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儀
【摘要】在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重點對義務教育課程進行了改革,并提出了相關的十大核心素養(yǎng)。而我國小學階段正處于義務教育的起步和初級階段,是對學生的推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奠基階段。數學的邏輯性和思維特點很強,而且在小學階段正處于培養(yǎng)學生推理技巧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維技巧進行訓練十分必要。本文通過對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要點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培育對策,從而推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推理能力;有效策略
數學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的理論課程,對于學生邏輯思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以及影響。它不僅有利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體魄和智力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學習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因此,如何在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推理能力,就變成了小學數學教師主要研究目標和方向,這樣的研究可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師應該不斷地把教師對學生的表征性知識引導到抽象思維的高度,使得數學概念在學生的大腦中逐漸地形成系統(tǒng)的、相互關聯(lián)的脈絡,讓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直接感知和主動感知下逐步地積累材料,使他們能夠在積累具體的實踐性概念基礎上逐步地形成了抽象的數學思維,進而強化學生的推理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將所掌握的知識全部轉化成了學習的能力與認知技巧,數學也才會在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1]。
例如,在教授分數的相關知識時,有些學生對分數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常常會出錯,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情景。比如,教師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紙,并將這些紙對折,讓學生指出紙的二分之一是哪部分。之后學生就能理解二分之一是1的一半,是將一件物品平分為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件物體的二分之一,從而感悟抽象的分數概念,完善學生的推理能力。
二、學會逆向思維的方法
逆向思維又稱為逆向思維或異向思維,是對已形成的事物或觀點進行逆向思維的常用方法[3]。讓思維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展。從問題的反面去探索和思考,也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在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逆向思維最重要的時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有效地幫助小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數學的興趣,找到新的學習方法,并使學生的推理能力得到發(fā)展。
如在學習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計算時,低段教學中經常遇到()+2=10或()×3=6等形態(tài)的算數題目,這是一種典型的逆向思維題型。計算過程中需要把()+2=10轉化為10-2、()×3=6轉化為6÷3,這是一種基本的方法,也是學生在學習數與代數首次接觸的逆向思維訓練。傳統(tǒng)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很快地利用10以內的加法和表內乘法口訣解決問題,但忽視了引導學生逆向思維解決問題。即傳統(tǒng)教師的片面教育不足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容易導致學生在遇到數字更大的同類型題目的時候思維僵化,無法解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輔助學生。這種新的思維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推理能力,同時也能減輕傳統(tǒng)思維方式帶來的困擾,引導學生有序的推理。因此,在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逆向思維方式,強化學生的推理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條理化的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的概念、公式、量關系等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只有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圍繞這些基礎知識進行理性思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題為“長方形操場,長50米,寬20米,請分別計算操場的周長和面積?!痹谶@個問題中,我們需要快速區(qū)分解決問題過程中使用的理論公式,并指出周長計算公式為“(長加寬)乘于二”,面積計算公為“長乘寬”,這樣可以讓學生準確使用面積公式與周長公式。為了保證解題的正確性,我們在理解基本數學運算公式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更系統(tǒng)的思考,及時區(qū)分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看到學生正在積極引導他們對數學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這是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的關鍵基礎。
四、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的溝通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營造舒適愉快的學習教育氛圍,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加熱情,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推理能力的教學目的。比如在“多邊形”教育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的教學形式,借助問題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設置有意義的問題和其他問題,如“正方形和矩形有什么區(qū)別?”等。學生看到問題后會踴躍回答問題。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后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經過推理分析,最終明白:“正方形邊長都一樣,矩形的邊長不一樣?!边@種方式不僅增加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還促進了學生推理能力的提升。總之,互動式數學課堂教學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了學生推理能力的發(fā)展。
結束語:
簡而言之,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師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條理化的思考,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并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后,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的溝通,從而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謝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J].家長,2020(34):96-97.
[2]秦玉忠.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J].學周刊,2020(36):33-34.
[3]王寶.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20(3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