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偉
摘要:“鍋莊”是藏區(qū)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形式,幾乎人人都會跳,人人都愛跳,無論是農(nóng)忙還是農(nóng)閑時節(jié),也無論是親朋聚會,還是節(jié)日禮慶,人們都喜歡聚在一起,來一場“鍋莊”歌舞表演,以示內(nèi)心的祝福和喜悅。其中就“鍋莊”的表演形式和隆重程度來看,尤以“大鍋莊”最受人們的歡迎,因為“大鍋莊”具有“一般鍋莊”所無可比擬的歌舞場面和歡快程度,在特別重大的節(jié)日慶典上,以“大鍋莊”形式表演的最多,譬如:藏歷新年、登秋節(jié)、大型寺廟的建成等等。提到“大鍋莊”,就不得不說甘孜州稻城縣“登秋節(jié)”中的“大鍋莊”表演,它是稻城縣人民歌舞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稻城縣人民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同時稻城縣登秋節(jié)也把“大鍋莊”的表演推向了極致,具有很強的藝術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性。
關鍵詞:稻城縣 ?登秋節(jié) ?大鍋莊 ?藝術特征 ?審美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9-0059-05
一、稻城縣及登秋節(jié)
(一)稻城縣簡述
稻城縣古名為“稻壩”,藏語意為山谷溝口開闊之地,東漢年間為白狼羌地。其位于現(xiàn)四川省西南邊緣,屬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巴藏區(qū),周邊有著名的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處高原地帶,境內(nèi)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屬于高原季風氣候,一年當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稻城縣南北長174公里,東西寬63公里,總面積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僅只有四萬左右,典型的地廣人稀。人口以藏族為主,也有少量的漢族、彝族、羌族、回族、蒙族等,這里的人們大都信奉藏傳佛教,主要農(nóng)作物為青稞,也有少量的水稻種植。
著名的5A級旅游勝地——亞丁,就位于稻城縣香格里拉鎮(zhèn),被稱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境內(nèi)有三座著名的高峰:北峰仙乃日,藏語意為“觀世音菩薩”;南峰央邁勇,藏語意為“文殊菩薩”;北峰夏諾多吉,藏語意為“金剛手菩薩”。三座高峰呈“品”字形,直插云霄,巍然聳立,遙相對峙,終年白雪覆蓋,潔白無暇,明凈安寧,給人一種極其莊嚴神圣之感,故稱“三圣山” 。三圣山在稻城人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其中稻城縣的著名節(jié)日——登秋節(jié),就常在亞丁舉行。
(二)登秋節(jié)
一年當中陽歷八月份的“登秋節(jié)”在康巴藏區(qū)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jié)日。所謂“登秋”就是指迎接秋天、迎接豐收之意,一般這個時候,離家的游子都要回鄉(xiāng)和家人團聚,每個村子都會自發(fā)組織聚會,大家積聚在一個寬敞開闊的壩子上,挨家挨戶搭起帳篷圍成一個大圈,一起玩上幾天,期間會舉行誦經(jīng)祈福、賽馬、歌舞活動等,主題是希望今年能夠豐收大吉,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等等。
“登秋節(jié)”在稻城縣尤為隆重,場面更為宏大。稻城亞丁被稱為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近些年,稻城縣政府為了搞好旅游這個綠色的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親自領導組織這一重大節(jié)日,使其成為稻城縣一張亮麗的名片,以擴大影響。稻城縣的“登秋節(jié)”由于縣政府的領導,已經(jīng)成為全縣人民的集體活動,屆時,稻城電視臺會全程跟蹤錄像。從登秋節(jié)的前幾天開始,稻城人民就會帶上帳篷、食物、和藏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盛裝,陸陸續(xù)續(xù)地趕往旅游勝地——亞丁,在主場地周邊搭起帳篷,開心地期待著“登秋節(jié)”這一盛典的到來。由于影響大,有時還會有外地人專門前來觀看并加入某些活動。
