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互聯網技術下大學生亞文化傳播探析
——以“錦鯉祈愿”為例

2020-11-17 11:03歐陽鈺琳張可茵
新聞前哨 2020年3期
關鍵詞:錦鯉亞文化符號

◎歐陽鈺琳 張可茵

互聯網的發(fā)展, 使得中國錦鯉文化與祈愿行為在當代中國社會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社會與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錦鯉的寓意更為豐富,開始與更廣泛的群體存在著互動行為,也折射出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與社會總體文化的關系。

一、從錦鯉文化到錦鯉祈愿行為

錦鯉誕生于日本新瀉縣中越地區(qū)的山間, 后逐漸脫離地方語境,開始了國家化、全球化的歷程,其祖先原是中國鯉魚。而中國錦鯉文化則是對日本錦鯉文化的再建構,核心是“吉祥”,成為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寄托,從“鯉魚躍龍門”“年年有余”“喜結連理”中可窺見一斑。[1]

2013 年,一條來自賬號“錦鯉大王”的“關注并轉我子孫錦鯉圖者,一月內必有好事發(fā)生”的微博一夜爆紅,直到現在仍在被轉發(fā)。[2]此時中國錦鯉是實實在在的生物錦鯉。而到2018 年,由于網絡營銷的推動,開始出現“人形錦鯉”出于多種因素,這類“錦鯉”得到眾多大學生的轉發(fā)祈愿,形成一種網絡現象,“錦鯉” 甚至成為了 《咬文嚼字》 發(fā)布的2018 十大流行語之一,[3]可見其影響之大。

二、 大學生錦鯉祈愿行為的調查分析

本文對華南師范大學南海校區(qū)學生進行關于 “錦鯉祈愿” 行為的問卷調查, 共回收問卷182 份, 其中有效問卷176 份,有效率96.7%。根據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結果,得出原因如下:

(一)焦慮情緒與精神寄托

調查顯示,大學生在面臨考試、考證等學習困難時最易出現轉發(fā)“錦鯉”以祈愿的行為。 一方面表現出大學生追求進步的積極心態(tài); 另一方面可看出大學生對應試學習準備不夠充分,信心不足,因此轉發(fā)“錦鯉”尋求心理安慰,帶有一定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的消極心理。大學生處于學習知識與邁入社會狀態(tài)的過渡階段,還未形成獨立、成熟的做事方法與處事方式,卻面臨著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壓力,因此在焦慮情緒下外化為轉發(fā)“錦鯉”,是大學生亞文化的鮮明表現。

在大學生轉發(fā)“錦鯉”的原因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大學生表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體現的是“錦鯉”的“符號價值”和大學生的“俗信”的心理。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出,物具有非功能性的個性,會被當做一個符號進行消費,即產生符號價值。[4]“錦鯉”隨著社會歷史變遷,成為“好運”等幸運寓意的符號,產生符號價值,推動大學生亞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若一個事物并無此價值內涵,便不會被人們接受以表達愿望需求。 而 “俗信” 概念源自烏丙安先生(1954),他指出,俗信是在長期生產與生活的經驗中形成的一種傳統習慣,直接或間接用于生活目的。[5]當代大學生便是將“錦鯉”的傳統含義現代化,寄予美好的愿望,以緩解對學習、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心態(tài),希望通過此行為一達到輔助完成愿望的目的。

(二)從眾心理與價值認同

龐勒在《烏合之眾》中提到,在群體中,個體的每種感情和行動都具有傳染性, 且個體會在某種暗示的影響下產生沖動從而作出某種行為。[6]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轉發(fā)錦鯉的行為持有樂觀態(tài)度, 而對此持消極態(tài)度的大學生主要認為大學生因從眾而產生轉發(fā)錦鯉行為。首先,部分大學生接受了“錦鯉”的符號價值,在社交平臺上轉發(fā)進行祈愿,是以此為表現的大學生亞文化的開端。而后由于社交平臺的開放性與傳播性, 受眾在潛移默化中也深受“錦鯉”文化的影響,從而加入轉發(fā)陣營,進一步擴大其傳播范圍。

(三)社交需求與人際交流

麥克盧漢提出“技術決定論”,認為技術的發(fā)展塑造著人們的所感、所想和行為方式等。[7]技術提供了新的社交模式和交流需求, 人們線下的社交網絡開始轉移至線上。 微博、微信、QQ 作為近十多年來最火熱并“生存”至今的社交媒介,成為大學生進行線上社交的最重要場所。這些平臺的出現,使得“錦鯉”具備傳播載體,并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開來,形成潮流。

