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諸葛亮選將任賢之道探析

2020-12-01 07:39:03
軍事歷史 2020年4期
關(guān)鍵詞:士卒知人將帥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沂水)人。東漢末年,諸侯割據(jù),諸葛亮輔佐劉備戰(zhàn)赤壁、得荊益、聯(lián)孫吳、治西蜀,促成了三國鼎立的戰(zhàn)略格局;后又輔佐后主劉禪撫夷越、伐曹魏,最后病逝在五丈原的軍營大帳之中?!熬瞎M瘁,死而后已”,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作為一代名相,諸葛亮選將任賢之道,為后世所稱揚?!吨T葛亮集》①中華書局1960年版《諸葛亮集》是以輯佚本《諸葛忠武侯文集》為底本加以標點出版的。中保存的兩部比較完整的著作——《將苑》②《將苑》,又稱《諸葛亮將苑》《武侯將苑》《心書》《新書》等。該書融合了《孫子》《吳子》《尉繚子》《六韜》《黃石公三略》等兵書的精華,對“為將之道”作了詳細闡述,闡發(fā)全面,內(nèi)容豐富。和《便宜十六策》,就是諸葛亮借鑒前人智慧、總結(jié)自身實踐并進行的理論升華,為選將任賢提供了一系列考察原則、要求及方法。

一、“善知”

(一)知人識性的主要方法:辨“七性”、察“五德”

治國治軍以“知人善任”為本,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和結(jié)果,不能知人就無法善任,因此將帥必須知人有方。指揮軍隊如果知人不準即委之以重任,輕者會損兵折將,重者會導致喪師滅國。所以,作為將帥最難也在于知人。知人要識本性,識本性要明方法,而辨“七性”、察“五德”就是知人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知人在知性,這是關(guān)鍵。有的人外貌與內(nèi)心并不相吻合,比如外形溫厚卻包藏禍心,外貌誠懇卻不守信用,外表勇敢而內(nèi)心怯懦,外表多計謀而內(nèi)實無決斷等。如何才能識透人真實的那一面呢?諸葛亮提出了七條“知人之道”:“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詞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③《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78 頁。如果志向、變通、學識、勇敢、品性、廉潔、信用等七性皆優(yōu),可委以重任。

《便宜十六策·陰察第十六》又提出“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賞賢罰罪;三曰安仁和眾;四曰保大定功;五曰豐撓拒讒。此之謂五德?!雹堋吨T葛亮集》,第76 頁。這“五德”分別指的是:一禁絕暴力,防止戰(zhàn)爭;二獎賞賢能,懲治奸邪;三施行仁政,協(xié)合眾心;四保護社稷,建功立業(yè);五富國治亂,拒信讒言?!拔宓隆笔菍浽谶x將任賢時,應該堅持的基本道德原則;同時,提出這“五德”,也要求將帥在這五個方面要特別注意自省,防止出現(xiàn)錯誤。唯此,方能做到自知而正己,知人而善任。

(二)識奸逐惡的基本原則:逐“五害”、防“八弊”

選將任賢僅僅做到知人識性是不夠的,還要在此基礎(chǔ)上識奸逐惡。那奸惡之將“弊”在哪里?《將苑》里《逐惡》《將弊》兩篇,專門論述將之“弊”。

《將苑·逐惡》謂:“夫軍國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結(jié)黨相連,毀譖賢良;二曰,侈其衣服,異其冠帶;三曰,虛夸妖術(shù),詭言神道;四曰,專察是非,私以動眾;五曰,伺候得失,陰結(jié)敵人。此所謂奸偽悖德之人,可遠而不可親也?!雹佟吨T葛亮集》,第78 頁。這五害基本可歸為三類:第一、第四、第五害屬于私利致害;第三害屬于輿論致害;第二害屬于作風致害。私利致害,程度不同。第四害專察是非,私以動眾,屬私心致害起始階段。第一害結(jié)黨相連,毀譖賢良,屬私心致害發(fā)展到群體化階段,危害程度深一層。專察是非,私以動眾的人如果不除,邪力勢必類聚,增一個就增一分邪力,使邪力群體化。在內(nèi)部,此種人勢必拉幫結(jié)派,打擊陷害賢良。這樣內(nèi)部的腐朽破壞勢力就形成,任其發(fā)展,衰敗不可免。第五害伺候得失,陰結(jié)敵人,屬私心致害發(fā)展的質(zhì)變階段,危害更深,為一己之私,置國家人民利益于不顧,以內(nèi)部得失通敵,成為叛徒。此種人結(jié)黨,內(nèi)部投敵叛變勢力就形成,任其發(fā)展,敗亡不可免。第三害輿論致害,即以異端邪說,妖言惑眾,使人思想變歪,正風轉(zhuǎn)邪,從靈魂上瓦解一個堅強的集體。第二害作風致害,只求服飾華麗,貪圖享受,奢侈之風日盛,艱苦樸素之風日衰,長此以往,軍隊必喪失戰(zhàn)斗力。

