直是快節(jié)奏生活人群的向往之地,這里的景色優(yōu)美,空氣清新,生活悠揚,擁有治愈人心的神奇魔力因此深受廣大游客們的喜愛。田園生活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向往,
大烏燒坐立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三棵樹鎮(zhèn)的東南面,和首府凱里的距離為30 公里。著名的西江千戶苗寨和毆轟南是鄰居,南花苗寨,朗德苗寨,季刀苗寨也紛紛分布在其周圍,更是位于巴拉河景區(qū)的中心,位置得天獨厚。
苗寨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而鍵,大烏燒也不例外,村子建于群山當中,村口一條大河經(jīng)過,而后河水被改造成一個小型的發(fā)電站。村子的歷史可以追述到清朝,據(jù)清代的徐家干所著的《苗疆聞見錄》寫道“楚軍至,先拔烏騷,乘勝平毀各寨,遂克廳城,計一日之間掃蕩四十余里云?!睆奈闹锌芍罏鯚且粋€易守難攻的寨子,只要拿下烏燒周圍各寨將輕而易舉攻下。也可看出烏燒是黔東南州最大的苗寨。
村子里的住房很精美,全部都是用木頭建造而成的吊腳樓,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木匠師傅和說,他們的房子冬暖夏涼,建造不用一顆釘子全部都是卯與榫的結(jié)合,不足之處就是隔音效果不好也很容易引發(fā)火災。但即使這樣,他們還是很少健磚房,只有廚房才會用磚頭鍵。筆者疑惑之時,木匠師傅又說,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依山傍水,水霧很大,山林里容易潮濕,健磚房會使人患風濕等疾病,磚房吸水不宜入住,所以村民們還是喜歡住吊腳樓。支撐整棟吊腳樓的依然是木頭,但是這種木頭的選材一般很嚴格,從木頭年齡,材質(zhì),粗細程度都要嚴格把控,以防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面臨失傳或者已經(jīng)失傳的手藝數(shù)量著實太多,傳統(tǒng)手藝,現(xiàn)在的處境大都尷尬。古代手藝籠統(tǒng)有兩種存在形式,宮廷和民間,隨著制度變革和市場經(jīng)濟推進,打破原本相對穩(wěn)定存在形式,現(xiàn)代人都追求“短平快”的職業(yè)或投資,傳統(tǒng)手藝精工細作的理念和形式在當今難以為繼。
苗疆人愛酒是遠近聞名的,他們不但愛喝酒釀酒技術也是一絕,在村子里,筆者有幸觀摩了一位奶奶釀酒。第一步,打米。打米是一個體力活,他們的酒一般都是自產(chǎn)自銷。想要釀出好酒的用新糯米釀造,當然陳年米和粘米也可釀出米酒,只是在味道和口感上就會遜色很多。打好米后,用山泉水將米洗凈,加水沒過糯米將其浸泡一個晚上備用。第二步,把浸泡過的糯米撈出,放入苗族特有的木甑子里,將糯米用柴火蒸熟,蒸透。而后將熟透的糯米晾曬到40 度能觸摸的程度,加入山泉水把糯米打散開。然后就開始加酒曲,將酒曲和糯米充分攪拌后,記得放入了一顆辣椒和一顆木炭。放入木炭和辣椒據(jù)說是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是為了表示尊敬和祝福。但據(jù)筆者觀察放木炭可能是為了除臭和吸水,放辣椒也許是為了提酒香。這些準備就緒后,就封酒,酒的發(fā)酵需要在30度到35 度左右,冬天發(fā)酵需要用被子蓋,還得放在火塘邊保證溫度達標,夏天釀酒就容易一些。一般酒的發(fā)酵需要20 天左右,發(fā)酵成功后,將酒糟拿出備用。釀酒的工具全是木頭,是奶奶家的祖?zhèn)鞴ぞ?,已?jīng)很破舊了,但尚可使用,不換新工具是因為村里會造釀酒工具的人已經(jīng)去世,已無人會制作,也許別的村還有匠人會,但不認識也就信不過。接下來將發(fā)酵的酒糟放入一定量的清水融合后倒入裝有工具的大鍋中,接著用另一口大鍋封口,用膠管引流到透明的玻璃壇子里,然后開始燒火。燒火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酒的味道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取決于火,沒出酒前火要旺,出酒后火要溫吞,大火會燒糊酒糟導致酒有糊味,出酒也會少。燒火的木材也有講究,目前發(fā)現(xiàn)杉木燒出來的米酒最香醇。
刺繡在古代的名字叫針繡,擁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是用專門的繡針穿好彩色的繡線,在固定的布帛上運針繡上喜歡的圖案,苗繡一般繡花鳥蟲獸,很少繡人物。
苗繡經(jīng)過傳承到現(xiàn)在有了一定的改變也衍生出了新的繡法。九十年代,苗族婦女們喜歡繡精致的小花和鳥獸,而到現(xiàn)在苗繡的圖案就變得單一起來,據(jù)筆者所觀察到的市場上賣的大多數(shù)都是單一的大牡丹花圖案只是配色有所不同而已。這一現(xiàn)象也可看出它品類走向單一化發(fā)展,說明苗繡技藝的傳承受到了沖擊。苗族的刺繡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們緊密的纏繞在一起,當然苗族的刺繡也是。苗族的刺繡的表達方式是熱烈奔放的,而且每一個作品都蘊意著神秘悠遠的傳說故事,苗繡繡在盛裝上的龍,更以其豐富的意象與中華民族的開創(chuàng)歷程緊密地聯(lián)在一起。從苗繡的故事里“人獸混同”、“人神混同”、“自然與動物混同”筆者們可以看出苗繡具有記錄故事的作用,而苗族人民心目中的龍是那樣的自由不羈、熱烈奔放、率真稚氣、神奇壯麗。
