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姝柳 (河南大學)
從古至今,音樂藝術的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千百年之前,從古詩詞到近代詩歌再到散文,從管風琴到古鋼琴再到現(xiàn)在的鋼琴,每一種藝術形式都經歷了漫長而又有意義的發(fā)展,各種音樂體裁也相繼涌現(xiàn),其中,藝術歌曲這一音樂題材流傳甚廣,并經過時間的打磨成為了每一位聲樂學習者的必修課。與此同時,得到充分發(fā)展的還有與之緊密相連的另一種藝術形式——鋼琴伴奏。鋼琴伴奏由于自身具有獨特又多樣的結構,被廣泛應用于聲樂作品之中,其中,其有著獨特的曲式結構能與之相匹配,還有和聲織體與聲樂的融合性,以及復雜多變的曲式結構,都讓之成為聲樂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鋼琴是一門必修課。不僅要學習彈奏鋼琴曲,更要學會彈正譜鋼琴伴奏和即興鋼琴伴奏。由此看來,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隨著當今社會各方面的進步與發(fā)展,音樂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人們對音樂、對藝術的追求也變得愈發(fā)強烈,對自身審美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而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普遍應用于獨奏、重奏、以及交響樂、民樂合奏還有伴奏中,深得廣大群眾的熱愛,它既可以高貴、優(yōu)雅,同時又能激起人們的斗志激昂,風格可以多變,滿足許多愛樂人士的需求。由于鋼琴本身具有獨特而動聽的音色和很和諧的和聲織體,因此聲樂演唱者選擇用鋼琴伴奏是對整首歌唱作品的烘托,可以說是在歌唱的基礎上錦上添花,為聲樂作品增添了許多色彩,能充分的展現(xiàn)出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也變得更有味道。能用鋼琴伴奏的作品類型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電影電劇中的歌曲、中國各地以及少數(shù)民族自己的歌曲、流行唱法的歌曲、以及一些歌劇音樂劇中的選段,還有就是現(xiàn)在被廣為流傳的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由詩歌與音樂結合而共同完成藝術表現(xiàn)任務的一種音樂體裁,由于旋律流動婉轉,情感很飽滿,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并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很受聲樂學習者的歡迎。流暢好聽的鋼琴旋律加上風格多變的人聲,使藝術歌曲有著充分的表現(xiàn)力,很容易感染人心。當這種音樂體裁流傳至中國時,國內正盛行新文化運動,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革命家提倡反封建、反禮教,并且引進許多西方先進思想,因此,藝術歌曲也隨之在中國逐漸流傳,并且因為受中國音樂的影響,藝術歌曲在中國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而在這一時期,也前前后后涌現(xiàn)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曲家以及流傳許久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積極傳播并進行創(chuàng)作的音樂家有李叔同、劉半農、趙元任、黎錦輝、易韋齋、李之儀、龍七、郭沫若、田漢、端木蕻良、黃自、肖友梅、黎青主、陳嘯空、張曙、聶耳、冼星海、賀綠汀等,代表作包括《春游》、《叫我如何不想她》、《早秋》、《問》、《夢》、《我住長江頭》、《玫瑰三愿》、《梅娘曲》、《日落西山》、《嘉陵江上》、《夜半歌聲》、《鐵蹄下的歌女》、《長城謠》等,可謂是藝術歌曲的鼎盛階段。而除去這些之外,黃自的藝術歌曲和古詩詞藝術歌曲也是格外動聽,是聲樂學習者必唱的中文曲目,其中,黃自的《點絳唇·賦登樓》和李清照的《聲聲慢》十分具有代表性。
《點絳唇·賦登樓》這首歌曲的曲作者為近現(xiàn)代著名的音樂家、音樂教育家黃自,詞作者為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文學家以及音樂家王灼。從音樂方面看,作者根據原詞的格式把詞分為前后兩段,前段有20個字:休惜余春,試來把酒留春住。問春無語,簾卷西山雨。后段有21個字:一掬愁心,強欲登高賦。山無數(shù),煙波無數(shù),不放春歸去。歌曲旋律悠揚,強烈的民族風格旋律與西方作曲技法結合,使人們聽了耳目一新,又倍感親切。作曲家黃自采用了婉轉而熱情的曲調,把詞人王灼想把這美好春天留住的心情充分的表達了出來,更讓人深刻體會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在演唱時一定要注意吐字咬字,認真體會其中的情感并且準確的表現(xiàn)出來,字里行間既要略帶感傷憂郁之情,又要抒發(fā)對春天的渴望與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兩情結合,方能唱出這首歌的情感所在。黃自先生在創(chuàng)作這首作品的旋律的時候,使其聽起來十分押韻,就像古代的詩詞一般,使大多數(shù)聽眾能從此種韻律格調中感受歌中的情感,并且從中體會到其中的美感,把音樂和古代詩詞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能夠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美麗動人引人注目的火花。而《點絳唇·賦登樓》這首歌曲的鋼琴伴奏也是很有特點。這首詞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在歌曲的前一部分,作者采用D宮六聲調,在前奏部分可見,鋼琴伴奏的左手部分,也就是低聲部基本上都采用的大三和弦,再適當?shù)奶砑觽€別附加的六度音進行配合。