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各學科的老師都需要堅持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將符合此理念的多種方法運用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讓學生順利的掌握知識及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全面的發(fā)展。文章基于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應用
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學好小學語文學科,不僅能為學生后續(xù)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奠基,還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但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效甚微,原因在于老師未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無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更不用提學生能力及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了。因此,將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必要,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進行高質(zhì)量的學習。所以,快樂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老師需要想方設法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各教學活動中,讓其順利掌握知識,培養(yǎng)其多方面的能力。
1.展示老師的魅力
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想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感興趣,需要充分利用展示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在教學中以幽默、精簡、準確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上語文學科的學習。同時,日常教學中老師還需要充分的關心及關愛每位學生,在充分了解每位學生之后,針對此層次性的教學計劃,滿足各層次的實際學習需求,讓每位學生都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的開展。
2.展現(xiàn)語文學科的魅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具有文質(zhì)兼美的特點,老師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及生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科中的語言美、意境美及情感美進行感受,并明確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
比如在學習《窮人》課文之時,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主題設計如下問題:文章題目是否與內(nèi)容相一致?為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及思考,或者查閱資料,之后鼓勵學生們分別說說自己的答案。在問題引導之下,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對課文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并且在閱讀及思考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由此可見,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教學,能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學習中,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促使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方向發(fā)展。
二、注重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小學語文老師想要真正達到快樂教學的效果,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喜好,將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保持快樂學習的情緒,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潛移默化中提升其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
1.多媒體教學
小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但理解能力、自控力較差,將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快樂學習需求,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學習中,對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比如在學習《坐井觀天》課文之時,雖然課文中有相關的插圖,但小學生由于觀察能力及理解能力都較差,無法對其進行透徹理解。此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其播放動畫視頻,讓學生對青蛙所坐的井底及小鳥所處的海闊天空進行觀看及感受,這樣學生便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nèi)涵及情感。
2.情境教學
比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課文之時,老師可以先將“腳”字呈現(xiàn)在黑板上,讓學生想想生活中見過哪些有腳的動物,它們的腳都有什么作用?學生們七言八語的說著自己認識的小動物,并對它們腳的跑、走、站等功能進行了表達。接著問:有沒有見過植物的腳呢?對于此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進行了否定。此時,老師就可以告訴學生爬山虎有腳,趁勢讓學生去探究一下它的腳的作用。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之下,能將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學習及思考中,有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不斷拓展,也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及高效。
三、注重開放化、個性化的課堂教學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求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因此,老師在開展快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學習需求,開展開放性、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活動。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之時,老師可以先利用圖片及視頻的方式對其美進行展示,之后設計遞進性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間的差異,每位學生都會參與到西沙群島信息的搜集及展現(xiàn)中,并對疑惑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延伸性的教學,又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的培養(yǎng)。
比如在學習《九月九憶山東兄弟》課文之時,老師要從以往的要求學生背誦之中走出來,而是在講解完畢后,設計模仿競賽活動,以此來讓學生萌生好奇心。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對班級中學生興趣的了解,對其進行有效分組,指導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并讓各小組撰寫研究筆記。
四、總結(jié)
毋庸置疑,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對其合理運用,能實現(xiàn)對學生聽說讀寫、思維能力等的培養(yǎng)。因此,老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及喜好,從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多元化教學法及個性化教學等方面入手,將快樂教學法助力小學語文教與學發(fā)展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李詩麗.思考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54.
[2]陳娟.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