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莉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實驗小學,福建南平 354200)
統(tǒng)編教材采用“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并重。教材在課后練習的安排上落實了“語文要素”的訓練,提示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科學合理施教。課后練習針對教材重難點進行設計,有利于引領學生快速把握文章主題,理解文章含義。語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要素分別滲透在課后練習的各種題型中,方便教師組織、強化訓練。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后練習,發(fā)揮統(tǒng)編教材編排的優(yōu)勢[1]。
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訓練通常以復述文章內容的形式。學生通過讀文章、聽故事,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即可。復述故事要求學生語言組織流暢自然,語言表達流利。課后練習中可以給出一組詞語,學生根據提示復述課文。教師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時,可以借用文中表示時間、地點或者事情發(fā)展的階段性詞語,幫助學生厘清思路。大多數學生會利用“背誦”的方式替代復述,無法訓練篩選信息的能力。復述課文內容并不是“背誦”,而是要有思維的參與,經過信息的篩選、優(yōu)化、整合,然后進行表達。小學教材內容比較簡單,教師稍做指導,學生就可以掌握基本方法。復述文章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人+時間+地點+事件(結果),按照公式概括文意,就不會漏掉必要的情節(jié)。
有的文章在復述時,可以羅列出關鍵詞,用自己的語言串起來,故事也就復述出來了。例如,《去年的樹》課后習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和他們交流你的感受。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幾個提示語:朋友、樹根、工廠、門、小女孩、火柴。學生記住這幾個關鍵詞,就可以根據事情發(fā)展順序復述出故事情節(jié)?!对谂6亲永锫眯小芬徽n的課后題是:紅頭的旅行真的是驚險,畫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再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這也是一個復述題,訓練學生提取信息和組織語言的能力。有的學生用簡筆畫勾勒出“牛”的輪廓,標出“紅頭”的旅行線路,便可以很清晰地敘述出故事。三年級教材幾乎每一課都有對篩選信息的訓練,有利于落實學生語文概括能力的訓練。
理解感悟需要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中段學生的識字量要達到2500 字,能夠順暢自如地朗讀課文。課后練習也設置了很多需要加強朗讀的題目,如熟讀課文并背誦全文。閱讀有方法,重點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這方面要做好組織和指導。小學生喜歡競賽式朗讀,在熟讀階段,不妨組織學生分小組朗讀或男女生比賽讀。文從字順以后再組織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氣語調的指導,甚至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進入角色,加深學生體驗。當然,這些閱讀方式的組織,要根據課后練習要求,以課后練習為綱,逐步理解文意。
《花的學校》一文的課后練習題是: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學生充分朗讀之后,教師可以展示風雨中花草的圖片,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配樂聽讀,仔細感受文字描繪的場景,體會花草在風雨來臨后“放假”的狂喜,以及張開雙臂奔赴回家找媽媽的急切心情。此時的“花草”帶著學生的心理,盼望著放假回家。三年級的學生,稍加指導,便可理解文章的寓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小學中段的學生能夠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學生只有品出語言的美,才能表達出美的語言。所以,培養(yǎng)學生品析語言的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的美,通常體現在幾個出彩的“關鍵詞”上,課后練習中也有所體現。題目的設置為:體會加點詞語的含義或者加點詞可否用其他詞替換。學生在賞析時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以及詞語的語境[2]。
《花的學?!芬徽n的練習題中就有對詞語的賞析:(1)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2)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很多詞語極富表現力,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生動形象。學生體會到運用修辭可以增強表達效果,在以后的寫作表達上也會主動運用修辭手法,學會生動表達?!朵仢M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課后題是理解句中加點詞: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懊骼省保谶@里指光線充足、明亮的意思。學生由“明朗”一詞可以想象出秋天的天空深遠而明亮,以后在描寫秋天時就不會僅用“蔚藍”修飾“天空”了。教師可以由課后練習中涉及的詞語引申到對課文中其他詞語的品位,傳遞給學生更多詞語賞析的信息和方法,引導學生放寬眼界,由詞語的賞析到句、段、篇的品位,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賞析能力。
語文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語文教材是一個個的例子,學生汲取其語言精華后還要自如運用,才能變成自己的能力。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積極主動表情達意。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如熱播動畫片《小豬佩奇》學生都非常熟悉,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角色、情節(jié)。學生會積極參與討論,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還可以借助節(jié)假日活動、學生的快樂周末等為話題,只要學生感興趣,他們就會發(fā)散思維,積極暢談[3]。
教材課后練習中有很多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題目,教師可以借用課后練習組織訓練。如《一塊奶酪》是一篇童話,緊跟本單元的習作主題就是“我來編童話”,題目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三組詞語,發(fā)揮想象編寫童話。A 組:國王、黃昏、廚房;B 組:啄木鳥、冬天、森林超市;C 組:玫瑰花、星期天、小河邊。童話編寫要發(fā)揮想象和聯想,把看似無關的幾個詞語用合理的情節(jié)串在一起,表現出童真童趣,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師對學生的故事要贊揚有加,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寫作表達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課后題為“預測”,仿照表格里的“預測依據”和對應的“預測內容”,說一說文章旁批中的其他預測是怎樣得出來的。這個題目所透出來的語文要素便是推測表達能力?!逗}卜先生的長胡子》的課后練習題也是預測故事情節(jié),訓練的也是學生的推測想象能力。
統(tǒng)編教材中,語文要素的呈現主要是通過課后練習以及文中“泡泡”的形式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起到引領作用[4]。教師重視課本上的提示,引導學生注重泡泡提示或者遵循課后練習重點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復述類題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誦讀類題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對比詞語運用的題目可以提升學生品讀賞析的能力,聯系生活實際的題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傊?,課后練習中的各種題型,有效落實了語文要素,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