再看《將苑·將弊》篇:“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三曰信讒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猶豫不自決,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詐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雹凇吨T葛亮集》,第80 頁。其中,第一、第六之弊在貪,即貪財、貪食、貪色,貪財不廉,貪食誤事,貪色智昏;第三、第四、第五之弊為“失智”之弊,表現(xiàn)在只看見別人的缺點,看不出自己的毛病,這種人往往狂妄自大,不知檢點,還表現(xiàn)在總愛信讒言,總喜結(jié)交奸佞小人,一貫是非不分,好歹不辨;第二、第七之弊為“失信”之弊,內(nèi)心怯懦,奸詐處事失信于人;第八弊為“失禮”之弊,不以禮待人,處世奸詐耍滑頭。這“八弊”切中要害,任何一弊都危害極大,足以導致全軍覆沒、國破家亡,而個人則身敗名裂,遭受世人指斥唾罵。

二、“善用”

(一)用人之善在擇材施用各盡其才

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明代兵書《武經(jīng)總要》謂:“夫大將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怯,藝能之精粗,所使人各當其分,此軍之善政也?!雹墼?、丁度:《武經(jīng)總要》,《中國兵書集成》編委會:《中國兵書集成》(3),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43 頁。高級將領(lǐng)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選用人才,使所用的人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諸葛亮有言,“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④《諸葛亮集》,第79 頁。。將器之“器”,指的是器用,也就是根據(jù)其才能之大小來授予恰當?shù)穆殭?quán)。就此,所謂擇材施用應看是否符合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品德能否擔當這個職務,二是功勞是否夠其俸祿,三是能力是否掌管好這個權(quán)力。德厚能強功大而位卑或者德薄能弱無功者而居高位,這些都是擇才施用上所表現(xiàn)的過失。這樣易遭怨致禍,降低自己的人格,玷污自己的品德。在客觀上,有德者會退避,有勞者會消勁,有能力者會藏能,奸佞上通,邪氣浸威,從而失威失信。

《將苑·擇材》根據(jù)才能將軍中將士分為六種類型,提出要“各因其能而用之”⑤《諸葛亮集》,第83 頁。。這不但能充分發(fā)揮他們個人的特長,而且在當時的條件下,對軍隊的作戰(zhàn)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提高。《孫子》云:“擇人任勢”,“擇人”與“任勢”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擇人為了任勢,而任勢則要擇人。具體言之,就是根據(jù)戰(zhàn)爭形勢和任務的需要來選用恰當?shù)娜瞬?。因而,“擇人任勢”實際上是求得全勝的大謀略,是統(tǒng)御藝術(shù)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大凡有成就的將帥,無一不善于識人、用人。

(二)用人之善在選好心腹謀士

“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雹佟吨T葛亮集》,第88 頁。作為將領(lǐng)一定要有像心腹、耳目和手足一樣的親近之人輔佐,將領(lǐng)如無眾人之助,自身水平再高,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成就事業(yè)?!秾⒃贰じ剐摹分杏眯蜗蟮谋扔鞫喾秸撟C:統(tǒng)軍將領(lǐng)必須有足智多謀的人作“腹心”,機智謹慎、有很強判斷力的人作“耳目”,以及勇敢強悍、能堅決執(zhí)行命令的人作“爪牙”②“爪牙”,語出《詩經(jīng)·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意為得力的助手。,才能及時掌握情況,上下貫通,指揮若定,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諸葛亮還特別強調(diào),軍隊內(nèi)部不可結(jié)黨營私、互相傾軋,否則軍隊就會垮臺。這一點,諸葛亮在對將帥的品德修養(yǎng)做出要求時,已作過表述,值得重視。

