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欣 郝孝華
摘要:社會實踐,即在實踐中驗證課堂所學,而且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在假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是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機會,通過墻繪項目的繪制,嘗試了學生走向社會的過程,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對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有了更好的規(guī)劃。
關鍵詞:社會實踐;走進社會;假期兼職;墻繪制作
前言:
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是落實學院“德學”“五進”中進社會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德智體本身來說是課堂教育的延續(xù)。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 使我們按著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健康成長。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對于任何一位大學生來說,能在假期期間得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鍛煉機會,是非常難得的。對于我們來說,平時在校都是學習書面上的知識,而在假期正好就給了我們一個投身社會工作之前把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的機會。對于大學生來說,通過假期兼職所學的內(nèi)容來增加我們的人生閱歷,為不久后的畢業(yè)實習作好充分的準備,也為不久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假期兼職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一、實踐目的和內(nèi)容
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是提升思想,修身養(yǎng)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二、實踐過程
假期期間,我通過同學介紹,在畫室以墻繪的形式鍛煉自己的能力,體會社會生活。社會是復雜的,我慶幸還是一名在學生,只有把本領學好,才能在未來真正進入社會時不至于這樣不知所措。
1.禮貌待人,學會人際關系處理。
剛剛踏進墻繪這小家庭時,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每天美好的開始就是就是從問候開始。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工作伙伴的關懷,也讓他人感受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工作小伙伴們打成一片,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小伙伴們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給我。
2.陌生到熟悉,在于用心學習。
剛開始我會有些膽怯,會擔心自己畫的不夠好,在學校的練習或者作業(yè),都只是在一張小小的白紙上進行操作,而現(xiàn)在我要在比我人還高的墻面上進行繪畫,有點不適應。不過幸好的是遇到了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師,老師總會鼓勵我們?nèi)L試,也總會說畫錯沒關系,有他在;在老師的鼓勵下和小伙伴們的陪伴下,我開始慢慢的進入狀態(tài)。墻繪從起稿到上色我都在不停的學習并吸收著畫墻繪的技巧,對于我來說起稿會有點難度,因為要畫的范圍有點大,把形抓準需要一定的整體觀念,并多次觀察整體的形狀,很少有機會要畫這么大面積的,所以還是缺乏經(jīng)驗;
3.得心應手,在于融于團隊。
上色或許是最有趣的過程,雖說也要遵循邊緣要整齊,物體前后要分開這些條條框框,但調(diào)色我們可以掌握主導權,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調(diào)色,只要不和圖紙有太大出入即可,有許多的小物體都可以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這就是有趣所在;畫得好時老師也不會吝嗇他的表揚。墻繪對于我來說其實挺有意思的,它可以讓我的心靜下來,完完全全的投入進去。工作時的氛圍很好,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在工作,小伙伴們有說有笑,有一個小伙伴是個可愛的話癆,經(jīng)常說笑,大家的相處真的很歡樂;也可一邊聽音樂一邊作畫,聽到自己熟悉的歌曲大伙還會哼歌。
能和這么多可愛的小伙伴一起工作,工作都異常的順利。在室外墻繪最難熬的是出大太陽的時候,會很熱,墻面也會反光,很難進行作畫,但這些我們大家都克服了。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yè),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的對待工作,力求作好每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最后的墻繪效果很漂亮,我們很有成就感。擦著額頭的汗水,我們心里非常滿足。
三、社會是個大課堂
踏進外面的世界,離開校園才發(fā)現(xiàn)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這些天來,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受有些辛苦,但從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煉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溫室里的小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煉,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xiàn)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四、實踐收獲
通過以室外墻繪兼職的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中,不但通過努力賺到了工資,更是通過這次的學習,學習到墻繪技巧,讓自己多了一門手藝,也體會到了父母養(yǎng)育我們成人的辛苦。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身受用。
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使我明白: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wěn)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才能實現(xiàn)成功的理想。在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途徑。
五、總結
這個假期的實踐活動,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jīng)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結束,但社會實踐帶給我的影響遠沒有結束。它使我走出學校、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走上社會的大課堂。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短暫的工作時間,回過頭來看看,才發(fā)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著甘甜。
參考文獻:
[1]李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20.
[2]崔興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德育功能實現(xiàn)研究[J].福建茶葉.2020-04-25.
[3]陳楊.“三全育人”視角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探究[J].科技風.2020-06-20.
[4]朱金奕;關於.藝術類大學生開展農(nóng)村社會實踐探析[J].文化產(chǎn)業(yè).2019-10-10.
作者簡介:
陸海欣(1998.03.28-),女,漢族,廣東中山人,廣州工商學院美術設計系,17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
郝孝華(1969.11.13-),男,漢族,山東萊陽人,廣州工商學院美術設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廣州工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