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學(xué)
(廣西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廣西桂林 541001)
發(fā)源于南嶺山系的漓江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河,砂卵石河床上,灘、潭相間,受人類活動影響巨大。當(dāng)前學(xué)術(shù)界對于漓江流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災(zāi)害、地質(zhì)、社會、旅游發(fā)展等方面(1)近年來,有關(guān)漓江流域的研究主要有黃家城、廖江、彭源重等:《漓江流域文化生態(tài)研究》,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張雅昕、王存真、白先達:《廣西漓江洪澇災(zāi)害及防御對策研究》,《災(zāi)害學(xué)》2015年第1期;羅智豐:《明清時期漓江流域水利社會研究芻議》,《桂林航天工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8年第4期;趙云:《漓江流域旅游開發(f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耦合狀態(tài)的實證性研究》,《經(jīng)貿(mào)實踐》2017年第18期等。,對于人類活動對漓江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影響則少有涉及。明清兩代是外來移民進入廣西的重要時期,不少移民深入漓江上游地區(qū)從事農(nóng)業(yè)墾殖活動,對漓江流域水環(huán)境的變化有密切影響。在此,筆者擬以今桂林市內(nèi)漓江段作為觀察研究點,探討明清以來漓江河曲發(fā)育、沙洲沉積等問題。不當(dāng)之處,敬請專家指正。
地處桂東北的漓江上游山地為中原進入嶺南要沖之地,是移民進入廣西較早的區(qū)域。漓江上游的山地,即漓江的水源地主要有二:一為今興安—靈川一線以西的越城嶺、貓兒山等東北—西南走向的山嶺,自北而南分別發(fā)育有六洞河、田江河、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等支流;二為今興安—靈川一線以東的海洋山(舊稱海陽山)等山嶺。海洋山為湘江發(fā)源地,受傳統(tǒng)地理認識局限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有“湘漓同源”的說法。如嘉靖《廣西通志》載“海陽山在(興安)縣南九十里靈川界上,湘、漓二水所自出也”(2)嘉靖《廣西通志》卷一二《山川志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41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頁。。事實上,湘江只是通過靈渠分流漓江而已。海洋山區(qū)南部發(fā)育有潮田河、熊村河、西河等,皆系漓江上游支流。明清時,其范圍屬全州、興安、靈川、義寧諸縣轄地,大抵包括今全州—資源一線南部、興安、靈川以及臨桂北部區(qū)域。
明時,越城嶺山地已有相當(dāng)?shù)默幦恕⒚缛朔植?,史載:“路江在縣西北七里,發(fā)源自徭峒,東流至縣北,分為南北二陂,繞城至北門外合漓江”(3)嘉靖《廣西通志》卷一二《山川志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41冊,第184—185頁。;又載興安“土頗腴,民徭馴擾。惟西距武岡,山多人少,此徭彼苗相勾引為疆圉患……唐家、六峒二巡司,白竹山塘二堡弓兵、狼兵共二百二十名”(4)〔明〕 楊芳:《殿粵要纂》卷一《興安縣圖說》,《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41冊,第736頁。。為防備這一地區(qū)的瑤人、苗人,自明中葉起即從桂西一帶征調(diào)當(dāng)?shù)氐膲炎濉袄潜瘪v屯于此。這部分“狼兵”即為較早由桂西東遷至此的一批壯人。至明萬歷年間,這里已形成一些壯人村落(圖1)。
圖1 明萬歷年間《興安縣圖》資料來源:〔明〕 楊芳:《殿粵要纂》卷一《興安縣圖》,《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41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736頁。
義寧縣西透江堡一帶西嶺塘、勒安鑒諸村,“村民往嘗招僮分田,錯處以為衛(wèi),既而僮種日繁,獷悍不制”(5)道光《義寧縣志》卷六《事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頁。。自此往南為靈川縣所屬的六都、七都之地,俱系越城嶺余脈山地,當(dāng)?shù)刂饕用駷楝幦?、壯人?!办`川地高曠平衍,不忌旱澇。界內(nèi)徭、僮惟六都、七都最多,近俱向化,間如楊梅、丈古、下車等徭人,自昔號稱頑悖?!?6)〔明〕 楊芳:《殿粵要纂》卷一《桂林府圖說·靈川縣圖說》,《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41冊,第735頁。
由此不難看出,明代漓江發(fā)源的越城嶺山區(qū)明代時分布的主要居民還是以瑤、壯、苗等少數(shù)民族為主。從其時設(shè)置的巡司、堡等基層軍事機構(gòu)分析,西側(cè)越城嶺山前平原地區(qū)也已有不少漢族居民遷入。據(jù)新編《興安縣志》調(diào)查,明代遷入的漢族主要有:李姓,明代來自湖南,主要分布在大洞、寶峰、白竹、靈源等地;張姓,明時來自湖南、江西、江蘇,主要分布在五甲、長洲、龍源等地;劉姓,明時遷自湖南、江西,主要分布于田心、城東、福嶺、長洲等地。除此之外,明代遷入的還有胡姓、黃姓、彭姓、陽姓、肖姓、曾姓等漢族,主要來自湖南、江西、湖北等地。(7)興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興安縣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4—615頁。