(三)用人之善在“取人不限其方”

諸葛亮提出:“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③《諸葛亮集》,第65 頁。準確地說明了只有讓那些正直的賢士擔任國家要職,掌握政要大權(quán),國家才能治理好。這自然是明見。但他又說“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眾下”,主張君王到平民百姓中去求賢,設位以待士,不拘一格選人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謂高見。他把這種觀念延伸到將帥的選將任賢之道上,在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講究門第,諸葛亮能夠打破這種觀念,突出強調(diào)到平民百姓中才能找到賢才,頗有見地,也表現(xiàn)了用賢的勇氣。

三、“善育”

(一)用民使戰(zhàn),教化為先

戰(zhàn)爭的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要實現(xiàn)消滅敵人這一目標,除了將帥要有高明的指揮才能、士兵要有高超的軍事技術(shù)外,將士具備崇高的武德④武德,即是用武、從武之德性,凡指軍旅生活中的一切道德現(xiàn)象及其與軍旅生活相關(guān)的道德意識、道德活動、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zhì)的總和。它主要有兩大部分構(gòu)成:一是武德實踐;二是武德思想。品質(zhì)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一切的獲得,教戰(zhàn)習練是重要的途徑。古代著名的將帥,歷來倡導治軍之道教化為先,反對“不教而誅”。他們把教化習練看成管理的頭等大事,認為如果不對士卒進行必要的教化習練,就讓他們上戰(zhàn)場,等于讓他們白白地去送死。古代教化習練的內(nèi)容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軍事技術(shù)方面的教練,二是道德方面的教育。關(guān)于道德方面的教育,中國古代兵家提出了“教之以禮,勵之以義”的基本內(nèi)容。教化習練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戰(zhàn)斗力,強兵固國。

諸葛亮繼承了孔子教民習武而戰(zhàn)的思想,并作了具體的發(fā)揮。在他看來,只有教民習戰(zhàn),才可以增強戰(zhàn)斗力,戰(zhàn)勝敵人。他說:“夫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戰(zhàn),是謂棄之?!衷唬骸迫私堂衿吣?,亦可以即戎矣。’然則即戎之不可不教,……”⑤《諸葛亮集》,第87 頁。他尤其強調(diào)對士卒“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型,威之以賞罰”,要培養(yǎng)、教育士卒懂得“甚愛”與“不足愛”,即提高戰(zhàn)士的思想覺悟,讓他們懂得愛與憎。

人的本質(zhì)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因而必然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客觀生活環(huán)境以及主觀認識能力的限制。古代將帥非常強調(diào)加強武德教養(yǎng)的重要性。《陰符經(jīng)》上的“知之修煉,謂之圣人”,就是對這一思想的明確表述。“兵以氣為主,欲養(yǎng)士氣,先得士心?!敝T葛亮繼承并發(fā)揮了這一思想,他把執(zhí)法與教化結(jié)合起來,對于軍隊的法律、法令,總是三令五申,陳其利害。為了“勸戒”和“教化”,他還親自撰寫了“八務”“七戒”“六恐”等教令,用以教育蜀漢官兵,使其成為“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的勁旅。盡管他刑法峻極,部屬還是尊敬他,樂于聽他調(diào)遣。