這使第一部分的鋼琴伴奏聽起來更加的流暢又不古板,并且更好的與演唱者進行結合,旋律平穩(wěn),使整首作品達到一個很好的舞臺效果。而當?shù)搅恕霸噥戆丫屏舸鹤 边@一樂句時,鋼琴伴奏的節(jié)奏相比之前更加緊密,和聲的和弦織體也有所增多,力度增強,這也正映照了本句詩人的情緒,害怕失去春天又渴望春天的不安心緒。在最后一個字“住”的時候,采用了典型的切分節(jié)奏,以對之前情感進行強化與鞏固。在“問春無語,簾卷西山雨”這兩個樂句之后,有一段三小節(jié)的間奏,樂曲從此進行了轉調,由原先的D大調轉為b羽調式,而在后面19小節(jié)之處,轉回了D宮調式上。這部樂曲的鋼琴伴奏采用了很和諧的和聲織體,與人聲搭配之后更是突顯他的和弦音響效果,使聽眾產生一種朦朧且又美好的意境感,展現(xiàn)出延綿不斷、跌宕起伏的音樂旋律。黃自在創(chuàng)作這首作品時,很好的將鋼琴伴奏與人聲結合起來,既有側重又有對比,兩者搭配有重有輕,十分契合。
《聲聲慢》是一首古詩詞作品,它的旋律優(yōu)美、富有故事情,很吸引聽眾,這首作品由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作詞。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十分有才華,在她前期時,無論家世還是感情都一切順利,但不曾料想在后半生時可謂是悲慘凄涼,被騙感情與錢財,并且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之痛,這首《聲聲慢》,便是她在晚年所作,其中從前兩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便足以見得。該詞分為上下闕,上闋中,疊詞的用法甚是巧妙,歌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反復進行咬字,給人一種徘徊低迷、婉轉凄楚的感覺,就像一位失意者的輕聲訴求,傷感的情緒漸漸鋪滿,并且久久不再散去。在這種冷熱交替,剛暖又寒的天氣,作者久久不能入眠,時常想起故去的丈夫以及至親。于是“三杯兩盞淡酒”來解心中憂愁,但是夜晚風急,身子寒冷,心中亦涼。突然,耳邊傳來一聲孤雁的哀鳴,在作者聽來卻是似曾相識。下闕則是把整首歌曲的情緒推至頂峰,“滿地黃花堆積”意為盛開的菊花,并非殘英滿地,但是由于詞人心境空虛,因此沒有心情賞此美景,所以無人采摘,這里作者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漏出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獨自守著窗,看著外邊,一切仿佛都與自己無關,不知道什么時候天才會黑。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時,卻又下起了細雨,淅淅瀝瀝點點滴滴,無邊絲雨細如愁,下的人心更加凄涼。在看到院子里的兩顆梧桐樹,雖然經歷風雨,卻仍在困境中相互依靠相互扶持,再轉過身與自己進行對比,就覺得更加凄涼了。自己的情緒憂郁沉悶,僅僅用一個“愁”字卻不能將其表達,在我們看來,作者情緒沒有明顯的發(fā)泄出來,但是事實上已經都盡在不言中了。
在眾多聲樂作品中,演唱古詩詞作品的難度相比來說較大,在演唱之前要充分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了解作詞人的背景以及本首古詩詞的意境,才能將正確的情感表達出來。而與此同時,鋼琴伴奏也有著一定的重要性。整體看來,整首歌曲為e小調,中間并無出現(xiàn)轉調現(xiàn)象,前奏部分重復第一樂段的第二樂句,與主歌部分遙相呼應。伴奏中連線居多,使整首歌曲聽起來連貫自如,收合到位。作品的旋律奠定整首作品的情感基調,而鋼琴伴奏也在襯托描述著歌詞所表達的意境,二者與歌詞相互影響相互襯托,三者合力渲染出了一個悲慘凄涼的意境,進一步的突出了作品主題,也正突顯了藝術歌曲的風格與特點。從整首作品欣賞看來,鋼琴伴奏與演唱者所要演唱的樂句都同等重要,不分你我,鋼琴伴奏在此時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襯托聲樂演唱者的角色,他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獨立于聲樂之外,將它單獨摘出來也可欣賞,但與聲樂相互搭配卻更能突顯他的作用,而此時對他的要求也極高,像和聲、情感、意境等方面應該更具有深刻的內涵。在表演的過程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激勵,尤其到歌曲的高潮“滿地黃花堆積”時,鋼琴伴奏采用緊密的柱狀和弦以及逐漸推高的音區(qū)來推動演唱者的情感,使人聲也隨著鋼伴給予的主動性而變得更加主動。到了“梧桐更見細雨”,鋼琴伴奏采用多個十六分音符構成滴滴答答輕快的感覺,模仿雨滴下落的聲音,使整個意境更加生動,有畫面感。再到最后的“了得”二字,鋼琴采用二分音符和弦,有結束終止感。在尾聲時,伴奏先是推向高潮然后迅速下落,整首作品結束。因此,一首作品的完整呈現(xiàn)需要表演者與鋼琴伴奏的緊密配合與互動,這樣才能使作品表現(xiàn)的完整,流暢。因此,鋼琴伴奏是一首聲樂作品中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
在許多中國的藝術歌曲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與古代的古詩詞相融合,既保留了源遠流長傳承古今的中華文化,又不失優(yōu)美婉約的旋律,在此基礎上再結合鋼琴伴奏,意境猛然而出,兩者在一起可謂天作之合。而許多人都認為鋼琴伴奏只是聲樂作品的點綴,只是一個普通的伴奏樂器,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他可以豐富作品的內涵,強調其表達的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這兩首藝術歌曲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