清代,這一地區(qū)的移民活動顯著增加。道光《興安縣志》載:“劉兆龍,湖廣籍江西人。順治初,知興安縣……兆龍手披污萊,躬耕自給,招集流民,開墾田地?!?8)道光《興安縣志》卷一五《宦績》,清道光十四年桂林蔣存遠堂刻本,第7頁。“王化明,江南蘇州人,由舉人順治中知興安縣。先是邑為戰(zhàn)場,城垛毀壞,虎豹伏城中。前任劉以方事招集,未遽勞民?;髦粒诵拗窃?,民賴以安?!?9)道光《興安縣志》卷一五《宦績》,清道光十四年桂林蔣存遠堂刻本,第7頁?!芭砩向v……先是邑中土著流移雜處,人多健訟。”(10)道光《興安縣志》卷一五《宦績》,清道光十四年桂林蔣存遠堂刻本,第7頁。經(jīng)過清初的招徠,外來移民不斷增加。至清中葉時,興安“地處通衢,差使絡(luò)繹,實為沖繁,且多流寓之人,健訟呈刁,又為難治”(11)道光《興安縣志》卷四《輿地四·風(fēng)俗》,第34頁。。至于興安縣西北、西南山區(qū),當(dāng)?shù)鼐用裰饕悦?、瑤民族為主。方志記載:“蓬洞、大坪水五里,苗人住居;東南屬興安,至大灣五里,徭人住居;交界牛路隘口,以泍水、社水徭人守御?!?12)道光《興安縣志》卷一《輿地一·疆域》,第12頁。又載:“融江六峒,在縣西南四十里,其地多徭?!?13)道光《興安縣志》卷七《建置三·關(guān)隘》,第18頁。
隨著人口的增加,興安西南山地的瑤族聚居區(qū)還建起了義學(xué)?!搬娴亓x學(xué)在融江、泍水、車田、高田四處,乾隆四年建,召僮徭子弟讀書?!?14)道光《興安縣志》卷五《建置一·學(xué)校》,第37頁。原先通過移民設(shè)立用于防御瑤人的關(guān)隘,至此時多已荒廢。故史載:“融江六崗,在縣西南四十里,其地多徭……案舊志隘口有楠木、開山、白面、大峰、西峰、畫眉、牛路、蜘蛛、白旗等三十四隘,以徭僮耕其田,令自為防守,迨日久,田或荒廢,隘無守駐之人矣。”(15)道光《興安縣志》卷七《建置三·關(guān)隘》,第18頁。值得注意的是,漢族移民也不斷進入越城嶺山區(qū),從而形成“民夷雜處”的局面。正如清雍正《廣西通志》所言:“附郭之臨桂,西北之靈川、興安、義寧,大抵皆民夷雜處”(16)雍正《廣西通志》卷九三《諸蠻·蠻疆分隸》,《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59頁。;“興安縣徭居五排七地六峒及融江、穿江、黃柏江,與民雜處”(17)雍正《廣西通志》卷九三《諸蠻·蠻疆分隸》,《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7冊,第560頁。;“靈川縣六都多徭,七都多僮……所在耕山擇土宜而遷徙,人莫敢阻”(18)雍正《廣西通志》卷九三《諸蠻·蠻疆分隸》,《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7冊,第560頁。。靈川的壯族部分來自廣西南丹,為軍事性質(zhì)的移民。對此,史志有載:“僮族,明末由慶遠南丹土州奉調(diào)到靈,剿平紅苗,給與田山,使分居六、七兩都,把守各隘,其人多韋姓……充當(dāng)堡兵,耕而守焉?!?19)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種族》,《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67頁。靈川西北部的東江,明時分布有少量的苗族,至清中葉時,已遷往龍勝。史載:“苗族前散居?xùn)|江,清乾隆間屢滋事,驅(qū)逐至龍勝地方,后無溷跡者矣。”(20)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種族》,《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71頁。至于義寧西北一帶“界連龍勝、懷遠、融縣等處,深山密林,徭民雜錯”(21)道光《義寧縣志》卷六《事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172頁。。而地處桂林西北山區(qū)的龍勝,原為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分布有苗、侗、瑤、壯等族,清中葉開始,外省漢族移民開始進入,史載“俱在乾、嘉后,湘粵及鄰邑居多”(22)民國《廣西通志稿·社會篇》,廣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636頁。。
湘桂走廊東部的海洋山區(qū),明代即分布有部分瑤族居民,這在明人楊芳《殿粵要纂》卷一《興安縣圖》《靈川縣圖》中均作了標(biāo)示。但明代以來,這一地區(qū)也是漢族遷入較多的區(qū)域。至清代中葉時,海洋山地區(qū)漢族人口大增,這在史料中多有反映。如興安“八畝渡……前朝人煙稀少……國朝生齒日盛”(23)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津渡》,第46頁。,“唐家司渡在縣北十五里,商民往來,絡(luò)繹不絕”(24)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津渡》,第49頁。。南部靈川所屬的海洋山區(qū),漢族移民居多,根據(jù)當(dāng)?shù)乜h志、族譜等資料記載,不少為明清時期遷入。民國《靈川縣志》載:“靈邑土著,大抵瑤苗,所稱漢族,均客籍也,江西最多,山東次之,近則湘人占籍亦眾。其始多由仕商來,故恒占優(yōu)勝焉。