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張萍艷 趙凱
【摘 要】目的:本次實驗主要針對周圍性面癱患者使用分期針灸的療效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18位周圍性面癱為此次實驗對象,由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針灸及分期針灸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jié)果: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57人,有效率為96.61%;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41人,有效率為69.49%。研究組患者治療滿意度95.81±2.34分,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68.04±2.68分;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評分差異較大(P<0.05)。結(jié)論:臨床開展治療周圍性面癱患者中,應用分期針灸方法,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患者治療滿意度高,臨床需廣泛應用。
【關(guān)鍵詞】:分期針灸;周圍性面癱;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臨床在開展治療過程中,周圍性面癱屬于常見疾病,屬于面肌癱瘓疾病的一種,發(fā)病因素為面神經(jīng)炎癥造成臉部表情肌群產(chǎn)生障礙,屬于非特異性,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口眼歪斜、面部動作障礙等情況?;颊弑仨毤皶r進行有效治療,一旦延誤可能會發(fā)生面肌痙攣等后果,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因此,本文將對周圍性面癱患者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做以下相關(guān)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18位周圍性面癱為此次實驗對象,由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59人)與研究組(59人)?;颊吣?6人,女42人;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45.38±2.61)歲?;颊呔现車悦姘c診斷標準,并自愿加入實驗研究。排除標準:合并臟器、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精神障礙以及面部嚴重受損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針灸方式,措施如下:選擇患者陽白穴、迎香穴、人中穴、絲竹空穴、攢竹穴進行施針,1次/d,一次留針30min。7d/1療程,每個療程相隔5d。
研究組患者給予分期針灸方式,措施如下:分期針灸主要分4期,1周內(nèi)患者發(fā)病急性期,1-3周為發(fā)病穩(wěn)定期,3周-3個月為患者恢復期,大于3個月屬于后遺癥期。急性期選擇患者頰車穴、地倉穴、下關(guān)穴、風池穴多穴位進行淺刺,留針時間20min;穩(wěn)定期選擇患者四白穴、太陽穴、合谷穴、翳風穴、攢竹穴、合谷穴、承漿穴、陽白穴進行透刺。根據(jù)患者淺刺的不同深度,適當調(diào)整穩(wěn)定期透刺的深度,留針時間保持30min;恢復期選擇患者遠端穴位并結(jié)合局部,主要選擇透刺方式,溫和進行施針。選擇患者禾髎穴、太沖穴、迎香穴,留針35min;后遺癥期選擇患者印堂穴、三陰交、足三里以及百會穴進行直刺,留針40min。每個療程間隔3d,其余與對照組相同,均持續(xù)治療6個療程【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情況。
觀察兩組不同治療方式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情況。
1.4 效果判定
判定療效:分顯效:患者面癱癥狀全面消失,面肌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面癱癥狀基本消失,面肌功能有所恢復;無效:患者經(jīng)治療無任何改善。
判定滿意度: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0-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
1.5 統(tǒng)計學原理
本實驗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本文數(shù)據(jù)開展統(tǒng)計,治療滿意度使用T值計算,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使用x2計算,當P<0.05.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jié)果
2.1 兩組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57人,有效率為96.61%;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41人,有效率為69.49%,兩種方式治療有效率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不同治療方式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滿意度95.81±2.34分,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68.04±2.68分;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評分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周圍性面癱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呆滯、麻木甚至癱瘓,對患者身體及心理造成較大影響。中醫(yī)認為周圍性面癱屬于中風范疇,因為患者脈絡(luò)空虛、風邪入侵、正氣不足從而造成經(jīng)脈失養(yǎng)、氣血麻痹組織,隨之發(fā)展為周圍性面癱。針灸治療具有祛風散寒、疏經(jīng)通絡(luò)、調(diào)節(jié)氣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huán)。針對周圍性面癱患者開展針灸治療,將患者處于適當體位,指導患者呼吸屏氣。分期針灸方式能夠在不同時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有效改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癥狀【3】。
本次實驗研究中,對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兩種方式針灸治療,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57人,有效率為96.61%;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41人,有效率為69.49%。研究組患者治療滿意度95.81±2.34分,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68.04±2.68分;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評分差異較大(P<0.05)。因此,臨床采用分期針灸治療方式,臨床療效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臨床開展治療周圍性面癱患者中,應用分期針灸方法,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患者治療滿意度高,臨床需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尚鋒.針灸辨證分期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體會[J].心理月刊,2020,15(03):211.
[2] 田育香.周圍性面癱患者針灸分期治療58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9,40(01):57-58.
[3] 任亮,劉靜.周圍性面癱行分期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