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波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將其重要性進行無限放大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而智慧課堂恰好能夠滿足這一需要,智慧課堂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而構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將其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構建策略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xiàn)代化,是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對于構建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比斯ぶ悄?、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等技術發(fā)展迅速,智能移動終端逐漸普及,智能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的改變,引發(fā)了教育理念、學習方法等的巨大變革,新的教育變革趨勢已經(jīng)產(chǎn)生。
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作用,是新時代對教研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的必經(jīng)之路。教師必須以培養(yǎng)適合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學生為己任,改革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在參與、探究、合作和展示交流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來到學校里,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是為了聰明?!遍L久以來,學生在課堂中承擔的是被動聽者的角色,只需要負責接收老師想要傳達給的信息,甚少對知識產(chǎn)生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說主動去獲取知識了。那么,如何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課堂變得智慧呢?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智慧課堂構建,作為初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智慧課堂,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同時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對信息技術學科來說,學生學到的知識大多是純理論的內(nèi)容,相對枯燥,所以教師就要設計趣味性的課堂,將枯燥的知識以趣味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
我在教學《網(wǎng)頁文字很漂亮》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開展一個簡單的知識競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給定的航天主題網(wǎng)頁中用到了哪些美化文字的方法,小組PK,獲勝組贏得一定獎勵。這樣,不僅帶領學生簡單復習了美化文字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更感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想讓信息技術課堂真正成為智慧課堂,就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對信息技術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來講,學生除了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一定的思考和練習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在教學《我是動畫設計師》時,我首先讓學生根據(jù)教材上的內(nèi)容動手練習自定義動畫設置操作,然后邀請學生展示操作步驟和要點,再對學生的知識盲點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而且使學習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
三、課堂教學生活化
常常遇到“這個知識我又用不到,對我沒什么大作用,所以沒必要認真聽”的狀況,以為是學生在課堂開小差行為的借口,但其中存在心底的真實意識。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產(chǎn)生過這樣的意識,現(xiàn)在依然存在于學生群體中。這樣的意識或借口,話何嘗不是對教師的警鐘呢?教學不能是飄在空中的,必須得落到實處。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以時事熱點或身邊的人物和事件為素材,結合實際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flash應用時,我制作垃圾分類主題的小動畫與學生一起觀看,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然后進行理論學習。
我探索將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增強帶入感和參與感,以增添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學《別樣PPT》時,我將學生研學活動、足球比賽、運動會等活動的照片作為素材提供給他們,讓學生制作主題PPT,在這一節(jié)課的課堂興奮格外活躍,知識點的傳授與接受格外順暢。建議將此教學思路和作法推廣至其他課程教學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信息技術需要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實踐,但往往個人的精力和靈動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學習,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攻克難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幫助,能有效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所必備的。
我在教學《通信的故事》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搜集某種通信方式的相關文字、圖片、音頻等信息并分類保存在云文件夾中,再一起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辨析,哪些信息是合適的,哪些信息不那么恰當,為制作主題小報做素材準備。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通過合理分工、集體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還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營造師生平等的課堂氛圍
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往往帶上了“嚴師”的面具,使得學生不自覺得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感,不敢隨便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首先要打破他們內(nèi)心對教師的畏懼,這就要求教師走進學生中間,以一種平等的姿態(tài)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的教學,注重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不僅可以增進師生間的理解,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我的教學效果。
一切的方式和手段都是為學生服務的,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智慧課堂才能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沃土。
參考文獻
[1] 吳志群.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建構策略研究[J]. 學生課堂,2019(05):46.
[2] 張婷. 例談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構建的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9(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