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琳琳,趙 清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山東 鄆城 274700)
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小兒較為常見的一種牙科疾病。該病的發(fā)生是導(dǎo)致小兒乳牙早失的主要原因。過去,臨床上對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主要是進行多次根管治療。但進行多次根管治療的操作較為復(fù)雜,患兒對此種治療的依從性較差,其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與之相比,對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可一次性地完成所有的操作,可減少患兒就診的次數(shù),減輕其痛苦[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用一次性根管療法治療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鄆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0 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將這些患兒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在研究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80 例,女性患兒70 例;其年齡為4 ~8 歲,平均年齡為(5.5±0.5)歲。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85 例,女性患兒65 例;其年齡為4 ~9 歲,平均年齡為(5.8±0.7)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兒入院后,對對照組患兒進行多次根管治療。方法是,對患兒進行口腔X 線檢查,確定其患牙的情況。在患兒的患牙上制備牙洞,反復(fù)沖洗其患牙的根管,對其根管進行暫時性的封閉處理,告知其在7 d 后復(fù)診。在復(fù)診時,為患兒更換根管中的藥物。待患兒患牙的根管符合填充條件后為其填充根管。如果患兒的患牙無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可去除其患牙的暫封物,采用Vitapex 糊劑對其牙體進行填充。對研究組患兒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方法是:在治療前,對患兒進行口腔X 線檢查,確定其患牙的數(shù)量、根管的長度、根管的形態(tài)、根尖周的情況,去除其患牙因發(fā)生病變而壞死的腐質(zhì)和牙髓組織,用生理鹽水與過氧化氫溶液反復(fù)沖洗其根管,然后為其制備根管及牙洞。對患兒進行局部麻醉,揭開其患牙的髓頂,去除其患牙殘余的冠髓。確定患兒患牙牙根的長度,采用逐步后退法為其預(yù)備根管,將沾有甲醛甲酚液的棉捻放在其根管內(nèi),采取側(cè)壓法填充其根管,將Vitapex 糊劑輸送器插進其根管,緩慢地抽提注射器直至糊劑填滿其整個根管,去除其患牙表面多余的糊劑,以玻璃離子墊底,完成根管填充操作。治療后,對患兒進行口腔X 線檢查,確定對其患牙進行填充的效果。
1)治療后,統(tǒng)計兩組患兒治療的成功率。治療成功的評定標準是:治療后,患兒的患牙無自覺癥狀,其患牙的咀嚼功能恢復(fù)正常。進行口腔X 線檢查的結(jié)果顯示,患兒根尖周圍的投射區(qū)域消失,其牙周的間隙恢復(fù)正常。治療失敗的評定標準是:治療后,患兒的患牙存在自覺癥狀,其竇道未閉合,其患牙的咀嚼功能較差。進行口腔X 線檢查的結(jié)果顯示,患兒根尖周圍的投射區(qū)域未消失,其牙周的間隙未恢復(fù)正常[2]。治療的成功率= 治療成功的患者數(shù)/患者的總?cè)藬?shù)×100%。2)治療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兒疼痛癥狀的程度。無痛感:患兒VAS的評分為0 分;輕度疼痛:患兒VAS 的評分為1 ~2 分;中度疼痛:患兒VAS 的評分為3 ~6 分;重度疼痛:患兒VAS 的評分為7 ~10 分[3]。
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治療后, 研究組患兒治療的成功率為98.67%(148/150),對照組患兒治療的成功率為86.67%(130/150),組間相比,P <0.05。
治療后,在研究組患兒中,患牙無痛感的患兒有141例(占94%);在對照組患兒中,患牙無痛感的患兒有110例(占73.33%),組間相比,P <0.05。在研究組患兒中,患牙輕度疼痛的患兒有5 例(占3.33%);在對照組患兒中,患牙輕度疼痛的患兒有15 例(占10%),組間相比,P <0.05。在研究組患兒中,患牙中度疼痛的患兒有2 例(占1.33%);在對照組患兒中,患牙中度疼痛的患兒有15 例(占10%),組間相比,P <0.05。在研究組患兒中,患牙重度疼痛的患兒有2 例(占1.33%);在對照組患兒中,患牙重度疼痛的患兒有10 例(占6.67%),組間相比,P <0.05。
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小兒較為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患兒發(fā)生牙髓感染,且其感染部位不斷擴大,累及其患牙的周邊組織所致。臨床上對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主要是進行根管治療,以去除其根管系統(tǒng)內(nèi)的感染物質(zhì),通過進行預(yù)備根管和消毒根管等操作,可加速其根尖周組織的愈合,緩解其臨床癥狀[4]。與對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進行多次根管治療相比,對其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操作更簡單,可減少其復(fù)診的次數(shù),且治療的成功率更高。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兒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可避免反復(fù)地為其預(yù)備根管,可減少對其根尖的刺激,避免其根尖周組織發(fā)生感染[5]。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用一次性根管療法治療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該病患兒治療的成功率,減輕其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