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昀
[摘 要]當前,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全國高校廣泛開展線上教學的實踐探索。文章分析了當前線上教學的主要類型與特點,調查其教學效果的反饋與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以期為有效發(fā)展“互聯(lián)網+高等教育”提供經驗參考。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等教育;提升策略
[作者簡介]楊 昀(1987—),女,安徽阜南人,博士,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旅游地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0-05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7-0268-02[收稿日期] 2020-03-25
在5G時代到來之際,數(shù)字化技術革命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以“慕課”“微課程”等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蓬勃興起,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造成一定沖擊[1]。由于運行維護成本較高、在校師生接受度有限等原因,尚未得到全面推廣。2020年春季學期,全國各類學校均推遲了師生返校時間,并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結合地方和院校屬性進行線上教學的實踐探索。線上教學可以有哪些方式,各自的特點如何,能否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與學習效果,存在怎樣的問題,有何解決對策。分析當前高校線上教學實踐與存在問題,并通過調查分析和切身感受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有效發(fā)展“互聯(lián)網+高等教育”提供經驗參考。
一、線上教學的類型與特點
(一)自建網課平臺,教師錄播教學
學校網絡教學與課程資源中心利用原有的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鼓勵教師自建網絡課程。邀請超星公司技術服務人員進行在線培訓,在正式開學前兩周對全體教師進行在線教學技術培訓,并向全體學生發(fā)布學習通使用指南,提前布局在線課程建設方案。
任課教師將課程大綱、授課PPT、參考資料等上傳到課程平臺,同時利用oCam錄屏軟件將授課內容錄制為視頻,進行剪輯潤色后發(fā)布到課程平臺,以任務點的形式讓學生觀看學習,通過發(fā)布簽到、課堂討論、布置作業(yè)等方式測試學生的學習狀況。為防止網絡擁堵造成學習不暢,學校教務處要求每門課單獨建一個QQ群,教師全程在超星平臺電腦端、學習通手機端和QQ群接受在線答疑輔導,以便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引進慕課資源,教師引導答疑
有些教師選擇引進慕課的方式展開線上教學。在教育部提供的面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的22個在線課程平臺中,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最受歡迎。與錄播教學不同的是,引進慕課資源相對節(jié)約備課時間。在愛課程平臺注冊認證成功后,進入后臺可以選擇SPOC課程與學期。學生通過下載安裝“中國大學MOOC”App,在手機端選課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答疑。部分學生在平臺發(fā)言比課堂積極,但是不參與討論的同學較難判斷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
(三)網絡平臺直播,師生在線互動
也有部分教師選擇網絡平臺直播的方式授課,常用的有釘釘直播、超星直播和云視訊直播等,還有通過騰訊QQ分享屏幕、QQ群視頻等方式開展直播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端和學生端的網絡通暢度均有較高要求,直播過程中也會面臨難以及時監(jiān)控每位同學的反饋情況、討論不充分等問題。教師對著鏡頭講述沒有現(xiàn)場感,影響主講教師的發(fā)揮和師生互動效果。有些教師提出用彈幕解決互動問題,但實踐后發(fā)現(xiàn)很難兼顧教學的系統(tǒng)性,而且需要設置彈幕規(guī)則,否則討論雜亂反而干擾課堂秩序。
二、線上教學的效果反饋與存在問題
(一)網絡平臺擁堵,擾亂教學進度
為了維護教學運行秩序,確保學生線上學習時間不沖突,學校要求按課表開課。這也導致不管選擇哪種形式的在線教學,都面臨著網絡擁堵的困擾。上午1—2節(jié)上課高峰,不少學生無法正常登錄學習平臺,或中途掉線,規(guī)定時間內難以完成學習內容。有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掛機、刷課、代替學習等不良現(xiàn)象[2],很難保證學習質量。
(二)教師信息化技術參差不齊,教學效果欠佳
在線教學雖然功能強大,但也需要一定時間的摸索。部分上了年紀的教師對電腦操作技術接受度有限,尤其是錄課的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視頻剪輯、制作技術。與自然課堂45分鐘每節(jié)課不同,錄制一個15分鐘的視頻文件即超過200M,太大的文件難以正常上傳到網絡課程平臺。因此,教師需要以“微課”的形式按知識點講解錄制視頻,無形之中加大了教師的備課難度和工作量。不少學生反饋對手機端視頻傳遞的信息識記度不高,比不上課堂的學習氛圍,較難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和系統(tǒng)性。
(三)線上線下教學脫節(jié),督導難以實時監(jiān)管
