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天
高等職業(yè)院校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之一,承擔著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型與應用型人才的使命。隨著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各行業(yè)對從業(yè)人員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yǎng)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才成了當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重要任務。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發(fā)展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學生的學情仍然缺乏直觀的分析,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欠佳、教學內容陳舊及教學手段單一等。 因此,分析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并尋求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存在必要性。
通過對于上海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百余名大一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調研和分析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具有英語基礎差異大、學習積極性不高以及應試性強的特點。 針對以上情況,研究者在教學實踐中除了運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等教學策略外,還采取了分層教學、任務教學法及情境教學的教學策略,旨在改善高職學生的學習問題并提升教學效果。 文章將就本校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學情進行具體分析并討論不同教學策略的應用效果。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也存在著動態(tài)的變化。 總的來說,社會、師生及學校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在逐漸提升,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兩點:首先,隨著中國的國際化程度加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頻率更高,學習英語能夠提升學生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其次,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就業(yè)時的競爭力,對學生在職場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盡管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逐步改善,但通過教師觀察、學生問卷及訪談的方式發(fā)現(xiàn),本校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比較大,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學生基礎薄弱且差異性大、學習積極性不高以及學習應試性過強。
高職學生英語方面存在的共同問題主要是詞匯量匱乏、語法基礎不扎實。 以《新航標職業(yè)英語(一)》Unit 1 Text A Meeting Foreigners at an Airport 為例,近一半學生認為文中生詞率在50%以上,40%學生對該單元的語法點——可數(shù)與不可數(shù)名詞的意義差異表示不確定。 除了詞匯及語法基礎欠缺,高職學生的聽力、閱讀技能以及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很強。 以閱讀技能為例,學生常用的閱讀方法主要是精讀,對于略讀、掃讀等方法比較陌生,導致閱讀效率偏低,完成閱讀理解的速度較慢。
除了基礎薄弱外,學生學習習慣及方法不當,以致于學生的學習效率偏低,大部分學生的課后英語學習主要安排在背誦單詞上。 但由于背誦方法不科學,僅僅是機械地記憶詞匯的拼寫及含義,沒有結合自然拼讀、詞根詞綴等記憶方法,導致花費大量時間但效果不佳,且由于背誦過程的挫敗感使得學生對于英語學習也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緒。
通過對比同級學生后還發(fā)現(xiàn),學生個體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主要原因是高職學生生源廣泛,學生的英語學習背景差異很大,我國各省市地區(qū)對于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差別較大,其中尤其體現(xiàn)在聽力和口語上。例如有部分學生在過去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沒有接觸過英語聽力練習,以至于聽力課程難以跟上進度,且無法適應英文授課的形式。
學生課堂表現(xiàn)整體比較被動,僅有個別學生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需要通過點名以實現(xiàn)與大多數(shù)學生的互動,分組競爭及適時的鼓勵能一定程度提升課堂參與度,但仍有部分學生的興趣難以調動。 對于課堂參與度的影響主要在于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頻率過高,學校和教師對于課堂手機使用的管理效果不佳。
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整體不錯,課程作業(yè)回收率在95%左右。 但學生課后與教師溝通較少,英語學習局限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尚未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雖然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動力不強,但并不排斥了解使用英語國家的文化及風俗,通過適當?shù)那榫骋牒臀幕尘敖榻B,能夠一定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學習興趣。 以《新航標職業(yè)英語(一)》Unit 4 Text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 the USA 為例,學生對于美國的公共交通方式興趣較濃,課后對于其他國家的交通方式的調研也完成得非常積極。
應試教育在各個教學階段都是制約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的高職教師仍然秉持著“高分至上”的教學理念,因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正是因為教師及大環(huán)境對于應試教育的執(zhí)念,以至于學生也普遍以提高考試成績?yōu)槟康膶W習英語。
高職學生在畢業(yè)前需要通過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也設定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個人目標,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動機即為通過考試,缺乏提升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動力。 除了標準化英語水平考試,學生對于課程期末考試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復習課及答疑課的課程參與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課程。
基于學院高職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習習慣及學習動機,研究者在對比各種教學方法后,選擇了三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學生就讀大一第二學期時改變了填鴨式教學的方式,采取了分層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及情境教學法結合的模式,并分別分析了三大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學習及教學效果的影響。
分層教學即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 分層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材施教,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實施與其匹配的評價方式,從而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提高。
