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銘
圖式(schema)的概念最早是由哲學家康德(Kant)提出的。他認為,事物的概念本身并無意義,當人們接觸到新的概念,并將其與人們已知的事物相聯系時,才會產生意義。換句話說,圖式是將概念和對象關聯起來的紐帶。
皮亞杰(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將圖式分為內容圖式、語言圖式和形式圖式:1.內容圖式主要是指信息中的文化背景知識,這與人們的文化知識結構相關,是人們根據之前的經歷在腦海中形成的知識結構模式,也叫文化圖式。2.語言圖式指的是人已經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在口譯中,也指譯員對原語語言,例如語音學、詞義學、詞匯學和句法學等各方面的知識的了解程度。形成良好的語言圖式知識,能幫助譯員順利地理解源語語言,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3.形式圖式和修辭、篇章結構的知識有關,指的是口譯文本的語篇類型、題材結構和修辭結構,也叫結構圖式。
語言的選擇與人們腦海中的圖式密不可分,圖式能幫助譯員進行正確的詞匯選擇和邏輯架構。
博物館口譯是譯員在博物館對展覽及陳列物品的講解進行中英交替?zhèn)髯g。很多譯者在進行博物館口譯活動時,忽視了講解文本的獨特之處。應用圖式理論來指導博物館口譯,應突出博物館講解文本的交流內容、語言的標準以及表達的文化功能。如果不分析博物館口譯內容的具體特點,進行口譯時就會出現偏差,語言應用也會顧此失彼。圖式理論要求在認知一個概念時,首先清楚該內容的主題,以此為目標來構建內容。因此,應用圖式理論指導翻譯,就要先建立翻譯的目標,分析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和翻譯內容的特點。
例一:
“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用來形容這件素紗單衣應該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素紗在這里指的是未曾染色的紗,單衣是說沒有襯里的衣物。這件單衣是用極細的素色蠶絲織成的薄紗裁剪縫制而成,整件衣服衣長128厘米,兩袖通長190厘米,而重量卻只有49克。如果去掉袖口和領口的絨圈錦邊緣,就只剩下40.2克。如此輕薄飄逸的衣服,古人是如何穿著的呢?多數學者認為它可能穿在錦繡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華麗,又可產生朦朧美感。這倒是正好符合了中國人含蓄、內斂的傳統審美情趣,但也有學者認為它是當作一種內衣穿著的。
這件衣服這么輕薄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織物的空隙多、孔眼大,而是這款紗料的絲非常之細,一根長900米的絲約1克重??梢哉f,這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卻保存最為完整,其制作工藝也最為精湛,并且最輕薄的一件衣服。它的背后隱藏的是古人從蠶種到蠶繭,從繅絲到織造,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精益求精,它代表著漢王朝初期,養(yǎng)蠶、繅絲和織造的最高水平。(《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導覽詞》)
例二:
這不是常識意義上人的形象。專家學者們對此眾說紛紜。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它是“饕餮紋”。什么是饕餮呢?在先秦的文獻中記載著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個叫縉云氏的家族,出了個不肖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胡作非為。有一天他居然生吞活人,結果卡住了喉嚨,咽不下去,最終害了自己,變成了一個有首無身的怪物,人們稱它為“饕餮”。此外,鼎內還有銘文“大禾”,這是方鼎留給我們的另一符號線索,成了今人追溯探索它鑄造信息的又一個有效途徑。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博物館解說詞翻譯的特點:首先每一個陳列品都具有科學并且準確的介紹,對于很大一部分的文物介紹,都會有數據化的講解,幫助參觀者更加量化地了解面前的物品;其次,博物館解說詞信息負載量大,包含展品基礎的信息,也包含著展品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此外,語言表達相當的嚴謹規(guī)范,博物館代表的是中國的文化形象,是展現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不僅要讓參觀者能看懂,也要展現我國的文化風范。
從上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博物館講解的口譯文本主要通過對展覽相關內容的準確并且客觀的描述,來傳遞展品和陳列物的基本信息,并宣傳其文化負載意義和歷史文化知識,來達到博物館宣傳文化知識以及弘揚中華文明的作用。
