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榮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定西校區(qū) 人文教學部,甘肅 定西 743000)
伯夷叔齊《采薇歌》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祓I死于首陽山?!保?]伯夷叔齊的絕命詩《采薇歌》,從真正文人創(chuàng)作的意義上講,它不僅開啟了隴中文學的濫觴,也為中國文學凝成千古不絕的“采薇”情結(jié),更以高潔出世的隱逸情懷成為隱逸詩人的鼻祖。
詩中的“西山”就是隴中的首陽山(今甘肅渭源縣境內(nèi))。因為伯夷叔齊名聞天下,于是宇中有了五首陽的紛爭。伯夷叔齊繼周太王古公亶父二子泰伯﹑虞仲之后塵,互讓君位,去國離鄉(xiāng),不以富貴為念,已經(jīng)讓人感佩至深??垴R諫君,雖然迂腐,但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不畏強權(quán)﹑仗義敢言的勇氣也讓人肅然起敬,就連周武王的軍師姜太公也認為他們是“義人”而“扶而去之”??鬃釉唬骸安末p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扒笕实萌?,又何怨乎?”孔子的評價更讓伯夷叔齊聲名鵲起。后世文獻如《呂氏春秋》《莊子》《孟子》《管子》《列子》中都有二人的影子。太史公將其事跡寫入“列傳”,更抬高了伯夷叔齊的身價。于是,伯夷叔齊的“粉絲”們都希望兩位高賢埋骨己鄉(xiāng),便附會出諸多的首陽山來,為之起冢建祠,祭祀不絕。后人不辨真?zhèn)危嗽埔嘣?,造成了伯夷叔齊隱居以及埋骨之地的懸案。
《三家注史記·伯夷列傳》“首陽”注匯集了五種有關(guān)首陽山所在地的主張:
(一)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用漢代何晏《論語集解》中馬融的觀點:“首陽山在河東蒲阪縣,華山之北,河曲之中。”[2]位于今山西永濟市,相傳是舜帝的都城。
(二)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用曹大家(班昭)注《幽通賦》的觀點:“夷齊餓于首陽山,在隴西首”[3]。今位于甘肅省渭源縣境內(nèi)。
(三)戴延之《西征記》的觀點:“洛陽東北首陽山有夷齊祠?!蔽挥诮窈幽腺葞熆h西北。
(四)《史記正義》引用孟子和許慎的觀點,認為首陽山在遼西。孟子云:“夷﹑齊避紂居北海之濱。”《說文》云:“首陽山在遼西?!蔽挥诮窈颖鼻鼗蕧u境內(nèi)。
(五)張守節(jié)根據(jù)《莊子·讓王》對夷齊結(jié)局的述評,認為首陽山在岐陽西北的清源縣。“又下詩‘登彼西山’,是今清源縣首陽山,在岐陽西北,明即夷﹑齊餓死處也”[4]。
對于首陽山確切位置,明代戶部主事楊恩作《首陽山辨》,力辟蒲阪之說,而倡隴西之論。論據(jù)充分,令人信服。其理由有五:其一,蒲阪南部所謂首陽,經(jīng)傳中只有“雷首”“首山”,而不見“首陽”?!对娊?jīng)·采苓》有之,但楊恩轉(zhuǎn)引《毛詩通考》則曰:“《采苓》乃《秦風》之首,誤收《唐風》之末,篇次相連而錯簡耳。”[5]而隴西“首陽”出自《尚書·禹貢》,與鳥鼠山東西相望。其二,伯夷叔齊隱居首陽的目的是避周,本當“遠引,其心始安”。而蒲阪距離周都豐鎬不足四百里,在王畿之內(nèi)避周,不合情理。而隴西在周孝王封非子于秦時期才隸屬周朝版圖,是夷齊理想的樂土。其三,《采薇歌》明言“登彼西山兮”,而蒲阪之首陽相對于蒲阪應該是南山,相對于周都豐鎬應該是東山,“西山”之說無從說起。而隴西在天地之西,左宗棠引顏師古語亦云:“歌登西山,當以隴西為是”[6]。其四,從“首陽”得名看,應該是居群山之首,最先受陽光照射。北方山脈系出昆侖,隴上諸山居首,終南﹑太白﹑太行﹑中條值胸腹。蒲阪首陽名不副實,隴西首陽才是真正的首陽。其五,夷齊采薇而食。蒲阪首陽不產(chǎn)薇,“每致祭,則取于別所,后來好事者或移植之,亦復不多,地氣然耳”。而隴西首陽蕨薇遍滿山谷,土人以之代食。以上五條足以證明首陽不在蒲阪,而在隴西。