根據問卷調查,微博多為陌生人社交,出于“祈愿”帶有個人隱私性,因此在微博轉發(fā)“錦鯉”的人數最多,形成現象級“錦鯉祈愿”熱潮。 陌生人社交網絡和熟人社交網絡之間的聯系與交互,使“錦鯉”在大學生群體中擴散開來,形成“轉發(fā)錦鯉”的可能性。

(四)娛樂文化與休閑生活

通過調查分析, 大學生因娛樂性而轉發(fā)錦鯉的動機僅次于“俗信”心理。在作為“錦鯉”被轉發(fā)的人物中,最有名的當屬在綜藝類選秀節(jié)目《創(chuàng)造101》紅起來的楊超越,雖實力不如其他成員, 但仍以票數第三成團出道, 被網友笑稱“轉發(fā)這個楊超越,不用努力就能考第三,第一第二還會轉學”; 另外是因支付寶營銷活動而被公眾所知的 “中國錦鯉”“信小呆”;在“其他”類別中,出現的皆為娛樂圈藝人。由此可看出, 娛樂圈藝人或因互聯網被公眾所知的個體,具有較大知名度,經一些微博博主在微博的推動,其某個特點被特定放大,從而讓人們的關注點聚焦于此。 作為具有獵奇、求異個性的大學生同樣受此影響,并在自己的社交圈內進行傳播,達到分享與娛樂的效果。

三、大學生錦鯉祈愿行為反思

(一)擺正心態(tài),端正行為

在調查中發(fā)現, 大學生中近一半人數對錦鯉祈愿行為表示贊成,其次則為表示中立態(tài)度的群體,少數大學生對此種行為并不支持。 通過分析可知,錦鯉祈愿行為利弊共存,目前的影響為利大于弊。作為大學生亞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常稱其為“日常迷信”,但更多只是寄托著大學生心理的積極暗示,讓大學生以良好心態(tài)面對困難,投入學習和生活之中。轉發(fā)錦鯉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這部分大學生追求上進,希望獲得好結果, 而非直接放棄或是根本不關心結果。 但是,要發(fā)揮積極作用,大學生必然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輔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才有更大的幾率實現愿望。 因此,大學生定要擺正心態(tài),以此激勵自己,切莫迷失自我。

(二)謹慎辨別,慎防陷阱

隨著“錦鯉”含義的不斷擴展,越來越多的商家也加入其中,抽取“最佳錦鯉”。 尤其在支付寶全民轉發(fā)選出“中國錦鯉”營銷活動后,相應的詐騙行為也隨之而來大學生還未真正踏入社會,生活經驗不足,而詐騙手法多樣多變,難以識別。 因此,大學生對“錦鯉”抽獎活動定要謹慎,查看活動發(fā)布主體是否正規(guī),是否會產生不利影響,不能抱有貪小便宜的心態(tài),掉入詐騙陷阱。 在保護好自身權益的同時,利用其積極意義,為人生創(chuàng)造價值,以促進大學生的成長。

注釋:

[1]陸薇薇、菅豐:《“中國錦鯉”是如何誕生的?——現實與虛擬空間中的“第三種文化”》,《民俗研究》2019 年第2 期

[2]陳思:《流行語“錦鯉”與社會文化心理》,《文學教育(上) 》2019 年第2 期

[3]人民網:《<咬文嚼字>2018 十大流行語發(fā)布 錦鯉官宣等上榜》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204/c40606-30440351.html

[4]孔明安:《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鮑德里亞的消費文化理論研究》,《哲學研究》2002 年第11 期

[5]梁坤:《“錦鯉祈愿”與“日常迷信”——當代青年網絡俗信的傳播社會學考察》,《新聞研究導刊》2018 年第4 期

[6]祝琴:《淺析群體心理——讀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企業(yè)導報》2010 年第1 期

[7]陳衛(wèi)星:《麥克盧漢的傳播思想》,《新聞與傳播研究》1997 年第4 期

猜你喜歡
錦鯉亞文化符號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有趣的錦鯉
“+”“-”符號的由來
小編,來條“錦鯉”
玩具變“潮” 已成為一種亞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亞文化
變符號
小區(qū)域內亞文化區(qū)劃分路徑研究——以重慶市區(qū)域內亞文化分區(qū)研究為例
“腐敗亞文化”何以揮之難去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