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摘要:初中這一階段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而數學這一學科又是初中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教師應該更加關注數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增強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學生可以良好的從“知”到“智”。因此,本文主要講述對于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議,為數學教育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觸類旁通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95
在素質教育普遍實施的現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品行和重要能力,廣大數學教育者應注重其培養(yǎng),從“知”到“智”需要教育者發(fā)揮良好引領作用,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加以培養(yǎng)。
一、教學過程中聯系所學知識點,觸類旁通
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基本上以教師教學教材內容為主,基本上都是通過數學課本知識的羅列和解讀,讓學生明白基本概念后,以“題海戰(zhàn)術”的形式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增加對題型的了解。然而,現在數學學習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數學教材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單純通過做題并不代表學生能夠掌握其中的知識點,而且還使得教學效率十分低下,教師應當注重方法的教學,通過方法的熟悉學會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學習數學知識不會觸類旁通,學一個新的知識內容就會遺忘之前學過的舊知識內容,這樣的學習效率極其低,沒有良好的學習成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聯系所學的知識點,教師就要做好這個引路人,積極聯系前后知識點,幫助學生學習,提供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知”到“智”,在得到知識的同時,也明白更多的學習方法。
初中數學知識的每一章都是互相聯系的,教師應該改變之前那種講概念之后做習題的教學方法,在講授新課之前回顧舊知識點,告訴學生以前的知識與今天將要學習的有什么聯系之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習慣這種學習方法,同時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應用這種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在教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的第十七章內容“勾股定理”時,就可以這樣授課。在開始學習勾股定理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回想之前學習過的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可以是三角形的類型以及各種三角形的特點和面積等的求法,請學生自己想想并回答,在學生答出相關三角形的問題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相關補充,之后進行新課講授,在下一次學習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提及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又如,在教授九年級下冊的第二十六章的“反比例函數”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回想之前所學習的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在黑板上寫出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一般形式與圖像性質等,讓學生復習并在此加以記憶,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以前學習函數的方法進行反比例函數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學習到新知識,同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使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學習中得以養(yǎng)成。
二、和實際相結合進行授課教學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數學之后,即使以后的學習生活不是從事數學專業(yè),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可以應用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這樣的學習對學生有利,而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專注于考試分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授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能力,學生不單是汲取知識,而是在書本中體會數學素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生活的本領。
數學知識其實是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實際,脫離實際的學習會使學生疑惑迷茫,從而影響學生,因而在學習數學時與現實的結合十分重要。比如,在教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的“相交線與平行線”時,就可以聯系實際進行教學。上課時,教師可以展示十字路口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尋找教室內部的相交線,并討論相交線的特點;在教室的窗戶可以引出垂線,并進行垂線性質的相關講解與探討;在學習平行線的時候教師可以展示鐵路的圖片,鐵路的兩條道軌就是典型的平行線,接下來利用鐵路研究平行線的性質也就十分容易。結合實際進行數學教學,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方法,得到了知識也獲得了聰明才智,提升了學生的數學能力,使“智”得到發(fā)展。
三、讓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生活中提出問題,提供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所學對于自己是有幫助的,能發(fā)揮數學的價值。教師的任務就是教給學生道理和知識,讓學生變成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使學生成為有才能、有知識的人。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邏輯能力,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礎。
生活當中處處都存在著數學的影子,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再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避免學生形成數學無用的錯誤思想。比如,在講授“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可以讓學生指出現實生活中可能會用到方程組的地方,之后進行書本上所列習題的計算,在學會如何解方程的同時,也了解了數學可以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
總之,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需要很長的時間,要求教師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學生“智”養(yǎng)成的引導,課堂之上與課下時間都是很好的培養(yǎng)機會。從“知”到“智”并不簡單,在素質教育快速發(fā)展的現在,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習得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的“智”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龐永紅.淺析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20(7):97-98.
[2]曾勇.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208.
[3]沈海山.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數學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4):145.
[4]徐慶蓉.培育核心素養(yǎng),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1):4.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廣附實驗學校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