光緒三年,陜甘總督左宗棠在《隴西首陽山新建圣清廟碑》(按:該文實為左宗棠幕僚施補華代筆。見施補華《澤雅堂文集》卷四)一文中,對楊恩《首陽山辨》給予高度評價:“《鞏昌府志·藝文》載明人楊恩《首陽辨》,辨蒲阪﹑隴西首陽是非甚悉。”[7]并指出楊恩文中之不足:“不辨遼西﹑偃師之附會者,又誤解《莊子索解》,謂岐山之西別有首陽?!弊笞谔脑谠撐闹袑疃魑闹胁蛔阒幾隽诉M一步考辨。此文認為,遼西首陽是人們對《說文解字》“賜”字注解(“賜山在遼西,一曰隅夷”)的附會,且遼西“首陽”距離孤竹國幾十里,伯夷叔齊不愿就國君之位而逃避,也應該遠離孤竹,中子得國才能踏實。退一步講,即使不愿遠離孤竹,中子豈有眼看著哥哥弟弟被餓死之理。許慎只說“賜山”,并未說“首陽”??梢?,遼西首陽明顯是附會而來。左文引用孟子“夷齊避紂居北海之濱”之語,否定了偃師首陽之說。偃師離商都朝歌不遠,若隱居偃師,那就不是避紂,而是就紂。最終的結(jié)論就是:“蒲阪既無首陽,遼西﹑偃師又附會不足據(jù),則首陽實在隴西縣。”筆者按:首陽明代屬渭源縣,清代屬隴西縣,今又歸渭源縣。夷齊二子從孤竹出發(fā)迤邐向西,投奔文王,文王既逝,阻諫武王不得,東不可歸,周不可留,只有繼續(xù)西遁,遠離周疆。所以,夷齊隱居之地只能是今甘肅渭源之首陽。
筆者贊同楊恩﹑左宗棠二人的主張。至于《莊子·讓王》中所說二子“北至于首陽之山”以及《史記正義》作者張守節(jié)認為“首陽山在岐陽西北,今清源縣”之說,楊﹑左二公尚未考辨。莊子所謂“北”亦即張守節(jié)所謂“岐陽西北”,岐陽指岐山之南,周代豐鎬二京所在地。清源縣就是今天的清徐縣,隋開皇十六年建縣,屬太原市管轄,不在豐鎬西北,而在豐鎬東北。筆者認為,“清源縣”應該為“渭源縣”之誤。渭源縣原名首陽縣,因伯夷叔齊采薇首陽山而得名,始建于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 年)。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改首陽縣為渭源縣,渭源縣正好位于“岐陽西北”。
其實,不論從首陽山名稱演變來看,還是伯夷叔齊隱居的目的和路線來看,首陽山本來面目還是很清楚的。遼西首陽山原名“陽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七“盧龍縣”:“陽山,府東南十五里。峰巒高聳,下多溪谷,一作崵山。《說文》以為首陽山也。”[8]蒲阪首陽山,原名“雷首”“首山”。漢代以后的文獻中才有了“首陽”之稱謂?!稘h書·地理志》云:“蒲反,有堯山﹑首山祠?!薄稘h書·郊祀志》云:“黃帝采首山銅”[9]。杜預《左傳注》云:“首山,在河東蒲阪縣東南,一名首陽山?!保?0]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云:“雷首在河東界。此山有九名,謂歷山﹑首山……”[11]其注引《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云:“雷首﹑首陽,本為一山,或稱雷首,或稱首山,或稱首陽。初無一定,大抵山南為陽,以首陽為首山之陽者近是?!