稻城的“登秋節(jié)”活動有開幕式——演出——閉幕式三大程序,在開幕式和閉幕式中,稻城縣的各部門領導大部分都要到場,領導致開幕詞和閉幕詞,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對全縣人民給予衷心的節(jié)日祝福,表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舞臺四周人山人海,聚滿了稻城人民。在開幕式和演出這些程式化的舞臺活動分別結束后,還有熱烈歡快的大型篝火歌舞晚會、民間競技、汽車比賽、騎馬比賽、美食、產(chǎn)品展銷等活動,其中最具有當?shù)靥厣幕顒右獙袤艋鹜頃械摹按箦伹f”表演?!暗乔锕?jié)”期間,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大鍋莊”表演,無論男女老少,人們身穿節(jié)日盛裝,成百上千的圍著篝火邊歌邊舞,熱鬧非凡。
二、稻城大鍋莊的由來和發(fā)展
(一)稻城大鍋莊的由來
“鍋莊”是藏語“果卓”的音譯,“果”意為圓圈,“卓”意為歌舞,“果卓”就是圓圈歌舞的意思?!板伹f”源自于原始社會的一種祭祀歌舞,當時人們還處于一種蒙昧的狀態(tài),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一種超自然的神靈在控制和支配著,每當天生異象或者遇到災害之時,就會舉行祭祀活動。人們?yōu)榱思漓肷耢`、驅趕邪魔,會燃起篝火或者在中間放上部落信仰的圖騰畫物,然后在巫師和部落首領的帶領下,懷著虔誠和敬畏之心,圍著篝火或圖騰,彎腰低頭,扶肩連臂,踏歌而舞,以驅趕妖魔,祈福求平安。
(二)稻城大鍋莊的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人們也隨之慢慢的開悟,“鍋莊”也得到了些許的發(fā)展進步,這種歌舞已不再僅僅只是為祭祀驅魔而開展的一種形式,更多的是變成一種喜慶的歌舞類型而存在,人們在閑暇之余、親朋好友聚會、大豐收、新家或寺廟建成,亦或是在節(jié)日禮慶上,都會跳起“鍋莊”,自娛自樂,以示歡樂、豐收、喜慶、祈禱之意。但在農(nóng)奴制這種殘酷的體制下,“鍋莊”的發(fā)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使其沒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農(nóng)奴制時期,只有少部分農(nóng)奴主(地主、寺廟喇嘛和官僚階級)處于上層社會,其余人幾乎全部是農(nóng)奴,農(nóng)奴處于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所有權歸農(nóng)奴主所有。農(nóng)奴們跳鍋莊的時候身體幾乎要彎成九十度,還不允許抬起頭,要一直低頭看著地面,以示農(nóng)奴主至高無上的權利及對農(nóng)奴主的敬畏之心,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丟掉性命。
新中國建立之后,在中央政府的帶領下,千年之余的農(nóng)奴制得到瓦解,藏區(qū)從農(nóng)奴制一步跨入社會主義,所有的農(nóng)奴得以翻身解放,做了主人,這對占絕大多數(shù)人口數(shù)量的底層農(nóng)奴來說,是千百年來的第一大喜慶之事,奴隸終于可以不再受那無止無休的壓迫和剝削。人們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的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直起腰、昂起頭,盡情的歌唱,盡情的大幅度的和著歌曲,揮舞手臂,側身擰腰,歡樂舞動,這就是現(xiàn)在的“大鍋莊”。
在近代,“大鍋莊”逐步成為重大時節(jié)上必不可少的歌舞活動,尤其是稻城縣的“登秋節(jié)”。由于稻城縣屬于西部高原地帶,到處都是大山,由于地形的原因,各村落相當分散,且人口稀少,所以以村為單位的“登秋節(jié)”活動就顯得沒有那么的熱鬧非凡也沒有宏大的場面?,F(xiàn)在由于縣政府的領導,把整個稻城縣的人民聚集到一起,大家一起過“登秋節(jié)”,使稻城縣的“登秋節(jié)”搖身一變成為全縣人民集體參加的場面宏大的盛大節(jié)日,而登秋節(jié)中“大鍋莊”的表演人數(shù)、場面和歡快性等,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三、稻城縣登秋節(jié)大鍋莊的表演
