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蘇桂
摘 要: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建構主義教學理念,而建構主義教學實現(xiàn)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情境建構。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最熟悉的情境無疑就是生活化的情境了。通過將化學教學與生活情境之間的巧妙聯(lián)系,消除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陌生感,進而很好的輔助到中學的化學教學。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中學化學的教學之中。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中學化學;策略研討
在素質教育推行多年的今天,我們的化學教學也沒能真正改變“上課記筆記,下課全忘記”的現(xiàn)實,化學實驗課程在學生眼中也只是在“照方抓藥”。借助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入,讓學生感受到課本上看似枯燥的化學知識,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之中是有著極為廣泛巧妙的用途的,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之前沉悶死板的化學課堂。
一、巧創(chuàng)教學情境實現(xiàn)中學化學教學的生活化
在化學課堂上借助于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造,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與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相對照,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知識。比如在學習分子理論之前,可以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思考一下為什么把鹽放在水中會消失不見而水卻變咸了?為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為什么將一升水與一升的乙醇混合之后體積不是兩升?為什么濕的衣服會變干,有汗的衣服變干之后會留下白色的污漬等等,啟發(fā)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可觀察”視野之外,還存在著更小的“微?!?,正是這些“微?!睒嫵闪宋覀兯姷降氖挛铮诠畔ED的時候德謨克利特等人就提出了“原子論”的說法,可是直到現(xiàn)代化學發(fā)展起來之后,才構建出了完善的原子分子理論。借助于與生活、歷史相聯(lián)系的教學方法很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受到了化學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借助于實驗的方式構建生活化情境,比如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的時候,酸就可以選用常見的醋酸,觀察其與堿反應之后的實驗現(xiàn)象。
二、將化學知識與學生興趣巧妙融合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
將化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時應應盡可能的巧妙,一方面從應當注意從學生的視角切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實現(xiàn)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將化學的知識系統(tǒng)貫穿于整個生活化情境之中,不要“本末倒置”:生活化情境的引入是為了更好的輔助化學教學。比如在學習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時,可以聯(lián)系到同學們都很愛吃膨化食品,在課上圍繞膨化食品與化學的聯(lián)系開啟教學,向學生們提問膨化食品包裝袋中的氣體是什么,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之后進行分組討論,由學生們給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就是普通的空氣,而有的人認為是“惰性”的氮氣,這樣可以防止食物變質。根據(jù)同學們的說法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個小的化學實驗:使用針筒抽取出包裝袋內的部分氣體,注射到集氣瓶內,同時瓶內還有燃燒的蠟燭,看看蠟燭一段時間后會有什么變化。在上述過程中,我們將化學與同學們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事物相結合,借助于一定的實驗手段,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三、使用探究的模式實現(xiàn)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
探究的模式強調將學生設立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則由學生們自主完成。正向前文所提到的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很輕松的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到化學學習上來。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污染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留給學生們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借助于各種手段去探索問題的答案,比如說什么是酸雨,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是從何而來的以及如何才能實現(xiàn)酸雨的防治。中學化學之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探究性問題,比如夜晚枯墳中的“野火”是怎么回事、豆科類植物為什么可以不用施肥等等,這些問題都很適合學生們在化學知識的輔助下自主去探究,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之中成為“知識的主人”,培育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升學生學習的注重性和自覺性。
四、挖掘教學資源實現(xiàn)中學化學教學的生活化
校內資源包含各種實驗室、圖書館、信息教室等等,借助于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對于化學形成更加立體全面的理解。我們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實地的去到周圍的化工廠、污水處理廠等等,感受化學是如何造福我們的生活的。還可以給學生們安排一些家庭小任務,比如如何即借助于化學課本上的知識去除水壺之中的水銹等等。通過充分發(fā)掘課本以外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化學。
化學來源于生活,化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借助于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拉近學生與化學學科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很好的輔助到中學化學的教學。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當不斷革新自身教學理念,將更多優(yōu)質教學方法引入到化學教學之中,為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10):47-49.
[2]郭華.評教學"回歸生活世界"[J].教育學報,2005(01):17-26.
[3]張立.關于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0(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