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靈瑀
很多時候由于受漢語思維限制,英語學習者難以跳出母語的圈子,做出地道的英文表述,因此中式英語的產生在所難免。 文章將對這一常見語用問題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中式英語(Chinglish)指的是受到漢語思維影響,在口頭或者書寫中生成的非規(guī)范化、不地道的“畸形”英語。 中式英語常帶有漢語的思維方式和詞匯語法習慣等,不符合英語思維和語言規(guī)范,是中國人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 中式英語給英語國家的人帶來了理解上的困惑,但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西方學者的關注和探討,美國資深翻譯瓊·平卡姆就是其中一位。 她的著作《中式英語之鑒》深入淺出,包含大量例子和分析,詳盡地列舉出中式英語的多種情況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規(guī)避辦法,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書中對于中式英語概念是這樣界定的“所謂中式英語就是那種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語又非漢語的語言文字,也可稱其為具有漢語特色的英語”。 可見在外國人眼中,中式英語是“具有漢語特色的”。
這種由文化碰撞產生的語言現象在英文中被冠以“Chinglish”這一單詞,近年來英語在中國掀起了學習熱潮,“Chinglish”的知名度也隨之擴大并在全球語言監(jiān)聽會公布的2005 全球最流行的十個詞匯清單中位列第四。 最初,廣州港口貨物裝卸區(qū)的工人在與西方商人打交道時,從他們口中學得了幾個簡單的英文詞語,并逐漸以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剛學會的英語組成詞句,這便是最早的中式英語。 隨著這樣的交流日益增多,這種中式英語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有些說法甚至已被沿用至如今的英語當中,比如英文打招呼常說的“Long time no see.” 這一說法據說源自中文的“好久不見”,碼頭工人在與外國水手打招呼時便直接把這一意思表述成了“Long time no see”,久而久之,這種說法就變成了真正的英語用語。 從語法上講,這句話其實是不正確的,用更標準的英語可以表達為“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中國的英語使用者和學習者由于受到母語的干擾和影響,硬套英語規(guī)則和習慣,在英語交際中出現的不合規(guī)范或不合英語交際習慣的畸形英語。 中式英語無論是在日常交流,還是在英漢翻譯中都給英語國家人的理解帶來了一定困惑,只有從根本上認清中式英語問題的特點,才能全面提升翻譯水準,保證更好的文化交流。 下文將列出幾種常見的中式英語問題,并對相應例子進行分析和探討。
1. 望文生義——用詞想當然
張之洞的《軒語·語學》曾記述道:“空談臆說,望文生義?!边@句話可以用來描述尚未擺脫中式英語的初學者的狀態(tài)。 在翻譯過程中,有時會因為對于某一詞句確切涵義的不了解而望文生義,只能從表面上牽強附會地作解釋,造成翻譯不到位甚至謬誤。 這樣的例子有許多,可以先從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及固定搭配來分析。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對于“不用謝”的翻譯。 中國人常常以字譯字說成“No thanks”,但這句話實際上只是一種用來禮貌拒絕別人幫助的說法,而不用謝的恰當表達可以是“It's nothing”或者“You're welcome”.再如把“玩手機”譯為“play the phone”,把“大風”直接說成“heavy wind”等,這類想當然的用詞可能會引起誤解。 此外,一些固定搭配的譯法也要符合語法規(guī)則,如樂器類名詞前有其專用的動詞,因此把“play the piano”譯為“玩鋼琴”顯然是行不通的。 總之,在英漢翻譯過程中不應根據對某一詞匯的片面理解而進機械地字面翻譯,即使遇到陌生搭配,也可以結合語境靈活猜測。 譯者應手握詞典,對任何表述的翻譯都不能輕率,要有切實的依據才可下論斷。
2. 畫蛇添足——修飾成分贅述
很多時候英漢翻譯中易出現畫蛇添足現象,這是由于學習者對英文句法及英文單詞釋義缺乏縱深理解。 沒有洞悉詞的具體意思,翻譯漏洞自然容易產生。查詞不僅要了解中文釋義,熟稔它的英文解釋也是必要的,畢竟只有用英文解釋英文才能更充分貼切。
這種現象包括因沒有全面了解單詞的意思而增添冗余詞,如將“innovations”譯成“new innovations”。 此外許多中文翻譯的形容詞和副詞在英語中也是多余的,它們的意思在所修飾的單詞或其他句子成分中已經被包含或暗示了。 《中式英語之鑒》中就曾專門提到過一些不必要的詞,這些詞之所以贅余是因為它們所表達的意思已經包含或隱含在句子的其他元素中。如將“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說成“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忽略了“to accelerate”本身的含義就為“to increase the pace of”而造成詞義重疊;原本表達為“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就足夠精確,卻添加冗余詞“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而實際上“harvests”一詞本身就是含農業(yè)上豐收之意,不必再加“in agriculture”來強調,況且在工業(yè)上也沒有豐收這一說。 以上是針對某些動詞和名詞的含義理解不準,而形容詞翻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比如將“苦難是暫時的”這一句子翻譯為“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in nature”,這樣的翻譯看似通順,而實則也存在中式英語問題,因為任何形容詞本身都具有描述它所修飾名詞的性質或特征這一特點,“hardships are temporary in nature”就好比用描述中國的國旗為“red in color”,屬于畫蛇添足之舉。
3. 邏輯不通——短語錯放
英漢翻譯中有時會因短語等成分錯放而造成句子邏輯不通,產生或多或少的表達偏差,最終導致譯文達不到預期效果。 這就如同漢語語病中的語序不當一樣,會使句子產生歧義。 包含這類問題的中式英語需要被有效識別并更正。
以短語的錯放為例:短語位置放錯會導致修飾對象的錯誤,這一問題仍以《中式英語之鑒》書中的經典例句作為素材進行分析:
A: Inside the grand Dacheng Palace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musicians will play tunes allegedly refined by Confucius, using antique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stringed guqin.