各區(qū)族姓,一區(qū)全姓最大且繁,李姓、廖姓富庶居次?!?25)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種族》,《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67頁。海洋山西南一帶低山丘陵地區(qū)聚集了相當(dāng)數(shù)量的漢族移民,如大圩鎮(zhèn)附近的毛村黃姓,其《黃氏族譜》這樣記載:“福建邵武峭山公后裔,峭山公有三妻二十子,其后裔黃冬進為毛村始遷祖”,一些學(xué)者根據(jù)現(xiàn)存墓碑的文字記錄,認為其始祖約在明正德間由廣東三水遷入。(26)熊昌錕:《明末至民國時期桂北圩鎮(zhèn)與周邊農(nóng)村社會研究——以靈川大圩為中心》,廣西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2年,第107頁。旁邊東岸村劉姓漢族,根據(jù)現(xiàn)存《鼎建漢高祖廟碑記》載,其先祖于洪武五年(1372年)時,由神背村遷居此地。至于當(dāng)?shù)刂T村的李姓漢族,為元末明初自湖南遷入。熊村熊姓漢族,為元末明初自福建遷入。
由于移民活動的顯著增加,自元明以來漓江上游地區(qū)的人口也呈增長之勢。靈川西北一帶,“在明成化、宏(弘)治間,村落稠密,雞犬相聞……正德間始招僮,則民僮相雜矣”(27)雍正《靈川縣志》卷一《輿圖志》,《故宮珍本叢刊》第198冊,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頁。??滴跄觊g,漓江上游各縣人口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清康熙年間漓江上游地區(qū)各縣人口情況一覽表
自此之后,各縣人口增長較快,尤其是全州、興安、靈川所在的湘桂走廊平原地區(qū)。其中,全州縣人口“較明之中葉盛極之期且過半焉”(28)嘉慶《全州志》卷四《田賦·戶口》,清嘉慶四年刻本,第2頁。,據(jù)一些學(xué)者的研究,明洪武年間,全州縣有23 111戶,計140 122口(29)葛劍雄主編,曹樹基著:《中國人口史·清時期》,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頁。。興安縣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各類民丁與屯丁共計為226 049口。(30)道光《興安縣志》卷八《經(jīng)政一·戶口》,第1頁。靈川縣,至清中葉“丁口已達十余萬……滋生率可謂猛矣”(31)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戶口》,《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57頁。。甚至較為偏遠的山區(qū)義寧縣地,至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達7 998戶,男丁、婦女共計37 076戶。(32)道光《義寧縣志》卷一《戶口》,《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17頁。當(dāng)然,這只是登記在冊的人口數(shù),未在冊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并不包括在內(nèi)。
明清時期移居于此地的人口主要以農(nóng)民為主,因而他們的墾殖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開墾田地。道光《興安縣志》載:“民務(wù)農(nóng)業(yè),暑雨祁寒,不辭力作。”(33)道光《興安縣志》卷四《輿地四·風(fēng)俗》,第34頁。至于居于高山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雖然生產(chǎn)方式、生產(chǎn)技術(shù)較為落后,但也以農(nóng)業(yè)墾殖為主,“徭僮如六峒、融江、川江、富江諸處,風(fēng)俗與四鄉(xiāng)無異,上鄉(xiāng)七地,田種晚稻,不用牛犁,用鋤以挖”(34)道光《興安縣志》卷九《經(jīng)政二·徭僮》,第31頁。。義寧縣,當(dāng)?shù)孛窬印岸鄤?wù)耕種,不喜工商……婦人力作,倍于男子”(35)道光《義寧縣志》卷二《風(fēng)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41頁。,保留有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風(fēng)習(xí)。靈川縣“山嶺周環(huán),中路稍平,田腴水足,宜種五谷。民力耕外,經(jīng)營小販、漁業(yè),風(fēng)俗馴良”(36)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城區(qū)》,《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88頁。。
在當(dāng)?shù)剞r(nóng)業(yè)人口的持續(xù)努力下,漓江上游地區(qū)開墾的農(nóng)田面積有所增長。至清代中葉時,漓江上游山地的耕田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清代漓江上游地區(qū)征稅田畝情況一覽表 (單位:頃*)