博物館解說詞口譯過程是直接和外國游客進行交流的過程,其交流的對象是來自不同國家、擁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外國游客,其目標是幫助這些游客欣賞展覽品、傳播相關的文化知識。該口譯過程是一種跨文化背景、跨語言環(huán)境、跨社會背景、跨時空因素的交際活動,具有文化性極強、跨文化難點眾多的特點,文化是解說詞翻譯中的重中之重,譯者面臨的是兩個具有極大差異的文化板塊,所以要如何有效地傳達文化信息對譯者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zhàn)。博物館口譯員起碼應該先在翻譯的內容信息上,對其進行準確并且完整的傳遞。為了形成良好的轉換機制,口譯時可以把源語信息通過圖式理論指導,加以分析整理,采用圖式進行理解和翻譯。
博物館口譯中圖式建立的難點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博物館口譯內容具有它的特點。筆者以圖式理論為指導,從內容圖式和語言圖式兩大類型出發(fā),并結合博物館口譯中遇到的情況來進行分析。
博物館作為“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的見證物”,其涉及的內容范圍十分廣泛。展覽品可以是遠古遺留的化石、地質標本、出土古代器具、服飾,也可以是當代的科技創(chuàng)新產物。目前,世界上的博物館,可按主題分為文化藝術博物館、社會歷史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及綜合性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擁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并有著現代博物館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該博物館根據時間線,講述了湖湘地區(qū)從遠古時代到現代社會的每一個歷史階段,講解內容可以說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博物館展品的講解既包含展品本身的名稱、外形、工藝、功用、材質、尺寸、出土地點等基本信息,也包含展品講解中蘊含其中,但需要人們去擴展的內容,比如歷史背景、其中的精神象征、所承載的人文內涵等等。比如,在中國的文化中,“龍”一直在人們心里都是高貴、吉祥的象征。中國古代的帝王們大多都要身著龍袍、尊貴地坐在龍椅上,并且有“真龍?zhí)熳印币徽f。在博物館內,有非常多的歷史文物,都飾以龍紋圖案。但在國外,尤其是西方的一些國家,dragon常指代惡魔,在他們的心中是一種兇殘的怪物。因此,譯員在博物館口譯過程中,選擇將“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也一并譯出,以免使外國參觀者在理解上產生障礙,甚至曲解,從而違反了博物館口譯活動傳播弘揚中國文明與民族文化的初心。
在如此包羅萬象的博物館中進行的口譯,其信息內容涉及面之廣不言而喻。所以這就對譯者的文化知識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口譯人員僅僅想依靠短時記憶的能力就完成翻譯任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不斷地加強文化知識背景的學習,學細學精,才能建立起相關的內容圖式,口譯過程才能夠高效、順利。
專業(yè)詞匯是在進行博物館口譯時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內容,尤其是在面對某些考古和歷史等領域的展覽主題時會面臨大量專業(yè)詞匯,例如馬王堆漢墓中,就出土了各種文物,這些古代器物有著不同的名稱、材質、工藝、朝代年號等等。同樣,在自然科學類主題的展覽陳列中經常會遇到古生物、科技領域相關的專業(yè)詞匯,在文化藝術類主題的展覽陳列中經常會遇到文化、藝術、民俗等領域的專業(yè)詞匯。湖南省博物館作為一家綜合性博物館,其展覽陳列通常會涉及多個專業(yè)領域,這對譯員的口譯活動造成了更大的困難。
此外,東西方人民具有相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人文觀念,其語言形式、語言音和詞匯的特點也大有不同。中國文化中,人們注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喜歡把客觀的事物與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在語言上也是盡量追求華麗動人的辭藻、和諧動聽的音韻,闡述主題的方式也更加含蓄迂回。而西方民族在思維上面追求的是理性,描述客觀事物時,語言表達上更加注重邏輯性和寫實性,他們喜歡置身于事物之外,進行客觀的還原和再現。
如何在跨語言活動中,選取正確的詞匯、句法,將解說詞中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特點的詞匯、句子,以英語國家參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傳達,并盡量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點,是譯員在口譯中選擇語言圖示時所需要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