稻城縣“大鍋莊”是當?shù)刈钣刑厣?,也是最隆重的民間歌舞藝術,所以每逢重大節(jié)日,尤其是當?shù)氐牡乔锕?jié)期間,“大鍋莊”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登秋節(jié)”活動一般都要持續(xù)上三四天,這期間的每一天晚上都會有“大鍋莊”的表演。每天下午,臨近黃昏時分,人們就開始做表演前的準備工作,不管男女老少,都會穿上藏族典型的節(jié)日盛裝,主場地周邊擺上桌子,桌子上放著青稞酒、酥油茶、水果,還有藏族的面點食品等,在主場地中間生起篝火,等篝火慢慢的燃起后,音樂響起,“大鍋莊”表演就隨之開始了。這整個流程在長期的實踐和傳承中,一切都顯得那么的流暢自如,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對人們做著無形的指揮一樣,沒有一絲的雜亂,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但又不缺乏熱鬧和活力。
成百上千的人自發(fā)的圍著篝火,在一位或者幾位公認的歌舞能手的帶領下,手拉手,和著歌曲,踏著節(jié)拍,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跟隨著一首接一首的音樂,時而揮舞長袖,時而頓足擊拍,時而如雄鷹展翅,時而如鳳凰輕搖,歌聲、歡呼聲響徹山谷,忘我的歡快歌舞?;芈暡粫r的從遠處寧靜的雪山中傳來,整個場面在篝火和三圣雪山的映照下,顯得是如此的歡樂祥和。
“大鍋莊”的隊形也是千變?nèi)f化的,譬如:前幾首曲子,以篝火為圓心,男女各半隊圍成一圓;接下來幾首曲子,一男一女交叉混搭圍成一個圓;再接下來幾首,男女各自成圓,男內(nèi)女外,或者女內(nèi)男外,成為一個環(huán)形同心圓;有時也會在幾種隊形之間交叉變換,形式多樣,異彩紛呈。
稻城登秋節(jié)中“大鍋莊”的表演,經(jīng)常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當有人跳累了,就自行退下休息,同時也會有人上場跟進。退下來的人往往會喝上一碗香美濃郁的酥油茶,吃上一點東西,彼此相互敬酒,說一些吉祥的話,以示祝福,然后在舞場外圍休息,為跳舞的人鼓掌吶喊,同時等待休息好后下一波次的預備上場。人們?nèi)绱艘徊ń右徊ǖ倪M行,通宵達旦,樂此不疲,完全沉醉在這美好幸福的時刻。
四、稻城登秋節(jié)中大鍋莊表演的藝術特征
(一)舞蹈特征
“大鍋莊”比一般鍋莊更加突顯情緒的渲染和內(nèi)心情感的宣泄,舞姿的整體動作幅度較大,往往是前半部分速度稍慢,中途逐漸加速,最后在激蕩歡快中結束,整體熱情奔放,豪邁又不失優(yōu)美,配上藏族特有的色彩艷麗的長袖禮服,更顯得異彩紛呈,美麗大方。
總體來說,稻城“大鍋莊”具有以下一些典型的動作特征:繞、顫、揮、拋、甩、轉、扭、開、踢、點、跺等。
繞:主要是女性舞者的動作,就是雙臂打開在胸前由內(nèi)向兩側,畫圓式左右交替回繞。
顫:男女舞者都有的動作,有膝顫、肩顫,這是藏民們典型的舞蹈動作。
揮:雙臂的左右揮動,有時舉起高過頭頂,有時在胸口的正前方。
拋:雙手向上拋。
甩:雙臂從前向后甩。
轉:即轉體,有半圈和一圈之分。
扭:即扭腰臀,這是鍋莊舞中女性舞者極其常見的舞蹈動作。舞者雙腿略彎曲,上身打直且整體略前挺,然后腰部和臀部左右扭動,配合著手上“繞”或“揮”的動作,顯得格外的柔美。
開:即胯部和雙腿的打開,是男舞者的動作,整體動作有點類似蒙古人摔跤時胯部和雙腿打開的感覺,這個動作充分彰顯了藏族男人極其威猛的形象。
踢:即踢腿,這是藏族大鍋莊舞中非常常見的男女都有的舞蹈動作,有前踢,半轉身側踢。
點:彎腿勾腳尖,腳后跟輕輕點地,也有整個腳掌輕輕點地的。
跺:就是跺腳,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音樂和舞蹈高潮的部分,男女都有的一種動作,表達了舞者激動和歡快的心情。
這些豐富的不同的舞蹈動作,構成了“大鍋莊”那整體歡快、豪邁又柔美的舞蹈風格,是稻城人民,乃至整個藏區(qū)人民生活和審美的藝術之花。
(二)歌詞特征
稻城“大鍋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決定了其在表演時離不開歌曲演唱。歌唱的內(nèi)容和對象具有極其的豐富性和廣泛性,有歌唱家鄉(xiāng)自然美景的,有歌唱幸福生活的,有歌唱共產(chǎn)黨和祖國的,有歌唱佛祖神靈祈求平安幸福的,有歌唱藏族民眾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警示名言的,還有歌唱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友好和善、民族團結進步的等等。歌唱的都是一些育人向好的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了稻城人民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精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教育特性。
(三)音樂特征