在研究者任職學校的教學實踐中,為了強化分層教學的效果并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團隊意識,教師制定了團隊評分規(guī)則,即學生該學期平時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各個組員的個人學習情況將對整組成員產生影響。 具體來說,分層教學主要應用在以下這些方面:學生上課按照小組就座,每組輪流在上課前完成英文課堂展示,在課堂活動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完成課堂任務,課后在組內進行詞匯復習、作業(yè)批改等任務并合作準備課堂展示。 以《新航標職業(yè)英語(一)》Unit 2 Text A World Expo 為例,學生在課前需要和組員共同合作搜集對于世博會的知識并在課程中進行報告;課中需要與組員合作完成閱讀練習后的答案校對及討論任務;課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展覽相關詞匯的互測。
分層教學的效果整體不錯,能夠一定程度地減輕教師課堂管理的壓力,在課后組員也會互相督促,作業(yè)提交率在分組后有了顯著的提高。 但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的分層若主要采取自愿的方式,會有部分小組內的組員水平差異非常大,以至于程度稍好的學生承擔了較多的任務,程度較弱的學生由于承擔的任務較少因而提升較慢。
因此,科學分層需要學校和各方的配合和規(guī)劃,正如吳寶明(2020)所歸納的,有效分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要有效做好新生入學的英語摸底考試工作。 ②要優(yōu)化分層方案,在充分調研學生生源及學習背景的基礎上進行分層以提高分層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③要通過教師、教務等相關部門協(xié)作,保障分層教學動態(tài)管理的科學性。 若能實現(xiàn)更優(yōu)化的分層,分層教學法的效果想必會有顯著提升。
任務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將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具體事項轉化到教學中,使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
在任務教學的課堂中,學生不再是按照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模式,即跟著教師的指令,朗讀單詞、精讀課文并記錄語言點,而是需要“反客為主”,在課程的一開始接受教師布置的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真實任務,并在整堂課程中以完成該任務為目標。 以《新航標職業(yè)英語(一)》Unit 1 為例,本次課程的任務為:假設你是ABC 公司的新員工,你要接待一位美國客戶,在客戶達到前你需要做什么準備? 學生為完成該任務,需要參與一系列的課堂活動,活動包括自我介紹相關的口語練習,安排接待活動的閱讀任務及外國禮節(jié)相關的詞匯補充。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英語能力,了解西方文化。 學生通過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
任務教學的效果整體不錯,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參與度。 但該教學方法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管理能力要求比較高,由于大多高職教材并不是以任務為導向,需要教師對于教材進行改編,以《新航標職業(yè)英語(一)》Unit 1 為例,教材中的vocational focus 部分,提出了接待外賓的場景,但相關習題主要還是傳統(tǒng)的填表、連線等題型,不能滿足任務型教學法的需求,需要教師進行任務的補充和創(chuàng)設。在教學實施時要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對于學生采取以鼓勵為主、適時糾正為輔的反饋策略。
任務教學對于教師的備課及授課要求很高,李秀梅(2020)按照任務不同階段即任務前、任務過程中及后任務,所歸納的實施建議非常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1. 任務前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激活文本,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任務過程中,通過布置任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明確學習目的,教師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3. 后任務階段,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或者以小組的形式對課程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總結梳理。 若能以以上三條原則進行課程準備,并在實踐中不斷打磨提升,任務型教學法便能很大程度地解決學生上課參與度低及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
情境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突出學生和情境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強調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對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主要表現(xiàn)為在每一次課程初期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引入,即使在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課程中要也堅持根據(jù)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 例如在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培訓的閱讀課程中,若按照歷年真題的順序進行閱讀講解,課程便顯得枯燥乏味且缺乏連貫性。 根據(jù)情境教學法的要求,可以將閱讀文本按照不同的題材進行分類,如招聘類、景點介紹類等,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歷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每次課程主要涉及一種題材,這樣能夠有效地進行篇章間的過渡,而不顯得突兀,以使得學生能夠較好地保持注意力。 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與個人生活和學習關聯(lián)性較大的情境更有興趣,如旅游、學校生活等,在以上情境中的學生課堂參與度明顯較高。
情境性教學法整體效果不錯,能夠使得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對于英語文化和語言的興趣,但對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不斷摸索。 肖蕾(2020)曾提出過情境教學法應用的建議,從選取素材、課容以及學生心理三方面出發(fā),具有參考價值:1. 教學素材的選擇要本著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原則,并且要采用學生能產生共鳴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 2. 從課程容量的角度來看,教師要遵循大容量、快節(jié)奏的原則。 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利用多種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得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都能充分感知到學習內容,獲得最大量的信息。 3.情境教學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習慣,應當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團隊合作,并通過適時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做到寓教于樂。
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基礎需要提高,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如分層教學、任務教學法及情境教學,能夠一定程度地提升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習效率,但需要在學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更科學的學生分層;任務教學法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學生參與度高,但對于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很高,需要不斷打磨課程;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學習情境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