(二)以身作則,推恩于下

古代兵家在論述為將之道時,十分強調(diào)將帥的自身表率作用,要求他們處處以身作則?!段究澴印?zhàn)威》有言:“故戰(zhàn)者,必本乎率身以勵眾士,如心之使四肢也。”意思是將帥指揮作戰(zhàn),必須用自身的表率作用來激勵全體士卒,這樣才能如同大腦支配四肢那樣行動自如。將帥要獲得士兵的擁護和支持,必須以身作則,為人表率,這將直接關(guān)系到集體的聲譽和軍事行動的成敗。諸葛亮非常強調(diào)將帥的“責帥”精神,認為將帥唯有率先垂范,才能教化部屬?!敖塘钪^上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能瞻也。夫釋己教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則令不從,令不從則生變亂?!雹佟吨T葛亮集》,第72 頁。正因此,將帥“高節(jié)可以厲俗”,他們?nèi)裟堋跋戎陨?,后之以人,則士無不勇矣”。事實證明,將帥表率作用好,講話就有號召力,管理就有權(quán)威性。這是將帥推恩于下的基本理論依據(jù),詮釋了將帥威嚴和士兵擁戴的辯證關(guān)系。

(三)賢才居上,不肖居下

諸葛亮認為,將帥若能注意讓“賢才居上,不肖居下”②《諸葛亮集》,第91 頁。,也就是做到任人唯賢,人盡其才,也能收到教育士卒,達到全軍上下同心同德的效果?!读w·盈虛》認為:“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薄睹献印るx婁上》亦言:“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有才德之人自身公正,兼之有勇有謀,自然臣下心悅誠服,即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只有當“賢才居上,不肖居下”時,其他決定勝利的因素才能起作用,從而消除導致失敗的隱患,這確實是問題的關(guān)鍵。

為了切實做到任人唯賢,使“賢才居上,不肖居下”,諸葛亮很重視對官吏的考核升降。他在《便宜十六策·考黜》中就官吏的考核升降作了詳細的闡述:首先,考核目的是“遷善黜惡”,即提升政績好的官吏,貶斥表現(xiàn)不佳或者作惡的官員;其次,考察對象,包括邊遠小吏直至平民百姓,以便“進用賢良,退去貪懦”;第三,應該了解百姓所恨的五種官吏,對有這些惡行的官吏,必須懲治。這其中有兩點特別需要指出:一個是提出普遍考核,并根據(jù)其政績升降。這對于發(fā)現(xiàn)人才,發(fā)揮賢才的作用,建立一支有效能的官員隊伍十分重要。另一個是特別提出“考黜之政,務知人所苦”,以百姓的利益作為考核官員的標準,懲治各種為害百姓的惡吏,保護百姓。這一點同樣非常珍貴。作為將帥,在用人時,若能做到不以個人好惡,不憑主觀印象,而以其實績,以平民百姓的好惡來考核遷黜下屬,做到“賢才居上,不肖居下”,則充分展示了將帥“用賢”的品格。

四、“善待”

(一)用兵之道,在于人和

在戰(zhàn)爭實踐中,“人和”被歷代兵家所認同,諸葛亮更是強調(diào)“人和”是戰(zhàn)爭的勝利之本。所謂人和,指的是官兵之間、士兵之間,上上下下均心意協(xié)和,也就是上下同心。人和是一個堅強戰(zhàn)斗集體的重要特點。人不和,一個戰(zhàn)斗集體,即便是配備再精良,也會變得軟弱,失去戰(zhàn)斗力。軍隊的戰(zhàn)斗力是一種合成力量,如果內(nèi)部互相傾軋,勾心斗角,勢必造成致命的戰(zhàn)斗力內(nèi)耗。如果平時治軍對其熟視無睹,戰(zhàn)時必將自食其果。因此,嚴正部隊內(nèi)部風氣,搞好上下、左右團結(jié),防止戰(zhàn)斗力的內(nèi)耗,實為將帥必須時刻注意的問題?!秾⒃贰ず腿恕分^:“人和則不勸而自戰(zhàn)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謗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于匹夫,況眾人乎?”①《諸葛亮集》,第99 頁。指出一支軍隊如果沒有“人和”,即便有商湯和周武王那樣杰出的統(tǒng)帥,也會失去應有的戰(zhàn)斗力。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到人和呢?重點在于使集體中正氣抬頭,進一步以正氣統(tǒng)一軍心,這樣的上下一心,才是諸葛亮所說的“人和”。正氣抬頭,忠謀之士才能被合理使用,奸邪之徒才不敢為非作歹,這樣上下一心,將吏自然無猜疑,士卒自然樂于聽令,不勸自戰(zhàn)。