保?2]河南偃師首陽山本名“首戴”?!端?jīng)注·河水注》:“河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13]所以,遼西﹑蒲阪﹑偃師三處首陽山本來不叫首陽山,漢代以后才有首陽之稱,明顯是附會而來的。而隴中渭源縣首陽山其名亙古未變,建于漢高祖二年的渭源縣原名首陽縣,顯然因“首陽山”而得名。因此,首陽山只能是隴中的首陽山。伯夷叔齊隱居的動機最初是為“讓國”而去國,應當不在本土(遼西)隱居。后來打算投奔周文王而一路向西來到了西岐,正如《呂氏春秋·誠廉》篇所說:“二子西行如周,至于岐陽,則文王已歿矣。”[14]可是到了岐陽,卻令二人大失所望。武王正在做取代商紂王的準備工作。讓周公召公分別與膠鬲﹑微子結(jié)盟,許以高官厚祿。且“揚夢以說眾,殺伐以要利,以此紹殷,是以亂易暴也。”[15]宣揚吉夢以蠱惑民眾,依仗殺伐來攫取利益,用這種辦法取代殷商,不過是以悖亂取代暴虐。于是希望破滅之際,作出“與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潔吾行”的判斷,“如周”變成了“避周”。如果說首陽山在蒲阪或偃師,那就不是“避周”,而是隨周就紂,因為蒲阪﹑偃師在岐陽之東,偃師離殷商朝歌不遠,并且去蒲阪或偃師路線與武王伐紂路線相同。因此,首陽山不可能是偃師或蒲阪,伯夷叔齊不可能走回頭路,首陽山也只能是隴中的首陽山。
《采薇歌》中的“薇”究為何物?這也是歷來爭議頗多的問題。歷考古代文獻資料,薇實為五物:除木本的紫薇﹑薔薇主要用于觀賞之外,另有垂水﹑野豌豆﹑蕨菜三種植物可作食材,都稱“薇”?!稜栄拧吩疲骸稗?,垂水,生于水邊?!保?6]《本草綱目》亦認同這一說法:“薇生水旁,葉似萍,蒸食利人?!保?7]段注《說文》持否定意見:“不當以生于水邊釋之?!保?8]而以“野豌豆”釋之?!墩f文》:“薇,菜也。見毛傳。似藿。”段注:“謂似豆葉也,陸機《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豆媆尖食之,謂之豌豆顛顛。古之采于山者,野生者也。釋草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于水邊釋之’”。
筆者以為,伯夷叔齊所食既非“垂水”,亦非“野豌豆”,而是蕨菜?!妒酚浾x》:“薇,蕨也?!薄兜崮媳静荨罚骸柏灡姡崔м辈烁??!保?9]可見,蕨﹑薇同類?!秶Z辭典》:“薇:植物名。紫萁科紫萁屬,多年生草本。葉由地下根莖叢生,葉上生孢子囊,幼嫩時可供食用,多生于山野向陽草地?!薄俄崟罚骸拜?,又菜,似蕨?!保?0]可見,“薇”就是蕨中的一種。借用《說文》釋詞的術(shù)語,“蕨”是渾言,“薇”“萁”是析言,都是出產(chǎn)于陰濕山區(qū)的一種野菜。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描繪:“蕨處處山中有之。二三月勝芽,蜷瞌如小兒拳。長則展開如鳳尾,高三四尺。其莖嫩時采取,以灰湯煮去涎滑,曬干作蔬,味干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內(nèi)有白粉,取粉柜牧,蕩皮作線食,亦色淡紫,而其滑美也?!保?1]筆者專程前往首陽山進行實地考察,渭源首陽山夷齊墓前磚坊聯(lián)語中,題作“白薇”:
滿山白薇味壓珍饈魚肉;兩堆黃土光高日月星辰。
