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轉紅
摘要:二十一世紀正式進入信息時代,社會的各個行業(yè)普遍應用計算機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很多便利之處。熟練掌握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是當代優(yōu)秀人才必備的條件。作為引導高中學生學習信息知識的重要引導者,需要發(fā)揮自身引導教學作用,開展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本文從活用高效教法,減輕學生壓力;豐富參考資料,滿足學生需求;開展賞識教育,提振學生信心三個方面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高中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學生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也會經(jīng)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幫助學生不斷解決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學習中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快速克服困難取得信息知識學習的突破,從而幫助學生取得理想的成績,發(fā)展必備技能。而信息技術課程自身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如綜合性、應用性、工具性、實驗性、趣味性等特點,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學科實際特點和學生基本情況展開教學。
一、活用高效教法,減輕學生壓力
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會直接導致學生信息意識不足,網(wǎng)絡信息道德意識薄弱,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軟件的使用能力不足,以及對信息的加工利用的信息能力水平偏低,影響教師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自然不利于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xiàn)。所以教師需要將高效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應用,讓學生面對全新的信息知識能做到自主上機操作,自己領悟。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即時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求,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教師在教學“數(shù)據(jù)整理”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面對多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知識學習時可以高效地實踐操作,結合了上節(jié)課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并結合案例,為學生設置了課堂學習任務。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工廠生產(chǎn)線將火柴裝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夠精確的原始數(shù)據(jù),讓學生利用百分比表示火柴盒裝火柴根數(shù)的占比。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柱狀圖來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學生通過查看兩種不同數(shù)據(jù)表示帶來的方便程度,意識到了統(tǒng)計圖的重要性。然后學生將教師布置的關于統(tǒng)計某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的任務,進行了實踐操作,對數(shù)據(jù)的整理方法、統(tǒng)計表的填寫、條形統(tǒng)計圖的填充等本課重難點知識進行了牢固掌握。學生在參考案例和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并未感到壓力,同時實踐效率得到了提升,實現(xiàn)了教師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豐富參考資料,滿足學生需求
即使對于步入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形式豐富、數(shù)量充足的參考資料,是學生在理解知識和實際操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課堂補充的教輔材料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學習不僅需要參考課本上圖文結合的資料,同時也要參考與章節(jié)知識點實踐操作相對應的視頻資料。教師為學生準備并利用視頻資料,不僅符合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更符合學生的普遍特征。
例如,教師在教學“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快速理解基于數(shù)學思維的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知識,為學生準備并利用了結合了主題項目“編程控燈利出行”的動畫形式的資料。教師在為學生展示了控燈程序對燈進行控制的流程后,為學生展示了“時間監(jiān)測”、“控制燈打開”、“控制燈關閉”等步驟,讓學生認識到了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對每個計算步驟進行精確把握,然后進行條件判斷和流程控制的中心思想。這為教師利用數(shù)學問題計算等案例鍛煉學生“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維”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通過參考教師展示的動畫視頻資料,實現(xiàn)了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的教學任務高質效完成。
三、明晰教學目標,注重課堂管理
學生高效課堂學習是教師高效課堂教學實現(xiàn)的根本和表象。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會導致什么樣的課堂效率,將課堂教學目標清晰化,同時讓學生也對課堂知識學習目標有清晰的認識,是學生高效學習實現(xiàn)的另一基礎。同時,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同時許學生的交流、討論,可以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例如,教師在教學“基于解析算法的問題解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清楚本課所學內容,用學生學習的數(shù)學公式進行了本課主要內容的闡述:“用解析的方法解決問題就是找出表示問題的前提條件與結果之間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直白說就是公式?!睘榱俗寣W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代碼編寫練習,教師將學生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進行了分組。為了避免個別信息能力強、好表現(xiàn)的同學直接把所有的任務從頭到尾全部包攬情況出現(xiàn),教師讓小組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每個組員進行練習任務分配。良好規(guī)則的合理制定,讓學生實現(xiàn)了高效的課堂學習,同時教師達到了高效教學的目標。
四、開展賞識教育,提振學生信心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都有一種表現(xiàn)自我、獲取認同的本能傾向。在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大量基于算法和編程知識,難免產(chǎn)生畏懼心理。此時,對知識的恐懼容易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開展賞識教育,建設高中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信心,對學生當下高效學習信息知識非常必要。學生具有基本的學習信心,不會在面對困難時不知所措,也不會因為錯誤的頻繁出現(xiàn)而沮喪,同時可以助力教師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語句與程序結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循環(huán)語句”、“循環(huán)嵌套”、“break語句”、“continue語句”知識時能夠勇于操作、高效理解,在課堂上注重了對學生的肯定評價。如教師“肯定部分不肯定全部”,對于學生初次嘗試對某個語句的編寫操作時,教師對學生主體語句部分的正確編寫表示肯定,如“你的判斷條件寫的不錯”、“你的語句結構是正確的,再看一下判斷語句?!睂W生得到教師的肯定,學習信心不斷提升,實現(xiàn)了高質量的練習,同時教師達到了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實現(xiàn)高質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發(fā)揮自身引導教學的角色功能。豐富學生參考資料,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同時兼顧對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是教師在開展高效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手段,教師可通過助力學生實現(xiàn)高效學習,來達到高效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定貴. 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2(20):34-36.
[2]高永祥.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