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濱
我最近常常被那個叫作法鐳的家伙搞得六神無主。比如,當我現(xiàn)在要下筆寫一篇嚴肅的詩論時,法鐳發(fā)了一條微信給我,說這篇文章應當這樣開頭:我看見這一代精英被各種輝煌的理念毀滅成正義的幻影……
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實,我一直以這個時代的精英兄弟們而自豪。我本來想寫的是另外一句話:在這個主流話語仍然以宏大的虛假希望主導著我們語言體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詩人從空洞洪亮的合唱隊中毅然撤離,發(fā)出自己異質(zhì)的聲音,這無疑是中國當代詩歌的希望所在。
我聽見了法鐳在遠處的竊笑聲。呃,好吧。的確,從百年前新詩的開端,經(jīng)過了朦朧詩、后朦朧詩的喧鬧,一直到今天依舊強勁的詩歌主潮,詩人們對自我的確信也建立起了另一種神話:主體的神話。那些自我中心的抒情主體占據(jù)了詩歌寫作的核心,仿佛主體的聲音是全然自足的、絕對可信的。法鐳,這是你想說的吧?那我就順著你的思路繼續(xù)。
這個主體從整一化自我的聲音出發(fā),致力表達情感和觀念,無論是郭沫若式的天狗、徐志摩式的雪花,還是郭路生式的知青、王家新式的受難者;無論是朝向大海和天空,還是面對歷史和社會。這在五四時代和后“文革”時代似乎都是不言自明的:文學必須從倫常社會或集體狂熱中解放出來,回到自我的“真誠”表達。但事實是,抒情的“小我”總是不自覺地靠向作為他者的“大我”,并且依賴于“大我”的宏大理念:因為唯有“大我”才能保證“小我”的合法性。在我們當今的文學話語里,從來不缺“大我”的旗幟。當然,“大我”總是代表了正義,誰又敢說半個不字呢?
法鐳從手機里探出頭來打斷我:其實,徐志摩還寫過《變與不變》這樣——用你們理論家常喜歡引用的巴赫金的行話來說——“眾聲喧嘩”的詩。詩中除了樹葉和星星,抒情主體甚至分裂成“答話”的“心”和“插話”的“靈魂”。就像你和我,他補充說。甚至,郭沫若的那首《天狗》里的“我”,就真的是一以貫之的單一自我嗎?就算是,他好歹還要剝自己的皮,吃自己的肉呢,比你們這些自戀者強多了。
我吃了一驚,法鐳知道的太多了。靜下來一想,我更感興趣的,卻是魯迅的那首《我的失戀》。雖說自稱為打油詩,卻一舉消滅了所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新詩。是嗎,法鐳問道,為什么?我想了想,應該是因為詩中的“我”和魯迅沒有半點關(guān)系,魯迅創(chuàng)造了一個面具化的荒誕主體,從而消解了那個可能會表達偉大愛情觀念的現(xiàn)代主體。魯迅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最早的后現(xiàn)代主義者。寫到這里,恰好看到張棗的一句話:“作為新詩現(xiàn)代性的寫作者,胡適毫無意義,也無需被重寫的文學史提及。我們新詩之父是魯迅,新詩的現(xiàn)代性其實有著深遠的魯迅精神……”我想也許可以把“現(xiàn)代性”看作是“后現(xiàn)代性”,反正利奧塔認為現(xiàn)代必須首先是后現(xiàn)代的。在《狗的駁詰》里,魯迅塑造了一個連狗都辯駁不了的貧乏主體。在《野草》的許多篇章里,魯迅也應和了超現(xiàn)實主義對夢境的迷戀。
那么,也可以說,我的每一首詩都是夢境的。因為夢里超現(xiàn)實的我不必是現(xiàn)實的我。夢里的我不過是法鐳罷了。剛說罷,法鐳突然破窗而入,露出猙獰的牙齒,讓我心驚膽戰(zhàn):那你呢?你無非是拿我當擋箭牌,仿佛你可以逃脫自我審視!我問:你到底是誰?法鐳哈哈大笑:你臆造了我,居然不知道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