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生活化”

2020-09-10 12:35:43何峰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2期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生活化

何峰

摘 ?要:將“生活化”教育模式運用于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以生活化情境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以生活化課題豐富學生學習情感;以生活化實例提高學生生活認知;以生活化評價激發(fā)學生積極態(tài)度;以生活化實踐提高學生生活能力。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

小學品德與社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教師通過合理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將“生活化”教育模式運用于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生活化情境,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生活化的課程,因此,要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首先就應當模擬生活化的現實氛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模擬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獲得一種現實情景下的新鮮體驗,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充分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下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目的。

例如,“友愛殘疾人”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了解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真實事例,學會尊重殘疾人,學習殘疾人頑強、自信、樂觀的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據此目標,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看過或接觸過殘疾人嗎?你們有怎樣的體會?”學生們開始爭相發(fā)表意見,關注點被集中起來。此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更加深刻的體驗,讓學生們進行模擬活動:如蒙著眼睛走路,體驗盲人走路的感覺;讓學生們單手穿衣服、架拐走路,體會肢體殘疾人的生活感受。通過模擬生活化的情境,帶領學生進入角色,以真實的體驗讓學生體會殘疾人生活的不易,從而自然萌發(fā)出尊重殘疾人、學習殘疾人頑強不息的樂觀精神的思想,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習動機。

二、生活化課題,豐富學生學習情感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多創(chuàng)設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經驗的生活化課題,以此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感受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實踐運用意義。同時,教師還應將品德與社會教學和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

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商店的意義,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父母一起逛超市,體會商店購物的過程,從中真實地了解購物的方式、途徑、為我們服務的人員等等,從中體會購物的意義,感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所帶來的進步以及為我們今天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帶來的便利等等,這些都是在課堂教學的理論講解中體會不到的。因此,通過有意識地為學生增設一些生活化的課題,能夠更好地拉近學生和該學科之間的距離,從而陶冶學生的生活情操,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生活化實例,提高學生生活認知

教師結合小學生的思維認知特點,將枯燥的學科內容中融入一些鮮活的生活實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化的視角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以此改善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科內容更加生動、形象、豐富,從而提高學生對于生活的認知。

例如,以“我們遵守規(guī)則”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為例: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以及掌握什么是規(guī)則,體會規(guī)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從最貼近學生的實例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據此目標,在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融入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實例,提問學生 “在上學的路上我們需要遵守哪些規(guī)則?”等等。通過融入生活化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知識無處不在,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認知。

四、生活化評價,激發(fā)學生積極態(tài)度

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好的評價積極促進學生的一生,反之則會給學生帶來消極悲觀的情緒。因此,教師們可以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評價,即以生為本,貼近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實際表現,以此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主要指標并不是學生的最終完成效果,而是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表現、學習能力、學習方法、與其他同學的合作情況、思想活動等等。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涵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有著出色表現的學生都會及時地得到肯定和鼓勵,有助于滿足每個學生渴望被肯定和鼓勵的心理,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努力拼搏的探究精神。

五、生活化實踐,提高學生生活能力

教師需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適時地安排學生開展一些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讓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實踐、去體驗,切實體會品德與社會學科和自身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愿意更加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并學會學以致用,以此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開展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會根據教學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商店,安排學生去超市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商店購物、消費的過程,感受商店服務人員為我們帶來的服務,切實體會現代化購物消費的意義,感悟社會的進步。再如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參加獻愛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敬老院內對爺爺奶奶們進行生活的交往、幫扶和情感的交流與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際行為,深刻地體會到尊老愛幼的重要意義,以此提升道德品質。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總之,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科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確保生活化教育模式得到很好的實踐,進而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初探[J].中國教師,2013(12):69-70.

[2]吳林龍.論小學生品德培養(yǎng)的心理特點依據[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7):17-20.

猜你喜歡
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精心設計,開辟品德與社會課新天地
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4:49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个旧市| 岐山县| 靖江市| 湛江市| 安陆市| 沙河市| 赤水市| 安图县| 绵竹市| 中宁县| 延吉市| 沙河市| 东阳市| 休宁县| 雷州市| 鹿邑县| 清流县| 苍山县| 舒城县| 涞水县| 融水| 祥云县| 安丘市| 安达市| 措美县| 平江县| 抚顺市| 澎湖县| 即墨市| 普洱| 石首市| 丰宁| 丰县| 四会市| 崇文区| 获嘉县| 弥渡县| 丘北县| 明溪县| 建始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