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菊
【摘要】目的:探究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病人中的應用及對其焦慮癥狀的影響。方法:選擇來我院就診并進行治療的102例焦慮癥患者作為分析對象,依據(jù)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開展整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HAMA評分及焦慮癥狀評分變化情況。結果:采取整合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患者SAS、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采取整合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tài)、治療與溝通、遵醫(yī)行為及睡眠質量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對焦慮癥患者開展整合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焦慮癥狀。
【關鍵詞】整合護理模式;焦慮癥病人;應用效果;焦慮癥狀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62-01
焦慮癥是以焦慮、緊張、恐懼為主的情緒障礙,是神經(jīng)類疾病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運動不安,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臨床治療通常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時進行[1]。為讓患者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改善患者焦慮癥狀,我院對整合護理模式的干預效果展開臨床探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07月~2018年04月來我院就診并進行治療的102例焦慮癥患者作為分析對象,經(jīng)診斷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中焦慮癥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65例,年齡23~62(38.64±5.17)歲,依據(jù)就這順序將患者隨機均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生活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干預[2],觀察組患者開展整合護理模式:①健康教育:定期(每周2次)組織患者及家屬參加我院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及家屬普及焦慮癥的基礎知識、產(chǎn)生原因及治療措施,還可讓治愈患者分享治療經(jīng)歷,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讓患者積極配合醫(yī)院的診療工作。②認知干預:若患者長期處于焦慮狀態(tài)且這種狀態(tài)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緩解則會形成一種精神性障礙,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鼓勵患者說出發(fā)病前后的感受并進行記錄,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為患者灌輸正確的思維邏輯,通過心理暗示等方法增強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信心及行為。③親情護理:親情護理以“人文精神”作為指導理念,要求護理人員將患者當做親人,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在和諧的氛圍中改善患者焦慮狀態(tài),同時深入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對患者正常的心理干預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入組前及護理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改善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入組前及護理干預后焦慮癥狀各因子(主要包括精神狀態(tài)、治療與溝通、遵醫(yī)行為及睡眠質量)評分變化情況。
1.4數(shù)據(jù)處理
患者SAS、HAMA評分及焦慮癥狀各因子評分均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統(tǒng)計學軟件IBMSPSS20.0軟件包對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組間比較以9%為可信區(qū)間。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HAMA評分比較
入組前,兩組患者SAS、HAMA評分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SAS、HAMA評分較入組前均有明顯降低(P<0.05),采取整合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患者SAS、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癥狀評分比較
入組前,兩組患者焦慮癥狀各因子評分進行比較,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兩組患者焦慮癥狀各因子評分較入組前均有明顯降低(P<0.05),采取整合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tài)、治療與溝通、遵醫(yī)行為及睡眠質量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3討論
焦慮癥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已知與社會心理因素、精神內在沖突、遺傳因素,以及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增高有關,臨床治療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整合護理模式健康教育、認知干預及親情護理等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將患者不良情緒降到最低,讓患者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改善患者的思維模式及焦慮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讓患者早日回歸社會[3]。
綜上所述:對焦慮癥病人開展整合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焦慮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冬杰.綜合護理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5):127-129.
[2]曹悅芬.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5):125-126.
[3]劉婷.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患者的應用效果及心理狀態(tài)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2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