從表2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至清代嘉慶年間,靈川、義寧兩縣的稅田面積增長幅度不大,應(yīng)該與多山地形、生產(chǎn)力水平不高、可供開墾田地數(shù)量有限有關(guān)。事實上,到民國時,隨著人口的進一步增加,一些地區(qū)的耕田面積也沒有明顯增加,甚至還有所減少。如靈川縣在民國年間各區(qū)耕田總額為267 885畝(37)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田畝》,《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15、134、155、175、213、231頁。,而全縣人口達138 510口(38)民國《靈川縣志》卷二《人民一·戶口》,《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57頁。,人均占有田畝不過1.93畝而已,人地關(guān)系的緊張狀態(tài)可見一斑。故時人稱:“自乾隆三十七年以迄清亡一百三十九年間……滋生率可謂猛矣。以舊日田畝額二十八萬,平均之人得耕二畝有奇,尚不敷一人終歲之食?!?39)民國《靈川縣志》卷二《人民一·戶口》,《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57頁。據(jù)一些學(xué)者研究,自清乾隆以降廣西人均占有耕地呈不斷下降之勢(表3),漓江上游地區(qū)情況亦是如此。
表3 清乾隆以降廣西人均耕地變化一覽表
農(nóng)業(yè)的墾殖發(fā)展還可以從當(dāng)?shù)厮陌l(fā)展當(dāng)中得到相當(dāng)程度的反映。明清以來,這一區(qū)域居民為確保農(nóng)田灌溉,興修了眾多水利工程。興安縣城所在的湘江兩岸平原,除了靈渠之外還有回龍堤,“雍正庚戌,創(chuàng)筑石堤,萬畝田疇利賴”(40)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水利》,第34頁。;東南的海洋山區(qū),明代即修有昌陂,“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海陽山坡山嶺……明永樂年間,里人戶部郎中趙清舉奏筑,溉遠近田百余頃”(41)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水利》,第36頁。??h城西北部山區(qū),早在明代前即修有潞江陂,“流自徭峒,中流分南北二陂,灌田萬畝”(42)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水利》,第35頁。。其他大大小小的渠堰,據(jù)清代《興安縣志》記載還有數(shù)十處之多。靈川縣內(nèi)的漓江流域“地高于水,利用車渠以資灌溉,此外山高水陡,率用陂堰截水為宜”(43)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水利》,《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10頁。。在靈川縣西北部山區(qū),清代以來當(dāng)?shù)鼐用裱佚垘r江筑壩截水,建有南宅壩、渡潭壩、大山壩、蔣家壩、雷公堰等十余處水利設(shè)施。其余幾條溪河如錦江水、神江水均修筑了簡易的堤堰,以灌溉農(nóng)田?!鞍磁f志,一都水利一十四所,鹿黃陂、大山甘陂、黃田甲陂、大拓蘆陂、吹陂、橙塘、馬源、化陂、寺門。只寺門一堰與現(xiàn)時采訪名同,而堰壩有四十處,蓋人口增則水利漸興,不假他人代為謀也?!?44)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水利》,《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34頁。在東部山區(qū),當(dāng)?shù)鼐用裰燎鍟r已普遍使用筒車,“汲水于河,以資灌溉”(45)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水利》,《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74頁。,當(dāng)?shù)剞r(nóng)民修筑有洪武壩、八字壩、齊公壩、石龍壩等眾多的小型水利設(shè)施。水利的興修,是這一區(qū)域農(nóng)田不斷得到開墾的直接反映,此外,為加強田間除害管理,當(dāng)?shù)剞r(nóng)民還利用當(dāng)?shù)刎S富的石灰?guī)r資源,開山取石燒灰撒于田中,“古東巖,縣西十五里,民間采石燒灰壅田,農(nóng)民賴之”(46)道光《義寧縣志》卷二《山川》,《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27頁。。
除了開辟農(nóng)田外,為維持生計,漓江上游山地居民還開墾山地,種植雜糧,兼從事一些必要的養(yǎng)殖活動。在很多緩坡地帶,則種植經(jīng)濟林木。種植的雜糧主要有紅薯、玉米、花生等。種植的經(jīng)濟林木中,既有松、杉、竹、茶、桐等,也有銀杏、板栗、桃、李、梨等果木。
漓江上游山區(qū)種植的糧食作物,除傳統(tǒng)的水稻外,從明代中葉起就開始引種蕎麥、大麥、小麥之類的作物。至清嘉慶時,麥類作物的種植已在漓江上游的臨桂等地成為普遍現(xiàn)象,“粵土惟桂林面各府重之”(47)嘉慶《廣西通志》卷八九《輿地略一〇》,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24頁。。從美洲引種的作物中,玉米與南瓜在漓江上游山區(qū)種植較多,發(fā)展較快。玉米在清雍正年間時即已傳入,“玉米白如雪,圓如珠,品之最貴者”(48)雍正《廣西通志》卷三一《物產(chǎn)》,《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5冊,第763頁。,至道光年間,全州、興安、義寧等地均有種植。番薯在漓江上游山地的引進種植稍晚,道光時修《義寧縣志》卷三一《物產(chǎn)》目已經(jīng)見“薯蕷”(49)道光《義寧縣志》卷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39頁。