B: Inside the grand Dacheng Palace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musicians using antique instruments,including the stringed guqin,will play tunes allegedly refined by Confucius.
寫作者的意圖很明顯,是想用“using antique instruments”來修飾“musicians”,從兩句的比較中可以看出B 句才是準確的表達,A 句中修飾短語的位置放錯導致“using antique instruments”修飾的是“Confucius”,違背了句子的本意。
即使以上的例子在表意上區(qū)別不大,甚至在知曉語言環(huán)境的條件下讀者不會曲解句子含義,但翻譯過程中的每一個小問題都值得被關注研究,譯者應力求精準無誤,努力規(guī)避邏輯不通的表達,準確表達出句子的含義。
4. 陳詞濫調——修飾語重復與無用
資深翻譯家程鎮(zhèn)球教授曾提出,中文比英文對形容詞和副詞有更多的包容。 如果將它們逐字翻譯成英文,會導致過猶不及。 相關的例子有如“clearly defined; overwhelming majority; correct understanding;effective measure”等表述,此類短語的修飾語或已包含被修飾詞原本即有的意思,或屬于陳詞濫調,沒有添加的必要,而地道的英語表達應該是簡潔有力的。 此外詞語的成對多余也屬于一種無意義的重復,如表達某事重要時的修飾語“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機構文件中出現的“issues or problems”等都屬于這類問題,其特點是無意義重復,這在翻譯與日常交流過程中都是語言專業(yè)者需要規(guī)避的。 實際上在語言表達時如果不多加思索就很容易或多或少地出現這種情況,這就需要平時多加練習,在譯文中辨別出這些不必要修飾語,然后將之省去,或者多積累一些語意貼切的詞進行有效替換。
語言學習離不開大量的輸入,要想有效避免中式英語問題,接觸如英文原版書籍、英文報刊等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資源是必不可少的。 拿報刊來講,英文報刊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很多最新的英語表達法、新短語、新詞等,最早都是出現在報刊上,然后得以廣泛運用和普及。 通過閱讀英文報刊,學習者可以對外面的世界進行感知,從中了解當前社會上一些比較流行的詞匯以及詞匯表達方式。 此外收聽BBC、VOA 等新聞廣播,看美劇和英語電影也可使人長期浸潤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讓英文更地道。 以這些方式持續(xù)向頭腦中輸入英文原材料,能夠有效擴大知識面,有助于英文思維的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大量接觸到的各類地道英文句法和固定表達也對英語整體水平的提升大有幫助。 因此,堅持這些原版資料的長期有效輸入,會對實現盡可能減少口語和翻譯過程中的中式化英語的目標有極大幫助。
語言學習者在輸出時往往難以跳出母語的圈子,練習從漢語思維到英語思維的熟練轉換便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翻譯家莊絳傳老先生曾說“中式英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對原文理解不透,只是字面對應;不熟悉英語的特點,沿用漢語的搭配和結構。”誠然,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思維方式制約著句子結構,固化的漢語思維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文翻譯。比如中國人習慣使用主體思維,將事物發(fā)生的主體人或物作為句子的主語,而英國人注重使用客體思維,常使用非生物名詞作為句子主語等。 初學者如果對英語思維、句法不夠熟悉,就會在遣詞造句時自然而然地先用漢語思維思考而后再進行英文表述,這樣就不免說出不夠地道的表達,影響交際與寫作。 因此譯者需勤思敏行,不斷對比、歸納、分析漢英表達規(guī)律,避免因混淆而造成中式化翻譯的出現。
文化背景是對人的身心發(fā)展和個性形成產生影響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huán)境。 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彼此之間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且這種差異勢必會表現在語言方面。 連淑能教授曾指出:“通過對比分析,人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外語和母語的特性,在進行交際時,能夠有意識地注意不同語言各自的表現方法,以順應這些差異,防止表達錯誤,避免運用適當,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有時候,語用失誤問題不在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而是由于沒有充分了解雙方文化的背景知識和價值觀念。 要深度研究一種語言,對它背后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 這些知識涉及方面較廣,包括文化信仰,傳統習俗,禮節(jié)與禁忌等,在翻譯過程中都需要持續(xù)關注。 比如在漢語文化中,年齡、婚姻狀況等可以直接詢問,不需迂回和避諱。 而對于英美國家的人來講,這是一種隱私,直接詢問是一種非常冒昧的行為。 所以如果譯者未能充分了解對方語言的文化背景,僅依據中式思維進行翻譯,很可能產生謬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冒犯對方。
21 世紀國際社會倡導兼容并包,隨著中式英語逐漸普及并自成體系,人們對它已經開始給予寬容和接納,而不是因其不完全與地道英語符合而加以排斥和否定。 中式英語也有優(yōu)劣之分,自相矛盾的語用錯誤需要及時糾正,但在保證交流,不涉及嚴肅學術問題的基礎上,一些偏中式的表達也不必全盤否定。 畢竟每種語言都是經歷了不斷增添的過程才走到今天,開放包容,兼收并蓄也有利于語言的豐富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