部分實踐教學內容很難通過線上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實習實訓課、球類體育課等,對場地和器材有一定要求。所謂室內開展線上教授和學習活動只能是權宜之計,可能造成復課后線上線下教學脫節(jié),不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知識。督導“云聽課”較難實時監(jiān)管。由于網課平臺統(tǒng)計信息滯后,督導想看學生的互動和實時學習情況,也只能等幾天后從后臺導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回放。
三、提升線上教學效果的對策分析
(一)靈活安排網課時間,引導學生錯峰學習
慕課(MOOC)的意義在于整合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并非一定要發(fā)生在課表時段內,而是隨時隨地都能夠實現(xiàn)“網上學習”[3]。對任課教師和學生登錄的時間、次數(shù)、發(fā)布的討論話題、作業(yè)提交、評閱的情況,平臺都會自動生成詳細的過程性考核記錄,可以作為教育處督導教師教學和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jù)。直播課也可以視網絡狀況靈活錯峰,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答疑、發(fā)布話題、引導討論等。每門課至少設計兩套在線教學方式預案,按課程班建立QQ群。若遇網絡問題,應能及時切換到備選方案繼續(xù)上課。比如,在QQ群分享群視頻直播,發(fā)布相關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等,盡可能按時完成教學目標。
(二)加強全體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國內外各大高校的發(fā)展共識[4]。教師隊伍要轉變角色定位,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伙伴[1],與時俱進、全面地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技能。因此,建議信息化部門對全體教師開展常態(tài)化的在線教學技能培訓,幫助教師提升課程建設能力和網絡教學平臺應用能力。如此既能改善當前的教學效果,又能為復課后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三)合理布局學期課程,線上線下有效銜接
任課教師在編寫課程進度表和教學大綱的同時,要有效區(qū)分線上線下教學的特點,避免脫節(jié)。教師至少要在上課前一天發(fā)布教學內容與授課安排,上傳課程教學視頻、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等資源,明確每次課的學習任務和具體目標,做好前后銜接。確保每個知識點有相應的小結,有復習的過渡。盡可能找到課程的電子版教材發(fā)給學生,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把知識點嵌入多元化的表現(xiàn)手段中,以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強烈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在高校教育資源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3],適當引進優(yōu)質慕課,推薦有興趣的學生在課外觀看和學習。設置一定的加分項目,為有余力的學生設置更高難度的“闖關”任務。根據(jù)網絡平臺生成的學情報告和成績統(tǒng)計,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內容和講授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指導[5],實現(xiàn)對學生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培養(yǎng)。
四、結語
本文綜合分析了高校通過自建網課平臺錄播教學、引進慕課資源引導答疑、網絡直播在線互動等幾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的特點、效果、存在問題及提升策略,指出需要加強對全體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的培訓,靈活安排網課時間,促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確保學生“宅家不停學”,真正學到有用知識,也為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改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鐘秉林.互聯(lián)網教學與高校人才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 2015(9):4-8.
[2]劉妍秀.基于慕課的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8,16(26):116-117.
[3]房林.淺談高?!熬€上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及嵌入路徑[J].市場研究,2018(12):15-17.
[4]劉志文.移動互聯(lián)時代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選型與部署[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20):223-224.
[5]潘亮.基于MOOCs的信息流與新型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情報科學,2014,32(1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