所謂“白薇”,其實就是白蕨菜。該處蕨菜實有別于他山之蕨,莖部及頭部(若小兒握拳狀)布滿細密的白色茸毛,焯水后呈淺綠色。這種“白薇”在其他地方不多見,他處蕨菜頭部多金黃色茸毛,莖部色澤呈現(xiàn)深綠色﹑淺紫色﹑紫色﹑紅色不等,而茸毛很少。野豌豆山里到處都有,俗稱“野扁豆”,但從未見有人拿它作為食材,倒是常見農(nóng)民割來喂牲口。蕨菜身價比野扁豆高多了,俗語云:“大豆發(fā)芽,蕨菜鉤打?!笔钦f大豆發(fā)芽的時候,蕨菜也頂著彎彎的頭頸長出地面可以采摘了。雨后或早晨,農(nóng)人紛紛進山采集。采來的蕨菜焯水后或涼拌著吃,或炒肉吃,或晾曬成干菜,隨時泡發(fā)食用。更有商家大量收購,腌制后發(fā)往全國各地出售。首陽山蕨菜早已馳名天下,楊恩《首陽山辨》就有記載:“隴西蕨薇遍滿山谷,土人以之代食,且儲以御饑。賈人轉(zhuǎn)販江南京都者,皆隴西產(chǎn)”[22]。
《采薇歌》中的“薇”就是首陽山上的白蕨菜,這首佚詩一旦被司馬遷采入《史記》,“蕨薇”“白薇”便成了隱者獨善其身的高潔人格的化身,“采薇”便成了隱士不屈于世俗的孤傲的象征,“食薇”也成了文人雅士難得的精神享受。對古典文學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姓可考的詩人是屈原,伯夷叔齊有名姓可考,生卒年雖不詳,但商末周初之人是毫無疑問的。如果從西周立國算起,比屈原要早七百多年。伯夷叔齊比中國隱逸詩人之宗公陶淵明要早一千四百多年,比“鳳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輿早五百多年。單從時間意義上來說,伯夷叔齊應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姓可考的詩人,更是第一位有名姓可考的隱逸詩人。
《采薇歌》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對隴中文學乃至中國古代文學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隴中士人在這里為之立祠修墓,祭祀不絕?;掠蝸黼]的外籍詩人們來首陽山憑吊他們的遺跡,歌詠他們高潔的人格。今天留存的渭源首陽山自金元至明清時期的石碑達十幾塊,各類文字達十多萬字?!渡彿迳斤L土錄》(徐化民編著)收錄的關(guān)于此山的詩﹑文(含碑文)等達66 首(篇)。另外還收錄了未收入志書的詩文83 首(篇)目錄,兩項相加150 首(篇)。金元以前志書無存,不知有多少詩文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F(xiàn)存的詩文創(chuàng)作或考辨首陽山的真?zhèn)?,或記錄首陽山各處建筑的更迭,或憑吊伯夷叔齊千古高風,或記錄游覽首陽山的旅途見聞感想,它們成為隴中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采薇歌》更重要的價值在于賦予“薇”多重的文化意蘊,“薇”成了詩詞中常用的意象。這一意象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甚至超越了“薇”的植物學意義,因為它只是任由詩人驅(qū)遣的表達自己思想的多種象征的合成體。正如唐代詩人于濆《感懷》所言:“采薇易為山,何必登首陽。濯纓易為水,何必泛滄浪?!保?3]“采薇”“濯纓”是靈魂,“首陽”與“滄浪”大可不必介懷。下文將對“薇”的多重文化意蘊一一進行考辨。
(一)政治漩渦中對自由與高潔的向往
