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
摘 要:初中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關鍵階段,初中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而言,該階段的教育會直接關系到其性格的養(yǎng)成和三觀的建立,因此我國也愈發(fā)重視初中管理工作。班主任是注重管理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管理效果。柔性管理是近幾年來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與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相比更加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特殊性,更加重視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這對于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本文就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措施
柔性管理是近幾年來我國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與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相比,柔性管理更加尊重以人為本,強調從被管理者的角度出發(fā),合理應用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為其營造一個利于其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以此來促進被管理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我國初中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可以應用柔性管理的方式,通過柔性管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這能夠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和三觀的建立。
1 柔性管理的特點
1.1 人本性
人本性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柔性管理區(qū)別于傳統(tǒng)管理方法的根本。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從管理者出發(fā),通過強調管理者的權威性和采取一系列的強硬措施來實行管理,但是柔性管理在應用的過程中,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更重視被管理者的身心發(fā)展。在班級管理中,柔性管理會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會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了解學生并愛護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利于其健康發(fā)展的氛圍[1]。
1.2 情感性
情感性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因為大部分初中學生都處于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了迅速的成熟和發(fā)展,其獨立意識增強,渴望被人承認和尊重,但同時又渴望被認可和接受,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關心,這是一種比較矛盾的心理,也是引起青少年叛逆的重要原因。柔性管理的模式在應用時,教師會充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需求,會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在該過程中能夠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建立起情感上的聯(lián)系,從而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和愛護,進而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2]。
1.3 層次性
由于柔性管理是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的,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特征,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性格和素質勢必會存在差異,柔性管理會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滿足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需求。
2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人性化管理
目前我國很多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沒有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管理模式仍然十分嚴格且僵化,對所有的學生采取統(tǒng)一的管理方式,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尤其是沒有考慮到青春期學生的叛逆心理和情感需求,一味對學生進行壓制,沒有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不了解學生的需求,采取各種極端的管理措施[3]。這種嚴苛的管理模式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尤其會引起青春期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學生對學校和班主任產(chǎn)生厭煩,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2.2 缺少心理教育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應該集中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就是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其良好品格的養(yǎng)成。但是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仍然集中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試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而沒有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感狀態(tài),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少,加上認為學生過于叛逆,覺得青春期是學生的正常狀態(tài),所以也就不會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因為小事鉆牛角尖,進而出現(xiàn)一些不良行為。
2.3 與家長的溝通不到位
對學生的管理不僅僅是班主任的工作,還是家長的責任,所以初中班主任應該在管理過程中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但是我國很多初中班主任僅僅將管理工作局限于學校的管理,對于學生在家庭中的狀態(tài)不聞不問,不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對學生的了解并不全面,這樣學生即使存在問題也難以被及時發(fā)現(xiàn)。
3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對初中生的成長不應該僅僅是班主任的工作,家長也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只有班主任與家長通力合作,才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真正和諧的成長氛圍,所以班主任在開展柔性管理時,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需要與家長進行定期的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并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狀態(tài)有一個真實且全面的了解,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其不良行為,然后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和教育,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4]。
3.2 合理進行獎懲
對學生進行柔性管理需要做到獎懲合理,也就是要對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一面進行獎勵,對學生的缺點進行教育,二者結合才能夠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班主任在開展柔性管理時,需要做到仔細觀察學生,不僅僅要關注其課業(yè)成績,還要觀察其日常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認可和表揚;而對于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則需要及時進行教育和疏導,這樣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正確引導[5]。這種措施尤其要應用于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身上,因為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學習成績落后本身就會給其造成比較大的壓力,所以班主任需要對其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閃光點,比如可以夸獎其遵守班級紀律、積極參與班級活動、運動能力出色等,這些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3.3 實行民主化管理
柔性管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班主任在開展柔性管理時需要實行民主化管理,也就是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每周召開班會,讓學生在班會上就這一周的各種班級建設活動提出意見和見解,全班學生共同參與表決。這種管理方式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結束語
綜合上文內容可以得知,在我國初中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是十分有利的,柔性管理與常規(guī)管理方法相比,其具有人本性、情感性和層次性等特征,這些特征使得柔性管理更加能夠滿足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氛圍。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管理工作的人性化不足,缺少對學生的心理教育,而且與家長的溝通也不到位,這些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現(xiàn)代初中班主任需要合理應用柔性管理的模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對學生進行民主化的管理,平等對待學生合理進行獎懲,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成長氛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剛,張培立.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04):177.
[2] 曾媚秀.以柔性管理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效率的實施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82.
[3] 施得釗.試談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J].文教資料,2019(17):158-159.
[4] 汪滋洋.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0):95-96.
[5] 張慧立.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教書育人,2016(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