記載;至清末時,“東北部之興安、全縣,東南部之桂平、郁林尤多”(50)廣西統(tǒng)計局編:《廣西年鑒》(第二回),廣西省政府總務(wù)處1936年印行,第190頁。,最終在漓江上游山地普遍種植。至于居住在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居民則是以雜糧為主食:靈川壯族,“明末由慶遠、南丹土州奉調(diào)到靈”,“架木茸茅而棲,種粟、芋、豆、薯,或養(yǎng)蜜、刳瓢以為生”(51)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種族》,《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67—368頁。;瑤族則“種桐、茶、毛竹、薯、粱、粟、黍、旱稻、百合、冬菰、芋魁、大粽葉、棕櫚,制紙為生,向獵獸、刳瓢為業(yè)”(52)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種族》,《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68頁。。
經(jīng)濟林木中,以松樹與杉樹的種植最為普遍。其中全州、義寧等地,是重要產(chǎn)地。史志載:“松,全州者較古,宋楊文廣所植?!迹x寧出者佳?!?53)雍正《廣西通志》卷三一《物產(chǎn)》,《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5冊,第765頁。茶樹與油桐的種植是這一時期漓江上游山區(qū)較為普遍也較為重要的經(jīng)濟林木,在當(dāng)?shù)鼐用竦慕?jīng)濟生活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安?,各州縣出,而臨桂之劉仙巖、興安之六峒,全州之清湘特佳。”(54)雍正《廣西通志》卷三一《物產(chǎn)》,《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5冊,第764頁。桐樹,主要取其果實榨取桐油作為油漆的原料,清代中葉以后,興安、靈川、義寧等縣均將其作為重要的物產(chǎn)。道光年間義寧縣就有“松、柏、桐”(55)道光《義寧縣志》卷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40頁。等林木記載。至民國年間,茶與桐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趨明顯。靈川縣二區(qū)一帶,以“稻菽為大宗,紅茶次之”(56)民國《靈川縣志》卷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35頁。,又言靈川縣一區(qū)“以稻谷、松膠、竹木、豬牛為大宗,近則桐茶之利日益增拓,蔗糖惟三四段有出,魚利亦厚”(57)民國《靈川縣志》卷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16頁。。義寧縣,“頗饒煤、銀等礦。近者富山學(xué)校之桐茶,金靈川山麓之茶樹,以及長嶺、十字墟、黃嶺、黃茅嶺等處之茶子,成效皆已可觀”(58)民國《靈川縣志》卷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56頁。。白果,即銀杏,是漓江上游海洋山區(qū)重要的經(jīng)濟林木,種植較為普遍。清雍正年間所修《靈川縣志》卷三《物產(chǎn)志》中已明確將“白果”列為重要物產(chǎn)。據(jù)一些學(xué)者實地調(diào)查,廣西桂林有百年生以上的古銀杏73 000余株,主要分布在靈川、興安、全州3個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59)鄧蔭偉、楊林林、鄧鑫州:《廣西桂林古銀杏現(xiàn)狀與開發(fā)利用》,《全國第十九次銀杏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頁。至民國年間,這一區(qū)域白果產(chǎn)量大增,主要銷往桂林附近的大圩等地。以上足見經(jīng)濟林木在漓江上游地區(qū)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中的重要地位。
漓江流經(jīng)的區(qū)域主要為喀斯特地貌區(qū),上游多陡坡山地,溪流落差較大,水土易流失。明清以降,山地移民的增加及持續(xù)開展的農(nóng)業(yè)墾殖活動對山地環(huán)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人工經(jīng)濟林不斷增加,天然林逐漸退減
這個變化最先從湘桂走廊谷地開始,漸次向兩側(cè)山區(qū)發(fā)展。湘桂走廊北端全州一帶的植被早在明代時就因開墾、燒炭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退化嚴(yán)重。山地天然林遭無節(jié)制砍伐,導(dǎo)致水源短缺,使得地方官府不得不予以禁止。當(dāng)?shù)厥分据d:“水所發(fā)源,必借林樾蔽翳,乃免熯爍。近年萬昇鄉(xiāng)民規(guī)利目前,鬻商販置炭窯,伐木無時,林疏而山就童,窯密而土益燥,經(jīng)旬不雨,流脈微細,田疇失溉。”(60)康熙《全州志》卷八《藝文志·紀(jì)事》,《中國地方志集成·廣西府縣志輯》第35冊,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253頁。全州縣龍水鄉(xiāng)龍水村舊祠堂內(nèi),還保留有一塊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桂林府理刑廳的“禁示榜諭”石碑,碑文稱:“為禁護水源林以資灌溉,以裕征納事。