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竹
主編信箱:rrjk365@126.com傾聽您的聲音
在現(xiàn)代社會,由于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許多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均出現(xiàn)了較大程度的轉變。據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發(fā)布的《全球糖尿病概覽(第九版)》數據,截至2019 年,全球20 至79 歲人群共有約4.63 億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國糖尿病患者達到近1.164 億人,高居世界之首。
許多年輕人可能會認為糖尿病離自己很遠,那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需要擔心的事情。其實不然:深圳一名7 歲女童近期患糖尿病導致酮癥酸中毒住進ICU;23 歲著名電競選手Uzi 因糖尿病退役;35 歲娛樂圈著名經紀人楊天真因糖尿病切胃治療……而這些案例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眼中曾經的“老年病”正在向年輕人悄然靠近。
據2020 年4 月《英國醫(yī)學雜志》的一份數據調查報告顯示,2020 年我國20 至30 歲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996 年的4 倍,且還在不斷迅速增長。
糖尿病除了遺傳因素外,長期不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是導致糖尿病年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有人提出了“可口可樂化”的概念,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全球的飲料、食品界巨頭紛紛走入中國,中國年輕人的飲食習慣較之上一代已有很大不同,含糖量高的飲品隨處可見。
另外,由于城市化進程的明顯加快,人們的活動空間已明顯減少,體力活動大幅下降,但人均攝入的熱量卻不增反降。同時,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與工作壓力的普遍化也是導致糖尿病高發(fā)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全球都正在面臨糖尿病年輕化的困境。
糖尿病不僅僅會造成血糖升高,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才真正令人聞之色變。比如糖尿病足、腎病、腦卒中、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而發(fā)病過早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從疾病的發(fā)展速度、并發(fā)癥到風險,都意味著更重的疾病負擔。
11 月,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國際糖尿病日,我們知道,糖與糖尿病之間關系匪淺,因此本期“頭條”文章,我們將帶您走進糖的世界,深入了解糖的前世今生,以及學術界與業(yè)界是否能找到控糖、代糖的最佳解決方案。
中國的下一代如果不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那么將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青少年人群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力,為實現(xiàn)“健康中國2030”目標,在青少年人群中倡導健康生活理念,對糖尿病給予重視,實施早期干預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