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佛堂小學 朱甘孝
參加中高段作文協(xié)作組已近兩年了,聽取了許多老師精彩的作文指導課,當然更少不了老師們激烈地爭論作文指導的有效性。曾經(jīng)興奮地把課堂搬進自己的班級,自己收獲不小,孩子們也不亦樂乎。
前幾次聽課,老師們上的都是作文前的指導,我想做一次與以往不同的嘗試,所以選擇了上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
記得一位作文界的前輩講過一個“一課一得”的理念,本人一直非常贊同。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很快定下了本次習作講評的主題——情景中的心理描寫。
本人以為,心理描寫絕不可能憑空存在,必須依附在特定的情景中,于是產(chǎn)生了以下兩處心理描寫的講評。
情景1:
我一屁股坐倒在地。本來我以為,只是區(qū)區(qū)扭到而已,歇會兒就好了,可是結(jié)果卻出乎我的意料。腳上的疼痛好像漸漸滲入了骨頭,一陣陣的刺痛向我全身襲來。幸虧同桌思恩、嘉淇及時趕到,把我背到了體育室,噴了藥水。邵老師也聞訊趕到。她們?nèi)齻€不停地安慰我,我那顆堅強的心終于忍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
我很快被送往最近的醫(yī)院……
今天當我準備寫下那天發(fā)生的事時,當我想到同學們和邵老師對我的牽掛時,我又一次流下了眼淚。
情景2:
聽說爺爺遇車禍了,爸爸放下電話便往醫(yī)院趕。我整個人趴在了桌子上,全身的血液好像也停止了流動。我打開窗,看著窗外黑黑的天空,哭了很久。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懼。我和媽媽也很快趕到了醫(yī)院……幾天后,我又去看爺爺。他已經(jīng)醒過來了。爺爺發(fā)現(xiàn)是我,說:“嘉嘉,你來……”我走了過去。爺爺繼續(xù)說道:“你知道那天爺爺為什么要來義烏嗎?“我搖搖頭。爺爺說:“我就是想來看看你,最近生活得好嗎?學得怎么樣了?”(我爺爺曾是一位高中的老師)我驚訝地看著爺爺,媽媽還在旁邊說了些什么,我好像什么也沒聽見。我只記得,我很快走過醫(yī)院的廁所間,蹲在墻角,又一次哭了起來,暖暖的淚珠從眼睛里流了出來……
這些心理描寫的片段也并非信手拈來,試圖從心理感受、心理狀態(tài)、心理活動三個角度去剖析心理描寫,也有效地貫徹了本人一開始的觀念,即心理描寫是特定情景中的內(nèi)心感受。可是一講評下來,似乎總覺得缺少點什么。作文講評,總不可能只是欣賞點評,也許更多的是指導今后的習作,關(guān)鍵在于能夠?qū)W以致用。于是覺得應該從感性的情景中的心理描寫上升到理性的心理描寫的剖析和運用,即給予學生一個學習應用的可操作的方法才行。
曾想著得讓學生有個心理描寫的“根”,即可以借鑒的藍本,所以第一次選擇了課外推薦的《老人與?!泛汀锻辍分械膬蓚€心理描寫的片段。
在她沒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xiàn),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lǐng)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她馬上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是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郀柣锻辍?/p>
“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說,“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他想:不過這條魚給我弄死了,我倒是過意不去?,F(xiàn)在倒霉的時刻就要來到,我連魚叉也給丟啦。“Detuso”這個東西,既殘忍,又能干,既強壯,又聰明??晌冶人斆?。也許不吧,他想。也許我只是比它多了個武器吧?!C魍独先伺c海》
雖然這兩本書曾經(jīng)是老師推薦的課外閱讀,但講評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多地還停留在欣賞階段,要拿來作為借鑒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第二次改變策略,從我們學過的課文中選擇幾處心理描寫的片段,供學生欣賞和分析。這樣不僅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分析起來能說出個所以然來,而且正因為有了這個了解的基礎(chǔ),更容易以此為鑒。
第一次選擇的一個練習片段來自學生本次的習作:
我和媽媽乘著火車從北京回義烏。車廂里,一位大姐姐一個一個地詢問著坐在她對面的旅客。我問了旁邊人才知道,原來那位大姐姐坐在跟火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座位上有點暈車,可能還會吐??墒撬I票時就剩下最后一張票了,而她因為家里有急事,必須及時趕回去。所以只能在車上碰碰運氣,看有沒有人愿意跟她換個位子。
這時候,對面的一個叔叔站了起來,對那個姐姐說:“來,到我這兒來。我跟你換?!蹦俏唤憬氵B聲說:“謝謝!”便坐在那兒,那位叔叔坐到我們旁邊的位子上。
那位大姐姐很快便睡著了,好像還睡得挺香甜。只見那位叔叔從口袋拿出一小瓶藥,我不禁向那里看了一眼。我奇怪地問:“叔叔,你不暈車,為什么要吃這藥啊?”那位叔叔憨厚地一笑,說:“其實,我跟那位姑娘一樣,不過,我?guī)炣囁幜?,吃上就沒事了。”
讓大家試著補充當時情景中的心理。雖然選擇的也是生活中的平常事,但是說真的,這種感動的心理只有自己親身經(jīng)歷才能有所感,才能有感而發(fā),那樣的心理描寫才能是真實的內(nèi)心表達。
第二次從課外選擇了一個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片段:
我和堂妹剛從公園看完燈展回到家。爸爸拿出半個西瓜,我兩眼緊盯著西瓜。只見爸爸第一刀把西瓜切成了大小相差一點的兩半,然后又分別對切開,爸爸拿過那塊大的向堂妹遞過去。堂妹轉(zhuǎn)身遞到媽媽手里。
慚愧和內(nèi)疚包圍了我……
要求在合適的地方加上一定內(nèi)容的心理描寫使情景更加生動。因為有了之前的鋪墊,即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寫法,也不再有“感動”這一主題的束縛,學生補充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事實也正是如此,學會在不同的情景中運用合適的心理描寫才是本次作文講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而不僅僅會表達感動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