淋田一源,出自天仙而來,分派下灌,何啻千百余畝。然山陰則源潤,雖有曠旱不竭,故培養(yǎng)山林滋潤源頭亦至理也。曾經(jīng)吳成舉赴州告,給示禁伐。第彼意在利市,假公濟私,以一人禁,以一人伐,而數(shù)十年巨木欲賣盡矣,此本廳之所親而目睹者。今七排復(fù)呈禁伐,故不得以成舉概疑眾排,間而有之。所有水源林木,務(wù)在培養(yǎng)茂盛,則源不期裕而自裕矣。系國課民命,敢有違禁,擅取一木一竹者,許七排指名呈究,定行嚴(yán)治不貸,特禁示?!?61)《淋田源禁砍水源林木碑》,今存全州縣龍水鄉(xiāng)龍水村舊祠堂內(nèi)。參見全州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全州縣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3頁。興安、靈川一帶地處湘桂走廊中段、南段,為中原進入嶺南的交通孔道。南宋時,這一地區(qū)還保留著較為茂密的原生植被。范成大入桂時作日記:“平野豁開,兩傍各數(shù)里,石峰森峭……夾道高楓古柳?!?62)〔宋〕 范成大撰,孔凡禮點校:《驂鸞錄》,《范成大筆記六種》,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59頁。但至明中葉時,興安縣兩側(cè)的山前谷地皆已開墾成田,道傍兩側(cè)已開始為松木代替。全州南部、興安北部一帶谷地,“咸水之南,大山橫亙,曰里山隈;咸水之北,崇嶺重疊,曰三清界。此咸水南北之界也。咸水溪自三清界發(fā)源……渡橋西南行,長松合道,夾徑蔽天”(63)〔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頁。,“入興安界,古松時斷時續(xù),不若全州之連云接嶂矣”(64)〔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頁。。這是徐霞客游歷自全州進入興安轄境時所見的山岳植被景象。與之相對的,則是開辟的田畝,“一望平疇,直南抵里山隈”(65)〔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頁。。甚至在一些山區(qū)谷地,由于人口不斷增多,也得到較為充分的開墾。徐霞客經(jīng)由興安縣東部的附近山區(qū)時記載:“其陽即為镕村,墟上聚落甚盛,不特山谷所無,亦南中所少見者”(66)〔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第97頁。,“河塘西筑塘為道,南為平疇,秧綠云鋪”(67)〔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第97頁。,已是一派興盛的農(nóng)耕景象。
不過,其時湘桂走廊兩側(cè)的山區(qū)地帶不少山嶺還保持著較好的植被。如桂林市東邊的堯山,在元代時植被還保存較好,水資源豐富,是山腳平原田地灌溉的主要水源,史稱“泉源混混,灌溉尤博”(68)〔元〕 郭思誠:《歸復(fù)唐帝廟田碑》,〔清〕 汪森輯,黃盛陸等校點:《粵西文載校點》卷三八《碑文》,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頁。。明末徐霞客考察湘江發(fā)源的海洋山時,“三里,登山脊,至九龍廟,南、北、東皆崇山逼夾;南陸即溯溪之北麓,溪聲甚厲”(69)〔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第95頁。。
入清以后,湘桂走廊兩側(cè)山區(qū)的植被逐漸有了更大的變化。清雍正年間,鄂爾泰稱興安“山突而童,水峻而旋”(70)道光《興安縣志》卷三《輿地三·水利》,第18頁。。至于北部的全州、灌陽一帶,至乾隆年間時山林毀壞更甚,主要原因就是當(dāng)?shù)鼐用竦霓r(nóng)耕生產(chǎn)活動。嘉慶修《全州志》卷一《輿地·物產(chǎn)》載:“全人非稻不飽,故以種稻為恒業(yè),其諸谷俗名雜糧,皆客民雜植于山谷高原、水泉阻絕之處?!?71)嘉慶《全州志》卷一《輿地·物產(chǎn)》,第61頁。除水稻種植外,經(jīng)濟作物種植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很大。謝庭瑜在《論全州水利上臨川公》就對當(dāng)?shù)鼐用穹N植煙草導(dǎo)致的植被毀壞進行了客觀的評述,稱:“郡之資灌溉者,多溝澗細流,其源發(fā)于山溪,往者山深樹密,風(fēng)雨暴斗,雷奔云泄,旱干無虞,惟苦泛溢。比歲以來,流日狹淺,彌旬不雨,土田坼裂,農(nóng)夫愁嘆,水訟紛紜?!瓭舅?,雖由山而發(fā),實藉樹而藏,木竹交互,柯葉蓊蔚連陰數(shù)里,日光不到,泉涌湍飛?!儊碛廾褚?guī)利目前,伐木為炭,山無喬材,此一端也。其害大者,五方雜氓,散處山谷,居無恒產(chǎn),惟伐山種煙草為利,縱其斧斤,繼以焚燒,延數(shù)十里,老干新枝,嘉植叢卉,悉化灰燼,而山始童矣。庇蔭既失,雖有深溪,夏日炎威,涸可立待,源枯流竭,理固宜然。……煙草雖多,饑不可啖,而其害一至于此,此闔郡士民痛心疾首,莫能禁抑者也?!?72)嘉慶《全州志》卷一二《藝文下》,第11—12頁。灌陽縣亦是如此,由于當(dāng)?shù)鼐用褶r(nóng)耕活動規(guī)模擴大,康熙年間時灌陽境內(nèi)河谷之間植被盡被田畝、雜糧所代替??滴酢豆嚓柨h志》卷八《兵防志·道路》稱:“今耕作既久,林翳漸盡,山原曠土,遍布墾種。民饜山澤之利,結(jié)廬保守,遠近相望,無復(fù)昔日梟境之慮?!?73)康熙《灌陽縣志》卷八《兵防志·道路》,《故宮珍本叢刊》第198冊,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頁。至清道光年間,由于燒炭等活動的影響,灌陽縣境內(nèi)植被再遭破壞,對此當(dāng)?shù)厥分居休d:“山川不獨疆界所由分,亦即田禾所由茂,何也?