(二)用兵之道,愛兵如子

士兵是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戰(zhàn)爭過程的實際進行者。將帥要贏得戰(zhàn)爭就必須要處理好與士兵的關(guān)系。歷代兵家無不對將帥提出“愛卒”“善卒”的武德要求。孫子提出,“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這樣,才能使士卒與將帥共“赴深溪”②曹操等:《十一家注孫子》,郭化若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61 頁。。諸葛亮在《將苑·哀死》中主張“養(yǎng)人如養(yǎng)己子”,這與歷代兵家“愛兵如子”的說法是一致的。諸葛亮進而還提出了愛兵的八個具體方面,即:“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饑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③《諸葛亮集》,第92~93 頁。

(三)用兵之道,“勵士”為先

戰(zhàn)爭獲勝取決于將帥的奇謀妙策與士卒的英勇戰(zhàn)斗。欲使士卒英勇奮戰(zhàn),則須將領(lǐng)帶兵勵士有方。中國傳統(tǒng)軍事思想歷來重視勵士。在《將苑·勵士》中,諸葛亮提出了八種激勵士氣的方式:“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贍之以財,則士無不至矣;接之以禮,厲之以信,則士無不死矣;蓄恩不倦,法若畫一,則士無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則士無不勇矣;小善必錄,小功必賞,則士無不勸矣!”④《諸葛亮集》,第98 頁。

這八種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屬獎賞勵士?!白鹬跃?,贍之以財”,即通過官職授予和物質(zhì)獎賞來勵士。“小善必錄,小功必賞”,即在人的事業(yè)心和成就上來獎賞勵士。另一類是榜樣勵士,即上級以自己的模范行為來勵士。諸葛亮主張“接之以禮”“厲之以信”“蓄恩不倦”“法若畫一”?!敖又远Y”,就是尊重下屬,以禮相待。凡尊重下屬者,下屬對其就尊敬,不是表面尊敬,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尊敬。只有充分尊重下屬,下屬才有可能發(fā)揮積極性,盡心效力?!皡栔孕拧?,就是以自身的誠信來激勵下屬。所謂誠信,就是處處無虛言,說話算話,言行一致,始終如一,具體表現(xiàn)在“蓄恩不倦,法若畫一”上。“蓄恩不倦”,就是自始至終地愛護下級,體恤下級疾苦?!胺ㄈ舢嬕弧?,就是賞罰不徇私情,不避權(quán)貴,秉公執(zhí)法,賞當賞者,罰當罰者,上下一致,親疏一致。這樣在執(zhí)法中,下屬會看到將帥崇高的品質(zhì)與無私的人格,從而自覺遵法守紀聽令。榜樣勵士,就要從這兩方面做起。將帥處處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士卒自然就會舍生忘死,勇往直前。

“善知”“善用”“善育”“善待”既是諸葛亮對于選將任賢標準的主張,也是其自身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諸葛亮認識到將帥應該建立起一種對事業(yè)的道德責任感,選將任賢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種義務或者職責,它對將帥提出了更高的職業(yè)要求。

猜你喜歡
士卒知人將帥
2023元宵觀燈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0:55:53
國學周周讀
望梅止渴 廢寢忘食
吳起治軍
唯美食不可辜負
知人論史,法史交融——讀陳新宇《尋找法律史上的失蹤者》(增訂版)
法律史評論(2020年2期)2020-04-13 05:56:44
指點迷津
一曲征歌寫華章
與眾不同的老鼠
《同仇敵愾:黃埔將帥浴血抗日記》等56則
全國新書目(2009年5期)2009-04-21 05:17:20
佛教| 孟州市| 壶关县| 鄱阳县| 沁源县| 弥渡县| 南康市| 富平县| 通化市| 茶陵县| 道孚县| 冀州市| 安溪县| 新丰县| 扶绥县| 贺兰县| 乌兰浩特市| 达州市| 大理市| 罗山县| 淮北市| 张家界市| 曲松县| 海南省| 宣恩县| 巴彦县| 沾益县| 改则县| 神农架林区| 莱西市| 历史| 乐至县| 新乐市| 昌乐县| 西充县| 子长县| 若尔盖县| 梁河县| 武穴市| 方正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