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摘 要:漢語作為中國人母語,是從出生下來就已經進行的一種語言學科,而語文就是培養(yǎng)學生漢語的重要學科。目前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受到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各階段的教育工作者也已經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中,還有以往的教學思想,單一、枯燥已經成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感受。因此,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研究策略
對于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此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和個性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生對于新事物有著充足的想法和理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再融合學生實時學習狀態(tài)和本節(jié)課所講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仿真語文教學環(huán)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熱情度的提高,還能間接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最終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一、微課教學在課前的應用
新時代的科學技術不斷的和教育教學相融合,從中產生的多種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對此,需要教師優(yōu)先轉化以往的教學思想,通過運用微課等信息技術的方式來設計高效的語文教學思路,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樂趣。因此,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借助微課,為學生設計精良的語文教學內容,以便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環(huán)境中,了解語文,實踐語文。
例如,我們以教授《狼牙山五壯士》這部分語文內容為例。對于這部分的語文教學內容來說,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壯舉,了解抗日戰(zhàn)爭的中華人民奮起抗爭的精神。因此,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先從互聯(lián)網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然后將這些資料融進教學課件并且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充分掌握本節(jié)課所講的教學知識點。當然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從教學課件中尋找自己不會的知識點,通過記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便在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出自己的疑惑點。將微課運用到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并且通過精簡的教學課件,能夠讓學生快速并有效的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這為課上教學打造了基礎。
二、微課教學在課堂的應用
語文也是一種語言,并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漢語在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突出語文語言的優(yōu)勢,再結合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tài)和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為學生營造語文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語文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例如,我們以教授《浪淘沙》這部分語文內容為例。由于教師已經在課前預習環(huán)境中將教學課件傳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學習并了解之后。因此,在進行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先引導學生,讓學生將自己在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所出現的疑惑點分享到課堂教學中來,然后由學生們一起進行解答。然后,在教授課程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支持,為學生創(chuàng)設仿真語文教學環(huán)境,以便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掌握語文知識。之后,教師為學生提出相關的語文問題,并且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由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合作討論,并且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的答案。當然,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引導和指引。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熱情的提高,還能促進學生對于投入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三、微課教學在課后的應用
對于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來說,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還是有著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在課下進行練習和鞏固,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而積極讓學生進行課后練習,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果,還有助于學生將語文實踐到社會中來。因此,在課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為學生制作課后練習,讓學生在課下時間吸收課堂上的知識,掌握并實踐語文知識。
例如,我們以教授《伯牙鼓琴》這部分語文內容為例。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是學生首次了解文言世界,但是大部分學生無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掌握。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后強化語文水平,教師可以在課下練習的過程中,將微課教學運用到其中,從而快速讓學生掌握并鞏固課上教學的語文知識點。如,在課堂教學之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所掌握的語文知識也不盡相同。而為了讓學生能夠全面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設計出不同的學習程度的課后練習,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設計的問題相對簡單;而基礎知識中等和優(yōu)秀的學生,設計的問題可以相對難點。只有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才能讓學生掌握并鞏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最后,當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之后,教師可以組建學習群,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發(fā)送到問題群當中,然后由學生或者教師進行解答,最終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科學技術不斷的和教育教學相融合,從中產生的多種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對此,需要教師優(yōu)先轉化以往的教學思想,通過結合微課等信息技術的方式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思路,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樂趣。只有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讓學生實現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嬋娟.微課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 (11).
[2]孫艷蕾.微課:微時代下的小課堂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 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