本章節(jié)筆者將從譯員長期準備、譯前準備和口譯方法三個角度,闡述圖式理論指導下,博物館口譯難點的應對策略。
1.積累自身扎實的語言功底
中文通常有“微言大義”的特點,例如經常會遇到主語、賓語、助詞等成分的省略現象,尤其是帶有古文特色的源語文本,十分容易對譯員造成理解障礙。因此,譯員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將自己的語言功底打牢,才能在利用好語言圖式,幫助自己準確地理解和牢牢把握口譯文本的意義。
2.豐富自身的知識面
博物館展覽講解的翻譯,可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因此,博物館口譯人員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極汲取各方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首先,需熟悉本國文化,對民族的生活、娛樂、飲食、宗教等各方面有所了解,才能根據已有的文化圖式準確理解并把握源語內容,從容應對負載著文化內涵的詞語翻譯。當然,譯員也要深入地了解國外參觀者即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只有這樣,在激發(fā)文化圖式時,才能做到從參觀者的理解范圍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從而保證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跨文化信息傳遞。
3.善于利用短時記憶能力與筆記輔助方法
博物館展覽講解翻譯過程是一個即時性過程,這就需要譯員具備出色的短時記憶能力。因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譯員需要堅持通過不斷的專業(yè)訓練來提高自己短時記憶能力,但短時的記憶容量畢竟是有限的?;诓┪镳^口譯涉及內容之廣、包含信息之多的特點,譯員應當在口譯中善于結合短時間的記憶和筆記輔助記憶,建立自己的圖式,來完整傳遞源語信息,避免漏譯重要信息。例如朝代年份、歷史人物、專有名稱等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整記憶的內容,譯員便可在口譯活動中慢慢積累,形成并不斷完善自己的筆記方法以便輔助記憶。
譯員在得到博物館口譯的任務后,在短期內應做好相應的準備來提升口譯的質量。譯員首先要對自己口譯活動的地點和展覽的相關信息進行充分的了解,互聯網可以很方便地幫助譯員搜集到場館相關信息。筆者在進行湖南省博物館口譯實踐活動時,就通過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了解了博物館的結構、主要的文物信息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幫助譯員建立相關的圖式。當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譯員應提前到實踐活動的博物館進行進一步的了解,以便獲取更多更為準確和更直觀的認識。
在博物館口譯實踐活動中,各種翻譯方法,例如減譯、增譯、音譯、直譯、意譯等,筆者都會根據實際情況經常性使用,組合使用的情況也是時有發(fā)生。筆者認為,譯員在翻譯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應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綜合考慮,以參觀者的語言及文化情背景的具體情況為參考,靈活且適當地選擇有利于口譯順利進行方法,并將口譯方法整合,加以綜合利用,以便對展覽講解的信息進行準確、完整的傳達,盡量喚起參觀者情感上的共鳴,從而讓中國文化知識得到有效傳播。
博物館的展覽講解詞的翻譯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任務和使命,對中國進行文化輸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窗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博物館的展覽解說,大多是以中國參觀游客為導向,對于國外游客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以及文化背景考慮不足,這就很難讓國外的游客在參觀時有認同感,他們沒有類似文化圖式的激發(fā),也就很難對中華文明有充分的理解認知,感情共鳴更是無從談起。同時,這也會對博物館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有所制約,使之無法充分發(fā)揮文化窗口的作用。這就要求譯員既要加強自身水平,也要充分考慮到接受者的圖式情況,最終得以有效地促進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傳播弘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