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旦旦
◆摘 ?要:課堂教學是提升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場所,在思想品德課上,提升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筆者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一、傳承傳統(tǒng)文化,浸潤學生人文底蘊;二、展開問題激辯,激勵學生學會學習;三、巧用先進事例,讓學生感悟責任擔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思想品德教學
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課程改革的熱門話題,最近幾年也聽過不少專家的專題講座,看過不少有關文章,中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以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yǎng)”。以下是核心素養(yǎng)的結構示意圖:
思想品德教學是作為一門以育人為主旨的學科,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核心品格和關鍵能力,才能獲得生機、實現(xiàn)價值。本文以思想品德課教學為例,試對有效提升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談些認識。
一、傳承傳統(tǒng)文化,浸潤學生人文底蘊
人文底蘊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能浸潤學生的人文底蘊。眾所周知,在中華五千年文明歷程中,古圣先賢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資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是圣賢引領的風起云涌的傳統(tǒng)文化,推動了我國歷史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思想品德教學中就要大力弘揚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它融入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基因,努力提升學生人文底蘊。
二、展開問題激辯,激勵學生學會學習
問題激變是從實際出發(fā),運用知識儲備,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等思維活動,得出新結論的一種能力。它是一種高質量的思維活動,具有鮮明的學科特征。在教學中,教師要巧用問題,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激勵學生學會學習。
在上八年級上冊思品《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這一課時,出示“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三尺巷”的故事設置問題:張英的寬容是害怕懦弱的表現(xiàn)嗎?是否需要寬容對方有意的傷害?讓時光倒流至張英抉擇的那一刻,請大家為他提供既能說服自己又能說服他人的理由。
學生1:鄰居知道你位高權重,不僅不怕你的家人,還有意和你的家人爭三尺寬的宅基地,傷害你的家人。那么請問,你一個居廟堂之高的大學士難道還怕處江湖之遠的老百姓嗎?如果不怕,那就給他點教訓,同時也好警示村里人。借此更好地維護你的家人,也保證你在下屬面前有權威。保護家人事小,維護權威成事大,臉面要緊、聲譽要緊、權威要緊!
學生2:家人也很重要!你的家人如果不是與鄰居爭執(zhí)得厲害,利益受到了損害,又怎么會千里修書專門反映這一情況呢?別猶豫,三尺寬的宅基地事小,安撫家人事大。鄰居不仁,休怪張英不義!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修理鄰居是為了給家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你的行為是高尚的。
學生3:你的家人是不是想依仗你的權勢壓制鄰居,借此以后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如果是,此風不可助長。如果不是,三尺寬的宅基地,既不涉及原則性問題,也不是什么辱沒人格的大事,有什么不能諒解的呢?勸家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凡善教者,必善問。問題設計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傳統(tǒng)教學重視知識,其實是重視作為思維結果的教材內容,而教材內容實際是對專家取得的各種結論加以濃縮提煉而成的。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教學生記住教材結論,這樣的學習是不可持續(xù)的。上述案例,教師以兩難選擇、兩難問題引領學生把教材結論當作問題,把教學看作思考推理的過程,通過問題驅動學生自由思考、自主表達,提升思辨力。教師雖然提供了創(chuàng)新情境,卻沒有包辦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學生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答案,并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在分享過程中,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順利達成知識目標,學會學習,而且潤物細無聲地達成道德目標。
三、巧用先進事例,讓學生感悟責任擔當
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的關系等所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
在九年級思想品德《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一課教學中,用道德模范先進事例可以讓學生感悟責任擔當。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這是我們的精神盛宴,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好契機。我發(fā)現(xiàn),學生之所以被模范人物的先進事例所感動,最主要的是因為感動中國人物當中,平民百姓占很大比例,他們大多在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堅守中實現(xiàn)自身不平凡的價值,更具感動人的力量。因為每年十位平凡的人,更因為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不平凡的事跡,那一份份感動重重地落在學生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每當《感動中國》節(jié)目播出后,我會讓學生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看完再談自己的感受,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教師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領路人,課堂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主陣地。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思想品德世界,讓思想品德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探尋素養(yǎng)豐富的生長點,努力助推學生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開啟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旅,為培養(yǎng)祖國棟梁而做出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龍梅.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7.
[2]葉素貞.中學生道德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福建師范大學,2005.
[3]祝麗華.思想政治課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