佛教傳說中有不少王子舍棄王位﹑獻身佛法的故事。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其中之一。中國也不乏這種人,不過不是求法,而是舍王位而追求絕對的自由與遠離塵俗污染的高潔人格,這種人多為道家中人,以堯舜時期的許由和商初的務(wù)光為代表,視功名如糞土,視帝王如秕糠,成了不貪權(quán)勢者的典范。魏晉時期,政權(quán)更替頻繁,白色恐怖籠罩朝野,士人生命朝不保夕,于是,避禍全身,向往自由高潔的呼聲異常強烈。好多詩人自然喜歡“蕨薇”,向往“采薇”“食薇”。這時“薇”的文化意蘊便是自由與高潔的象征。且看阮籍《詠懷詩十三首》其十一“夷叔采薇,清高遠震。齊景千駟,為此埃塵”[24]。擁有千輛戰(zhàn)車的齊景公之王業(yè)化為塵埃,而伯夷叔齊采薇而食卻清高之名千古流傳。明末隴西詩人關(guān)永杰的《夷齊祠》結(jié)句:“詞人莫用愁孤竹,鎬雒周京久式微”。清代隴西貢生喬大貴的七律《夷齊祠》結(jié)句“紛紛戈馬同蘼蕪,惟有高風不計年”與前面阮籍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爸窳制哔t”領(lǐng)袖嵇康在《幽憤詩》中傾吐了“有志不就”的內(nèi)疚,于是也有了采薇之念:“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保?5]陶淵明《讀史九章·夷齊》:“采薇高歌,慨想黃虞。貞風凌俗,爰感懦夫?!鼻岸涓爬ㄒ觥恫赊备琛罚蠖涓叨仍u價采薇的意義:高風亮節(jié)超凡脫俗,對懦夫有著警示和啟發(fā)意義。陶淵明《擬古詩》:“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保?6]反映他年輕時期“撫劍獨行”的壯游生活中曾以伯夷叔齊的高潔和荊軻刺秦時表現(xiàn)出的豪俠精神自勵。
在嚴酷的政治漩渦中,士人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于是借助“采薇”“食薇”表達自己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高潔人格的追求。
(二)仕途失意者的歸旌與執(zhí)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非常時期,士人為了遠禍全身,特別向往自由高潔而引伯夷叔齊為同調(diào)。此后漫長的歷史中,士人仕途失意后心灰意冷,也向往采薇,以清貧自守,這應該是魏晉士風的余緒。集南北朝大成的詩人庾信《擬詠懷詩二十七首》第二十一所反映的正是這種仕途失意后的失落與不屈的心境:“倏忽市朝變,蒼茫人事非。避讒應采葛,忘情遂食薇。懷愁正搖落,中心愴有違。獨憐生意盡,空驚槐樹衰。”[27]采葛避讒,食薇忘情,便是生活的縮影。初唐詩人王績《野望》尾聯(lián)“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反映的是無人賞識自己,理解自己,那只好“懷采薇”了。晚唐詩人邵謁的《下第有感》形象地反映了科舉落第之后的無奈和辛酸,這也是下第舉子共同的心聲:
古人有遺言,天地如掌闊。我行三十載,青云路未達。嘗聞讀書者,所貴免征伐。誰知失意時,痛于刃傷骨。身如石上草,根蒂淺難活。人人皆愛春,我獨愁花發(fā)。如何歸故山,相攜采薇蕨[28]。
在仕途失意者的眼中心中,“采薇”“食薇”便是歸途,是解脫,是執(zhí)守。
(三)窮愁潦倒﹑生不逢時者的寫照