講到蘆笙,大多數(shù)人都會把它和苗族聯(lián)系在一起。沒錯,蘆笙和蠱毒一樣代表著苗族,它是苗族的象征。苗族蘆笙的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詩句“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記載著蘆笙的出現(xiàn)。郭沫若先生在《今昔集·釣魚城訪古》書中也說到:“笙之類樂器據(jù)筆者看來起源于苗族,苗民間均備有蘆笙”。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導地位。
從村里的蘆笙制作者兼演奏者那里了解到,蘆笙是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一種簧管樂器,分別有輕音和重音蘆笙兩種,其調(diào)分為“561235”和“612356”,重音蘆笙曲調(diào)深沉洪亮,輕音蘆笙曲調(diào)輕盈高亢。蘆笙的演奏一般會出現(xiàn)在兩種場合中,第一種是苗族喪葬儀式上,苗族人提倡喜喪,筆者們覺得給過世的高齡老人吹蘆笙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歌頌老人這一生的的事跡,也希望老人伴著蘆笙登上極樂世界,同時也希望老人保佑活著的人家庭幸福。第二種是在節(jié)日盛典上,每當過苗節(jié),帶上蘆笙來到蘆笙場等待著穿苗繡盛裝的少女們的到來。在筆者們苗族主張自由戀愛,蘆笙場就相當于一個相親圣地,少女們身穿節(jié)日盛裝伴隨著青年們的蘆笙樂紛紛起舞,盡情的展現(xiàn)著自己的美。蘆笙舞一般跳三天,當天沒結(jié)婚的青年就可以拿起蘆笙去向自己心怡的姑娘吹奏蘆笙表白,如果女生接受,她的父母就會取下姑娘身上的彩帶掛在青年的蘆笙上以示定情信物,但現(xiàn)在經(jīng)濟水平變好開始也有人會掛床單到青年身上。但如果吹了很久蘆笙女生沒有回應,男生生氣了也可以換曲罵女生,但這種情況很少,這體現(xiàn)筆者們苗族男女們敢愛敢恨的感情觀。令人可惜的是,蘆笙這個樂器學習的人逐年減少,現(xiàn)在還在蘆笙場上演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樂曲也遺失了很多。制作蘆笙的匠人也變得越來越少,當?shù)貫榱思て鹛J笙文化的傳承還設立了蘆笙比賽但效果不是很好,蘆笙文化依舊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技藝的遺失,人口的外流都是大烏燒的問題,在大烏燒已經(jīng)沒有人會蠟染了,也找不到銀飾匠了,這些都是苗族的手工藝,筆者不希望蘆笙,苗繡,古法釀酒??這些精湛的苗族手藝在這個村子里遺失,筆者希望他們能夠重拾屬于自己的手藝。這桃園般的村落筆者想不會有人不想在這里生活,只是交通的不便利,經(jīng)濟水平的低下?lián)敉肆诉@些年輕人,在這里他們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生活難以維持下去他們才會選擇逃離家鄉(xiāng)定居外地。如果這里能讓他們找到工作擁有收入筆者想他們會回來的,希望筆者的設想能夠幫助到大烏燒。
大烏燒擁有著絕世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生活節(jié)奏很慢,村子里有很多原生態(tài)手藝面臨失傳,那么筆者們可以聯(lián)合美景與技藝做成一個民族酒莊。村子里的婦女們都會釀酒,那么他們可以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天然環(huán)境釀造屬于毆轟南的米酒酒莊。當然除了做酒莊之外他們還可以做苗衣和苗鞋的高端定制品牌,與此同時,他們可以把自家的吊腳樓裝修起來每年的寒假暑假接受預約迎接固定游客來長期避暑和體驗農(nóng)家生活。為了避免游客們長期居住的無聊,他們可以帶游客一起體驗農(nóng)忙也可以傳授游客們蘆笙刺繡等技藝,當然還可以舉行蘆笙舞。斗牛,斗鳥等具有苗族特色的節(jié)目來緩解與世隔絕的不適應。村子主打慢生活慢節(jié)奏,治愈心靈等功能,這樣村子里就有了收入來源,年輕人就擁有了工作崗位,而技藝也得到了傳承。不過為了保障村里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為了保障釀酒水源的不被破壞,一家一個假期只能接待一戶長期度假游客這樣就避免了環(huán)境的污染。當然毆轟南還可以利用西江千戶苗寨是鄰居的這一好處售賣自己的工藝品,讓毆轟南的工藝品聞名起來。這一想法不僅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年輕人也能從這些技藝當中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從而愿意去學習這些技能,促使技藝的到傳承和發(fā)展。
筆者想不僅是大烏燒的手藝需要傳承,全國各地的手藝都需要傳承吧。苗繡,蘆笙,需要傳承,苗族古歌需要延續(xù)下去,從藝術的角度,從歷史的角度,從技藝的傳承,從歷史的背景,從手法,從包含的內(nèi)在精神,筆者覺得技藝應該需要有好的居所,而不應摒棄祖先遺留給筆者們的技藝和歷史。文旅結(jié)合,不經(jīng)可以拯救大烏燒的技藝,還可帶動年輕人反鄉(xiāng),解決當?shù)亓羰貎和?,婦女,老人,等問題。讓民族技藝成為他們養(yǎng)家糊口的活路,這樣村里的社會問題,技藝傳承問題,經(jīng)濟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處于這樣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擁有獨特的技藝卻不會使用,屬實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