以土淺水薄,十日不雨,田即干坼。惟賴深山樹木濃蔭,水源不竭,溝澮常有山箐長流之水到田,是以田禾蔥茂,秋成有獲。乃見小利者往往斬伐樹木,燒炭挖瓢,剝?nèi)∠闫?,種種戕賊,真可痛恨?!?74)道光《灌陽縣志》卷一《輿地·水利》,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第26頁。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廣西備錄》中也載:“灌之富人引占田僮、夾板瑤散布田間,名則藉力耕種,實陰通群寇,為害不細。今耕作既久,林翳漸盡,山原曠土,遍布藍種;民饜山澤之利,結(jié)廬俟守,遠近相望,無復(fù)昔日梟境之慮?!?〔清〕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廣西備錄》,《四部叢刊三編》第175冊,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1b頁)甚至在更為邊遠的山區(qū)西延(今資源縣境)一帶,隨著人口的增多,林地成田的現(xiàn)象在道光時也已成為常態(tài)。據(jù)道光《西延軼志》卷十《雜記》記載:“近時人煙稠密,到處開墾成田,即深山窮谷,無人跡不到之處矣”(75)道光《西延軼志》卷一〇《雜記》,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延理苗州署刻本,第1頁。,山地開墾導(dǎo)致的直接后果是“延地山本多樹,近時砍伐漸遍”(76)道光《西延軼志》卷二《輿地下·氣候》,第14頁。。
靈川縣轄境內(nèi)植被的變化也較為明顯。至民國年間在一些山區(qū),經(jīng)濟類林木已明顯取代天然植被。如據(jù)民國《靈川縣志》載:“小符竹山……小溶江流經(jīng)其下,多杉竹、雜樹”(77)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森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01頁。,“大源山……邑東二十里,中多油桐、油茶”(78)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森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01頁。?!俺青l(xiāng)各處桐、茶、杉、松,蔥蔚成林,居民亦知所競矣”(79)民國《靈川縣志》卷四《人民一·職業(yè)》,《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359—360頁。,六區(qū)“東江、西江以內(nèi)均有經(jīng)濟森林,各段森林觸目皆是”(80)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物產(chǎn)》,《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209頁。。當(dāng)?shù)孛褡寰劬拥纳絽^(qū),“原以高而山多,水以急而灘惡,交通殊形不便,兼之林木稀疏,水源易竭,土質(zhì)磽瘠,生產(chǎn)難豐”(81)民國《靈川縣志》卷一《重修靈川縣志序》,第6頁。。當(dāng)然,在一些邊遠的山區(qū),也還保持著較為原始的森林植被狀態(tài)。如義寧縣九十九峗山,在“縣北六十里,高大深邃,樹木叢密,不通大道”(82)道光《義寧縣志》卷二《山川》,《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28頁。。靈川縣七都西北隅蕉嶺隘,“毗近義寧縣,山深林密,道路險曲”(83)民國《靈川縣志》卷三《輿地三·鎮(zhèn)隘》,《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256頁。;東三十五里的東山,“公有林深廣不測,道徑險曲,楊堰水出焉”(84)民國《靈川縣志》卷二《輿地二·森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12號,第101頁。。
2. 人虎關(guān)系日漸緊張
人類在漓江上游山地區(qū)域的墾殖活動,除了改變植被分布,對動物活動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對處于食物鏈頂端的虎豹而言更是如此。歷史上,漓江上游山地曾分布有華南虎,而它們在此絕跡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guān)。一定生產(chǎn)力水平下,隨著漓江上游山區(qū)人口增加,人地關(guān)系趨緊,人類活動只得向山林深處擴展。農(nóng)業(yè)墾殖導(dǎo)致植被破壞,也擠壓了華南虎的生存空間,于是虎豹入城、進村傷害人畜。史志上對“虎患”“虎災(zāi)”也多有記載。所以,“虎患”“虎災(zāi)”等虎豹入侵現(xiàn)象導(dǎo)致的人虎關(guān)系緊張本質(zhì)上仍是人地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的結(jié)果,而老虎頻繁入城又頻繁被驅(qū)逐捕殺,成為其數(shù)量減少的原因之一。從漓江上游地區(qū)的史志記載看,明中葉后至清中葉是“虎患”“虎災(zāi)”發(fā)生頻率較高的時期。其中,靈川縣“嘉靖十八年戊戌,虎入市熟睡,明行市中,逐之”(85)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8頁。;嘉靖“二十年庚子,虎捕人食,三年不休,積至數(shù)百人”(86)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8頁。