隨著電聲音樂的發(fā)展,音響載體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電子音響設備出現(xiàn)以前,“大鍋莊”表演時的演唱部分都是靠舞者自身邊跳邊唱來完成的。舞者不僅要不停的大幅度的舞動,同時還要有無伴奏的放聲歌唱,這對舞者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尤其是人多場面大的情況下,舞者的體力消耗就更大更快,同時嗓子也很難承受這種大負荷長時間的演唱,且整體的音響效果也比較單一、乏味。
隨著電子音響設備使用的普遍化,越來越多專業(yè)音樂的編創(chuàng)和制作人才涌現(xiàn)出來,通過前期對人聲的錄音,后期再用電腦配器制作合成,這樣的音樂也越來越多。這種通過電腦制作的音樂不僅抹去了人聲的瑕疵,也使人聲有了豐富的器樂伴奏,從而豐富了整體的音響層次和音響效果,慢慢的,“大鍋莊”的伴奏和演唱就更多的出現(xiàn)了用電子音響設備代替了人聲的現(xiàn)象,尤其是新生代的年輕人,他們更喜歡通過音響設備來播放音樂,從而使自己能夠更好的專注于舞蹈,可以盡情的揮灑舞動。
以前的“大鍋莊”音樂有藏族的民歌,還有藏族的宗教音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和不同民族文化間的交流融匯,現(xiàn)在的“大鍋莊”表演中的音樂風格,已經(jīng)不再僅僅只是純正的藏族風味的音樂這一種風格,還出現(xiàn)了少量的其他風格的音樂,如:漢族的民歌以及創(chuàng)作歌曲。這些音樂的加入讓“大鍋莊”的音樂風格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氣息,也展現(xiàn)出了“大鍋莊”極強的生命力和對不同文化的吸收融化的能力。
五、稻城大鍋莊的藝術審美
(一)圓形之美
“大鍋莊”最典型、最常見的舞蹈隊形就是——“圓形”,這和藏民們最初時候原始的生活習慣有關。在原始社會,人們的生存能力低下,生產(chǎn)落后、原始,經(jīng)常食不能果腹,寒不能暖身,還總是受到野獸的侵襲。有了火之后,它不但可以用來燒制熟食,也具備夜間照明防止野獸的侵襲以及取暖之用,此時,火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單純意義上的火而已,它已經(jīng)成為當時人們生存的救命之火和希望之火,因此火就成了人們最崇拜的東西之一。長期以來,人們圍著火堆燒制食物、取暖、防野獸襲擊、嬉戲、祭祀祈禱等,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對“圓”的偏愛和喜好。
稻城縣“大鍋莊”圓的隊形也與佛教有關。稻城縣處于藏區(qū),人民以藏族為主,多年以來,藏族都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民族,也就有了藏區(qū)人民全民信教的習俗,且以佛教為主。在佛教中,教徒敬佛時,都愛按照順時針方向繞著佛塔或者佛像邊轉邊念誦佛經(jīng),再加之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圓滿之說,圓滿即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故,圓即滿,滿即圓,圓滿也是人們在信教中的愿望,圓形在佛教中也有吉祥、功德圓滿之意。所以,人們慢慢就形成了“圓”的舞蹈隊形,這其中不僅包含了稻城人民的審美,更滲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
(二)裝束之美
稻城地處康巴藏區(qū),其藏族禮服,無論是從色彩、款式、質地等方面,都有一種古樸莊重,貴重神秘之感,無論男女禮服,都透露出一股雍容華貴之氣。由于“大鍋莊”的動作幅度相比一般鍋莊較大,且速度也比一般鍋莊相對較快,為了方便舞動,所以“大鍋莊”的裝束不像一般鍋莊那樣復雜多樣,要相對簡單一些,給人一種簡潔利索之感,但又不失其莊重華貴之氣。
稻城縣登秋節(jié)“大鍋莊”表演中,男子多頭纏紅色絲線,中間夾雜少量藍色絲線而擰成的粗繩子,一般比成年男子的拇指略粗一點,對接打結的一端下垂在右側耳朵至肩膀處。上身內(nèi)穿黃色帶繡圖的絲質坎肩,外穿寬大、下擺剛遮住臀部的長袖外袍,袍子外邊齊腰處扎上束帶,外袍以白色為主,且背部和袖子中部有黑色圖案,袖口和袍子的下擺鑲有黑色邊條,下擺處還另嵌一圈白色的長羊毛,跳舞時,有的男子還會褪去外袍的右袖,露出右肩膀和胳膊,給人一種彪悍的形象。下身穿紅色帶簡單圖案的闊腿褲,腳穿藏族長筒皮靴,靴子有純黑色的,也有以紅色為主鑲有部分黑色的,褲腿塞進長筒靴內(nèi),呈束腳闊腿狀,猶如雄鷹的雙腿,充分展現(xiàn)了男人的威武和豪邁。
女子的衣著比男子的更加鮮艷亮麗。女子多化淡妝,顯得清新脫俗,頭戴周邊鑲有白色短羊毛,兩側低而前后略翹的大氈帽。耳帶長長的絮狀且垂至肩膀或者是由綠松石(也有珊瑚)制作而成的各種花樣的圓形耳墜。上身穿以紅、黃色調為主,嵌有藍色條紋的齊腳面緊身長袖連衣裙,腰間系有五六厘米寬的裙帶。手帶銀質戒指和手鐲。腳穿紅色且鞋尖呈月牙狀上勾,鞋跟帶低后跟的長筒靴子。整套裝束,把女子身材的線條美襯托得淋漓盡致,使女子顯得更加柔美又不失大方。
