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長軍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八仙筒鎮(zhèn)八仙筒學區(qū)中心校 內蒙古 通遼 028300)
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應幫助學生打好數學的基礎,并讓學生構建數學思維,形成數學綜合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互動打好根基。應用題學習就像是一道門檻,學生具備了獨立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也自然能夠跨越這道學習門檻,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而若是學生總在應用題問題上徘徊不前,也阻礙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師應重視應用題教學,并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們應用題學習困難點,以更加多效的教學形式導入應用題技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1 題意不明。小學階段的部分應用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聯(lián)并不緊密,學生們在摸索題意的時候,總會陷入誤區(qū),走向錯誤的解題方向。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喪失信心。教師應盡可能分析應用題中與學生生活經歷有所關聯(lián)的內容,進行問題的簡化,以抽象變直觀,以復雜變簡明。在自設問題時,應盡可能設定與學生生活場景關聯(lián)的題目,還可以讓學生們總結常見的應用題誤區(qū),以便于更好的避開錯誤點[1]。
1.2 被動思考。應用題考驗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等,綜合已知知識點,進行靈活的數學辯證。而小學生習慣了以教師為輔助,過于被動的分析問題,甚至不解答等待教師公布答案。他們的思維比較僵硬,部分學生更是形成了思維慣性,缺乏獨立的、個性的、多視角的應用題分析能力。而教師應適當的放手,以微課、游戲等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更加趣味化的空間中激發(fā)學生的應用題解題主觀意識。要在鍛煉中讓學生樹立不怕錯的思想,隨著錯誤的逐個糾正,摸索出解題的技巧。
2.1 審題。部分學生在審題的第一步就存在誤區(qū),導致整個計算的過程都白白浪費時間。審題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列舉常見的錯誤點,促使學生能夠區(qū)別題目的含義。如“多多少”“少多少”的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們快速的閱讀題目,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再如進行對比時,應先進行單位的統(tǒng)一。部分題目即給了米的已知條件,又給了厘米的已知條件,學生容易忽視單位之間的換算,審題中踩入“陷阱”。教師可先將應用題進行分類,而后分別以典型的例題為引,分別總結不同類型題下的常見誤區(qū),促使學生在審題中能夠快速的捕捉關鍵元素,減少審題中的誤差[2]。
2.2 分解。解題中可將應用題分解成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已知以簡明的、邏輯的形式列出來,而后以逆向思維進行反推,從問題出發(fā),分析獲得問題答案所需要的條件,再結合已知求出所需要的條件。同時還應幫助學生理清各個公式、概念所對應的類型題,促使學生形成推理能力。一些應用題可以結合已知的條件直接獲取答案,有的應用題需要層次遞進,在已知之上繼續(xù)探索隱藏條件,而后獲取答案。對于后者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師應梳理思維路徑,讓學生下次遇到此類題目時有思考方向[3]。
2.3 聯(lián)想與想象。分解題目的過程中,一些抽象的知識限制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感到茫然無措,此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嘗試將問題轉換。如小明有10顆糖,吃了4顆,剩余的糖果是小紅的三倍,小紅有幾顆糖?題目中,可以把小明轉換為學生自己,小紅轉換為學生的朋友,而吃糖作為小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經歷可以不做轉換,以此類推,遇到抽象的情境時,也可以將其轉換為學生們熟悉的場景,通過條件轉換,能夠將小學一些與學生生活不夠貼近的應用題簡化、直觀化,提高學生們的應用題信心。
2.4 驗算。數學應用題驗算,并非只是進行計算的驗算,而應該重新梳理解題的思路。此時可以逆向思維,將答案代入到原題中,反之推算答案的對錯,與生活關聯(lián)的應用題,還可以從生活的實際視角出發(fā),進行其合理性的驗算。
3.1 思維導圖。將應用題以文字、符號、圖形(數形結合)的內容搭建網格結構,教師可幫助學生按照應用題的類別構建思維體系,在學生解題時按照技巧化的路徑進行思考,可減少解題彎路。
3.2 微課糾錯。數學應用題復雜性不一,抽象的問題、難以理解的問題、與學生生活關聯(lián)不夠緊密的問題,皆可以在微課的情境下再現(xiàn)題目,讓學生們能夠快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點。同時,教師還可以隔一段時間將學生的常見錯誤總結到微課中,簡明扼要的進行正確、錯誤對比,以此加深學生的印象,避免二次出錯。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可結合其教學問題進行反思,并按照次序,基于審題進行糾錯,最后圍繞素質教育的角度,進行應用題教學創(chuàng)新,可為之后的應用題互動打下基礎。教師應強化學生的應用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