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彩華
(江蘇省江陰市澄西中學,江蘇江陰 214400)
孫中山先生年幼求學之時曾說過:“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論語》有云:“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從古至今,我們不難找到關于“問”的文獻,“問”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完成整體思考所體現的重要過程,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學生主動“提問”教師是一個可喜的表現,是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把問題融入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和核心素養(yǎng),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也有重大的意義。
“問”,從這個字引導出“問題引導”,問題引導教學法是一個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方法,用一個問題或者多個問題引導整個課堂的進行。要使學生獨立的思考成為體系、成為習慣,這需要教師逐漸地培養(yǎng)問題意識,屬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也十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宗旨[1]。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養(yǎng)有一個必要前提,那就是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由自主思考向自主探究過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實踐來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這多用于課程實施的末尾階段,依據理論展開實際教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貫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謹記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課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深入了解理論,然后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從而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占據主體地位,給學生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答案,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到困惑的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那么在教師“統(tǒng)一”的教學中,學生會失去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這對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和總結能力都造成了阻礙。
問題引導教學法,是一種在原有教學基礎的框架之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的方法,目的是使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以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學習理論知識,在教學中探究實踐教學方法,課堂上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矯正不良的學習觀念,使教師和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就要為學生指明一個思考探究的方向,這個時候教師的引導作用就要體現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對問題的引導使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再加上教師合理的評價和鼓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成就感。例如,教師在講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文章的時候,一些知識點的關鍵詞“新聞稿”“不朽的名篇”“客觀報道”等如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呢?這個時候教師不能講得太多,而是要引導學生分析文本,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文本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文章到底要表達什么?(這個問題一針見血地引導學生探究核心問題,為接下來教師的講解做鋪墊)。”在問題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發(fā)現,這個時候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答案展開講解,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問題對話是一種變相的討論辯證,一問一答是教師對學生的連續(xù)性引導。用一個問題引申出多個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了解知識內容,這個過程表面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其內涵則是對學生掌握知識上的思維方法和探究方法的指導。例如,教師講授《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時候,依然在教學中不直接給出答案,通過一連串的問題,使學生逐層解析,教師可以問學生:“面呈秦王的籌碼是什么?”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回答:“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地圖?!苯處熢俳又鴨枺骸坝玫氖钦l的武器?”學生回答:“徐夫人的匕首。”教師再接著問:“刺殺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想擒王而非想殺死秦王?!边@樣,通過一連串的問題,學生就很容易地了解了文本的內容結構,這對學生理解和思考問題非常有利。
課程教學的互動多用于課程進行的末尾階段,這次不是單調的教師提問,而是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對自己依然困惑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詢問,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內容。教師要營造氛圍,和學生互動起來,不能總是把控課堂主動權。在課堂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對文本進行講解,然后由教師問問題,認可學生的思維差異,使學生喜歡語文、喜歡這種模式,進而更好地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授《朱麗葉與羅密歐》這篇文章時,以問題為引導,先詳細介紹文本背景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渴望學習接下來的知識點。從人物開始,女主出身名門,一個天真善良的大家閨秀因為羅密歐的出現顛覆了認知,這讓一個循規(guī)蹈矩、唯命是從的少女變得勇敢……教師講完以后要和學生互動了解情況,有的學生就說:“這個故事情節(jié)就像《泰坦尼克號》的女主羅絲·迪威特·布克特和男主杰克·道森的情節(jié)一樣,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毕襁@種問題的互動就十分令筆者驚訝,但是足可見學生聽講的認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思維。教師回應學生:“確有相同之處,遇到心愛的人沖破了封建觀念的枷鎖,為了愛情拋棄了矜持,勇敢地追求自由,這是典型的沖破封建束縛的新時代資產階級女性的寫照?!彪S后有學生思維活躍,問了一些屬于課外拓展的問題:“朱麗葉和羅絲·迪威特·布克特相比,哪個女主人公更加悲慘?”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兩者雖都是描述愛情故事,但是蘊含的人生觀卻大不相同,把時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區(qū)分開來就能得知不同的人生觀念,生死一線之間的愛情豈能與讓人成長的愛情相提并論?雖然都是以悲劇為結尾,但愛情帶來的挫折只是個例,總體來說,學生值得表揚,但是還是要區(qū)分開來,區(qū)別對待?!?/p>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是教師提升業(yè)務水平的重點內容。在問題引導教學法的教學過程當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fā)展,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教師的引導之中。通過問題的引導,教師可以及時吸取反饋,通過問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非常便于教師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