登秋節(jié)的“大鍋莊”舞場上,頭頂有雄鷹盤旋,遠處有三圣雪山巍然聳立,遙相輝映,在藍天下、篝火旁,青年男女們身穿上述美麗的節(jié)日盛裝,男子彪悍剛健,威武雄壯,盡顯陽剛豪放之氣,猶如雄鷹展翅高飛,又如雄獅威風凜凜;女子廣舒長袖,翩翩起舞,盡顯優(yōu)雅從容之美,猶如孔雀輕搖曼舞,又如鳳凰端莊華貴。場面五彩紛呈,異常美麗,歌聲、舞步聲、歡呼聲、風聲、回聲,聲聲相印,聲聲入耳,仿佛天地都在為其歡呼雀躍,一片祥和的氛圍籠罩著高原大地,讓人看了流連忘返,寸步難移。
(三)舞蹈之美
稻城“大鍋莊”的舞蹈有繞、顫、揮、拋、甩、轉、扭、開、踢、點、跺等,這些典型的舞蹈動作使“大鍋莊”有了別樣的美感,加上稻城人民的藏裝禮服,把舞蹈中的男子襯托的更加瀟灑威武、豪放灑脫、剛勁有力,把女子烘托得婀娜多姿、輕盈優(yōu)美、韻味十足。
這些舞蹈動作都源自于稻城人民的普通生活和文化審美,具有不造作、接地氣、自然美的特性。每當在野外舞蹈時,上有藍天、白云、雄鷹,下有牦牛、綠草、格?;?,遠有雪山、河流、鳥鳴聲,“大鍋莊”的歌舞置身于其中,與其融為一體,加之“大鍋莊”與生俱來的歡快感和喜慶性,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原生態(tài)的自然美,猶如仙境,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神清氣爽的自然美感。
六、稻城大鍋莊的社會功能
(一)娛樂和振奮精神的功能
稻城縣位于康巴藏區(qū),屬于高原地帶,空氣稀薄,一年當中大部分時間氣溫都比較低,比較寒冷,且晝夜溫差大,所以適合生長的農(nóng)作物不多,主要就是種植青稞,因此人們大部分時間都比較閑暇。閑暇之余經(jīng)常會有長者組織村民,找一片相對開闊的地帶跳起熱烈的“大鍋莊”,以消遣解悶,開心娛樂,同時還能起到體育鍛煉的作用。
當在田間勞作時,人們也會在休息的空當,聚在一起跳起歡快的“大鍋莊”,以此來趕走全身的疲憊,只要人們一跳起來,全身頓時就充滿了力量,一身疲憊立刻蕩然無存,過后就又開心的投入到勞作當中,勞動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很多。
(二)教育功能
“大鍋莊”屬于民間藝術,其源頭直接來自于民間生活,表現(xiàn)了生活中不同的方面?!按箦伹f”是具有共同文化、共同歷史、共同生活方式的稻城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稻城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藝術形式,它反映了稻城人民的生活習性、審美取向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等。
人們通過“大鍋莊”中的舞蹈和歌唱,去講述歷史、祈求幸福安康、宣傳團結進步、歌頌黨和祖國、教育下一代尊老愛幼等等,這些呈現(xiàn)在“大鍋莊”的表演中具有正能量的信號,都能對人們,尤其是對下一代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無形中教育著下一代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歌唱內(nèi)容通過“大鍋莊”的表演在稻城人民之間世代相傳,形成了稻城人民獨特的教育和傳承方式。
(三)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傳播和傳承功能
稻城“大鍋莊”承載著稻城人民千百年來的文化內(nèi)涵和精髓,是稻城人民文化的結晶和縮影。大鍋莊表演上至六十多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小孩,人人都可以參與,因此,“大鍋莊”的表演極其有利于當?shù)匚幕男麚P和世代相傳。
“大鍋莊”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歌舞藝術,其歌詞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包涵了當?shù)厝说纳a(chǎn)生活、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民族交往等諸多方面,內(nèi)涵也極其正面性,滲透著稻城人民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和精神,譬如:歌唱家鄉(xiāng)的美好生活,歌頌祖國、歌頌黨,警世之言的教化,歌唱尊老愛幼、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做人道理,歌唱民族團結進步等等,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都具有積極正面的作用,有利于社會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夠跨越幾千上萬公里的距離,很容易就能夠親身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氛圍。