伯夷叔齊采薇而食,最終餓死首陽山,因此“采薇”“食薇”又帶上了窮愁潦倒﹑生不逢時的悲憤色彩。陶淵明《悲士不遇賦》:“夷投老以長饑……悲茹薇而殞身。雖好學與行義,何死生之苦辛!”對夷齊有才德而無法施展抱負﹑困餓而終的遭遇表現(xiàn)出無限同情。曹植《贈徐干詩》中的“薇”也是窮困的化身:“顧念蓬室士,貧賤誠足憐。薇藿弗充虛,皮褐猶不全?!保?9]謝靈運《苦寒行》同樣用“薇”這一意象表現(xiàn)窮愁:“樵蘇無夙飲,鑿冰煮朝餐。悲矣采薇唱,苦哉有余酸?!保?0]詩圣杜甫在安史之亂中漂泊無依,在雪中與猴子爭食栗子(《同谷七歌》),也曾在深山采薇:“飄蕩兵甲際,幾時懷抱寬。漢陽頗寧靜,峴首試考槃。當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保?1]唐代耿《贈韋山人》表現(xiàn)“心事與時違”后“孤云伴采薇”的清貧的隱居生活:“失意成逋客,終年獨掩扉。無機狎鷗慣,多病見人稀。流水知行藥,孤云伴采薇。空齋莫閑笑,心事與時違。”[32]唐代詩人孟郊潦倒終身,他詩中的“薇”自然帶上了苦寒的特征。《感遇》其六:“舉才天道親,首陽誰采薇,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羲和駐其輪,四海借余暉。極目何蕭索,驚風正離披。鴟鸮鳴高樹,眾鳥相因依。東方有一士,歲莫??囵?。主人數(shù)相問,脈脈今何為。貧賤亦有樂,且愿掩柴扉?!保?3]秋風殘照,極目蕭瑟,鴟鸮悲鳴,眾鳥相依。貧賤的“采薇人”緊掩柴門,樂其所樂。在這里,“采薇”“食薇”便是窮愁潦倒,便是生不逢時的寫照。
(四)仁孝節(jié)義的化身,志士仁人的鞭策
儒家推崇忠孝節(jié)義的美德,而這種美德的實現(xiàn)有時候卻是以犧牲自我榮華富貴甚至是君王之位為前提的。泰伯虞仲開其端,伯夷叔齊繼其踵,他們的實際行動“求仁而得仁”。伯夷不就君位而出走是遵循其父的意志,這是“孝”。叔齊不就君位而出走是遵循了宗法制度中由嫡長子繼承君位的傳統(tǒng),這是“悌”。后來他們扣馬諫君,指責武王不忠不孝,這又是“忠”。最終采薇而食餓死首陽,這又是“節(jié)義”。正如唐代詩人李頎《登首陽山謁夷齊廟》所詠:“寂寞首陽山,白云空復多。蒼苔歸地骨,皓首采薇歌。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保?4]歌頌伯夷叔齊以“仁”立意。明代戶部主事隴西人楊恩《夷齊祠》:“千載清風說首陽,首陽原不是周疆。莫疑野史流傳誤,始信忠名處處芳?!奔匆浴爸摇绷⒁飧桧灢氖妪R的。
明代山陰人何嘉瑤《登首陽山拜二賢祠》抒發(fā)了士人只有大節(jié)不虧,采薇而食,死亦安心的情懷:“秋不舍我去,乃復在西陲。悠悠千古心,觸發(fā)渺無涯。適登首陽山,不必辨是非。昔日夷齊者,心安則以為。父子兄弟間,可逃則逃之。君臣不可逃,黃農(nóng)寧若斯。茫茫宇宙廣,一身將安歸?作詩意高遠,遑問知者誰。死亦安其心,偶然而采薇。旦望莫同語,各成其所宜。若無濟世具,則是為夷齊。我來拜其象,出門望寒輝。人生百年內(nèi),大節(jié)詎可虧?”在這里,“采薇”“食薇”便是仁的體現(xiàn),更是忠孝節(jié)義的象征。
(五)英雄末路時的悲歌
伯夷叔齊“如周”后,發(fā)現(xiàn)武王的一系列行為與他們的理想相去甚遠,是“以亂易暴”,于是毅然決然“避周”,到不是周彊的首陽山采薇而食,寧可餓死,也不食周粟。其行為本身是悲壯蒼涼的。這又給窮途末路的英雄以直接的啟迪。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從伯夷叔齊身上找到了靈感,寧死也要與元朝抗爭到底。于是有了《和夷齊西山歌》二首﹑《為劉定伯索油蕨》《南安軍》《答元將》等“采薇”篇什,表現(xiàn)出自己視死如歸的信念?!吧胶忧Ч旁?,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南安軍》)早已做好了餓死的準備,夢中都在采薇!《答元將》小序已然讓人感動不已,其序云:“張元帥謂予:‘國已亡矣,殺身以忠,誰復書之?’