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勝
摘要:在課堂教學實際的開展中,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領,是有效教學構建中的關鍵所在。所以,小學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中,也應該在提問設置上加強關注和重視,應該保障提問的有效性和價值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思路。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集中專注力,保障教學的實施效果更有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
前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提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有效提問的設置,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開啟其的思維,使得其更加積極的投入到重難點的探究中,對文章實現(xiàn)深層次的掌握。所以,在課程中,教師也應該追求有效提問的設置。以此來對閱讀教學加以完善和優(yōu)化,使得教育在實際的開展中更有效。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保障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就應該秉持著適當?shù)脑瓌t,這樣才可以減少在問題設置當中的隨意性,使得問題變得更加有意義和價值[1]。首先,教師的問題設置應該具備指向性,應該針對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根據(jù)文章中包含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背景進行問題的設置,應該抓住文本當中的核心關鍵點設問。其次,教師應該保障問題設計的啟發(fā)性。應該能借助問題對學生的思維起到帶動的作用,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fā),鼓勵學生在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在思維和能力上得到發(fā)展。最后,教師設置的問題應該具備創(chuàng)造性。應該為學生盡量打造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向下積極思考,不斷想象和創(chuàng)造。使得問題設置的更加有效,為課程教學的開展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開展對策
2.1巧妙設置懸念,實現(xiàn)有效提問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傾向于直觀,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懸念”設置的方式,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思考。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增強趣味性,應該使得學生感興趣,這樣的提問才可以展現(xiàn)價值,讓提問變得更有效。例如,在講解《燕子》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如“頭是毛栗大,尾巴似鋼叉,睡在泥土里,離地一張八——打一動物。”讓學生進行猜測,學生很快就能得到燕子的答案。在后續(xù)中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引導:“你對燕子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這個動物的生活習慣有哪些?”讓學生思考和回答。教師再自然的引入話題。借助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將學生自然的引入到課文的閱讀和學習當中,使得學生興趣盎然,讓課程教學得到有效的推進。
2.2緊扣文本核心,實現(xiàn)有效提問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完成角色的轉變,在課程中為學生預留更多的空間[2]。但在以往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學中會比較迷茫,無法圍繞文本內容的核心探索和研究。所以,教師在課程的實際開展中,就可以緊扣文本核心,借助問題設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讓提問變得更加有效。例如,在講解《落花生》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圍繞著文本的核心為學生進行問題的設置,使得學生在問題的帶動下掌握全文。如:“文章標題《落花生》中的‘落指的什么呢?”“作者在文章中借助哪幾個方面展現(xiàn)花生的品質呢?”“作者告訴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和花生一樣怎樣的人?”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對問題進行探索。這樣學生在無形當中就可以更好的抓住文章的本質和內涵,對作者在文章當中表述的情感思想進行研究,使得有效提問得到實現(xiàn)。
2.3突顯學生地位,實現(xiàn)有效提問
課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并不是單向灌輸?shù)倪^程[3]。所以,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的激活學生在提問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加深思考,展現(xiàn)自己在課程中小主人的地位。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的為學生預留寬松的空間和氛圍,讓提問能變得更有效。例如,在講解《楓橋夜泊》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就可以結合古詩的釋義進行講解,經(jīng)過錄制和資源的整合形成微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中,為學生的預習起到助力。在后續(xù)的課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預習當中的問題和困惑,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再深化引導。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覺和積極,使得提問變得更有效。
2.4做到由淺入深,實現(xiàn)有效提問
在課程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面向全體,讓學生問題回答和參與的機會都是均等的。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都在課程中積極和廣泛的參與,讓問題設置展現(xiàn)價值和意義。例如,在提問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設置基礎類問題、提升類問題、拓展類問題,邀請不同的學生回答?;蛘哐埬芰ι缘偷膶W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這樣可以使得每位學生都有在課程中參與和自我表達的機會。使得學生能有所收獲,在提問的帶動下讓有效教學得到構建。
結論: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中,積極的追求有效提問的設置是非常關鍵的。這樣可以更好的引領學生的思路,引發(fā)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積極探索,使得教育在實際的開展中更有效。所以,教師在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應該巧妙設置懸念、緊扣文本核心、突顯主體地位、做到由淺入深,使得提問更有效,對教學的開展起到助力。
參考文獻:
[1]張顏青.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5):67-68.
[2]王小能.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15):117-118.
[3]許有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探析[J].學周刊,2020(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