加上科技多媒體的普及,人們很容易足不出戶就看到海內(nèi)外的世界。多進行“大鍋莊”的表演,能夠經(jīng)常提醒和強化民眾牢記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和要義,有利于減少外來糟粕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有利于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傳承。
(四)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鍋莊”表演中的歌詞,有很多是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農(nóng)奴翻身解放、歌頌民族團結互幫互助共同發(fā)展、歌頌美好生活等,這一類的歌詞具有很強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意。
歌頌黨歌頌祖國的歌曲,可以使藏區(qū)人民時刻記住是中國共產(chǎn)黨推翻了舊社會,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廢除了農(nóng)奴制,解放了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藏區(qū)人民;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帶領著藏區(qū)人民,共努力同發(fā)展,才使我們的祖國一步步的走向繁榮富強,讓藏區(qū)人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藏區(qū)人民現(xiàn)在才能夠無憂無慮的開心歌舞。黨的這些偉大事業(yè)和英明之舉,經(jīng)過稻城人民在“大鍋莊”中的代代傳唱,也能夠使新生一代可以很好的了解并牢記這些壯舉,使新生一代學會并且懂得愛黨愛國,人們可以形成以黨和國家為中心的巨大向心力。
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強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各民族、各地區(qū)互通有無,共同幫扶,共謀發(fā)展,無形中就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好多民族的文化中都滲透著并相互借鑒著其他民族和地區(qū)文化的優(yōu)點,這很有利于各民族形成文化上的共識,正是因為這種共同的文化認知,才使我們能夠不分彼此,相互依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正是這種共同的文化認知,才使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長治久安,各民族間相互團結進步,共同發(fā)展,從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而“大鍋莊”中那些歌頌民族團結、互幫互助、共同發(fā)展的歌曲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七、結語
稻城縣登秋節(jié)中表演的“大鍋莊”歌舞藝術是高原藏區(qū)鍋莊舞中的精華所在,是鍋莊舞中的最高形式,鍋莊與踢踏舞、弦子舞、熱巴舞并稱為藏區(qū)的四大民間歌舞藝術,它那豐富的內(nèi)容和正面的內(nèi)涵包括了稻城人民,乃至整個藏區(qū)人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積極向上的認知和追求,是稻城人民幾千年來藝術生活的結晶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也是我國藝術寶庫中極具分量的民間歌舞藝術種類,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性。
參考文獻:
[1]萬建中.“鍋莊”及圓圈舞的文化淵源[J].神州民俗,2014(232).
[2]林俊華.康巴鍋莊文化概述[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4(03).
[3]康.格桑梅朵.藏族民間巴塘“諧”舞藝術[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