予謂:‘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周粟。人臣自盡其心,豈論書與不書?’張為改容,因成一詩。”元將張弘范勸文天祥投降,認為大宋已亡,即使殺身盡忠也沒人將其人其事錄入史書。詩人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為例,說明“人臣自盡其心,豈論書與不書”的主張,并寫下這首詩。其詩更讓人感奮: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歸。智滅猶吞炭,商亡正采薇。豈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機?萬古春秋義,悠悠雙淚揮[35]。
詩的大意是說高人的名分好像有虧污,烈士對待死亡如同回家。智伯被害后,刺客豫讓為報知遇之恩,漆身為厲,吞炭為啞,改變聲音形貌,矢志復仇;商朝滅亡后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首陽。赴湯蹈火,豈是因為追求一己之名利?回想起《春秋》中維護正義貶斥亂臣賊子的思想,不禁使人肅然起敬。
文天祥的幾首“采薇”詩中,“薇”這一意象帶上了悲壯蒼涼的色彩,“采薇”成了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
(六)高蹈世外者的樂園
有些詩人生活比較優(yōu)裕,或者受到佛老思想的影響,向往出世,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蕨薇”,向往“采薇”“食薇”,描繪出一幅幅人間仙境,儼然是高蹈世外者的樂園。在這里,“薇”便是隱士的招牌。且看李白《金門答蘇秀才》:“緣溪見綠筱,隔岫窺紅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鏡間,松鳴風琴里。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身世如兩忘,從君老煙水?!保?6]白天,沿著清溪可以看到碧綠的箭竹,隔著巖岫能夠窺見鮮紅的荷花。主人公蘇秀才一邊采薇,一邊或歌或笑,眷念著他,不可以已。夜間,月出石如鏡,風入松若琴。心里明白了虛無的妙理,外物的牽累便顯得很無力。在這首詩中,詩人把采薇歌笑的主人公蘇秀才置身于如同仙境一般的背景下,表現(xiàn)出對道家生活理想的認同和追求,洞徹虛無,身世兩忘,拋卻物累,讓身心作逍遙之游。再如白居易《出山吟》也表現(xiàn)出與李白相近的情調(diào):“朝詠游仙詩,暮歌采薇曲。臥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巖竹。早晚重來游,心期瑤草綠。”[37]山中十五日,朝朝暮暮或詠游仙詩,或歌采薇曲?;蚺P白云里,或坐白石上。去時隨著出洞之水,回歸時依依不舍地與巖邊綠竹作別。早晚還想著重游此地,心里牽掛著仙花仙草的長勢。這里,“薇”成了詩人閑適心境的點綴。
伯夷叔齊千古一餓,千古驚艷?!邦B懦于今齊仰止,清風百代受陶甄”。此后,《采薇歌》中的“薇”成了古詩詞中常見的兼?zhèn)浔姸辔幕馓N的意象,融入了以《詩經(jīng)·小雅·采薇》為代表的反映戰(zhàn)爭苦難和以《詩經(jīng)·召南·草蟲》為代表的表現(xiàn)愛情的意象群,極大地豐富了“薇”的文化意蘊,為隴中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注入了取之不盡的文化主題。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