;嘉靖三十至四十年間“辛酉,虎入城搏豚犬……虎負子出不復(fù)來”(87)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9頁。;隆慶二年(1568年)春正月“虎入城,截守卒……由械獲虎,殺之”(88)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9頁。;萬歷七年(1579年)秋七月“虎入城搏牛豕,次年亦如之”(89)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9頁。;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夏五年“虎入城,眾逐至東街巷橋下殺死,被傷者三人”(90)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300頁。。中間在萬歷四年(1576年),還發(fā)生了野豹入村傷人事件,稱“豹伏莫家村,傷其民,逐之”(91)雍正《靈川縣志》卷四《祥異》,第299頁。。桂林,“隆慶五年六月,桂林龍隱山白晝獲虎”(92)光緒《臨桂縣志》卷一《禨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1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11頁。;灌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虎入城食馬”(93)康熙《灌陽縣志》卷九《事紀(jì)志·災(zāi)異》,《故宮珍本叢刊》第198冊,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頁。;全州,乾隆十三年(1748年),“虎大為患,夜破壁入室,嚙人”(94)嘉慶《全州志》卷末《災(zāi)祥》,第5頁。;義寧縣,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野獸入城”(95)道光《義寧縣志》卷一《禨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205號,第16頁。。
從記載看,靠近省城桂林的靈川在明代中葉時虎患較為頻繁,而全州、灌陽、義寧等地的“獸災(zāi)”則主要在清代發(fā)生,這應(yīng)該與人類對山區(qū)的開發(fā)進程及程度是密切相關(guān)的。
漓江上游山地坡度普遍較大,人類的墾殖活動對漓江河曲、沙洲發(fā)育亦有重要影響??疾炖旖哟裁婷惭莼?,可以從下面兩方面入手。
1. 靈渠的淤塞疏浚情況
受海洋山人類活動的影響,歷史上靈渠多有泥沙淤廢的情況。為保障南北交通,歷代廣西地方官府都較為重視對靈渠的維護與疏浚。據(jù)一些學(xué)者統(tǒng)計,歷史上共有37次修繕靈渠的行動,其中漢代2次、唐代2次、宋代7次、元代3次、明代6次、清代15次、民國2次。(96)范玉春:《靈渠的開鑿與修繕》,《廣西地方志》2009年第6期。有關(guān)具體疏浚靈渠的情況,茲據(jù)興安地方史志列表4如下。
表4 明清兩代靈渠修浚情況一覽表
續(xù)表
從表4不難看出,明清之后靈渠因上游水土流失泥沙增大導(dǎo)致淤淺,不利通航灌溉的頻次明顯增多,故需要不斷維護與疏浚。究其原因,就是上游的植被破壞。
興安靈渠附近曾留有一則民國十六年(1927年)廣西省覃威廳長頒布的《嚴(yán)禁木排入陡河布告碑》稱:“為嚴(yán)禁木排入陡河,以利交通,而便行旅事,據(jù)興安縣長馬維騏呈稱,‘案查木筏入陡,久干例禁……船木并行,不但梗阻河路,易肇釁端,且堰壩林立,設(shè)有觸損,漂及田舍’……嗣后凡販運木植,永遠禁止扎筏逆運入陡。”(97)唐兆民編:《靈渠文獻粹編》,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255頁。從相關(guān)文獻收錄的碑文顯示,自清中葉以來,靈渠分水的湘江上游就一直存在木材被砍伐販運的現(xiàn)象。作為漓江重要水源地的海洋山,其植被變化導(dǎo)致溪河含沙量增加,加劇了對漓江河床的改造力度。
2. 漓江沙洲的形成與發(fā)展
歷代桂林城池皆東依漓江而建,漓江古代津渡的位置也較為固定,疊彩山下的木龍渡在上千年間一直是漓江西岸通往東岸的重要渡口。所謂“岸旁數(shù)山,或扼其衡,或遮其去”(98)嘉慶《廣西通志》卷一〇九《山川略一六》,第3255頁。,漓江堤岸自唐代以來,未有大的變化。漓江自靈川縣秦家村向南穿越桂林市區(qū),市內(nèi)的漓江西岸自北而南臨江依次聳立著虞山、鸚鵡山、鐵封山、疊彩山、伏波山、象鼻山、雉山、南溪山、凈瓶山諸山,漓江東岸則是屏風(fēng)山、七星山、望城崗、穿山等石山。兩岸諸山對河道起到了較強的約束作用,漓江在東西兩排石山之間穿行,河床的變化主要是受漓江來沙影響導(dǎo)致的沙洲發(fā)育。
從現(xiàn)有歷史記載看,桂林漓江段最早形成的沙洲當(dāng)屬訾洲,歷史上曾稱為訾家洲。至唐代時其已然發(fā)育成陸,成為人們游憩休閑的重要場所。唐人莫休符《桂林風(fēng)土記》載:“訾家洲,在子城東南百余步長河中,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99)〔唐〕 莫休符:《桂林風(fēng)土記·訾家洲》,《叢書集成初編》第311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頁。明清以降,受漓江上游地區(qū)人類活動的影響,漓江來沙增多,漓江河道又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沙洲。主要有:
(1) 螞蟥洲。位于虞山旁的漓江邊上的螞蟥洲曾是江灣深潭,號為皇澤灣,又稱皇潭、黃潭,唐代時即已存在。史載:“舜祠,在虞山之下,有澄潭,號皇潭,古老相承言,舜南巡,曾游此潭?!?100)〔唐〕 莫休符:《桂林風(fēng)土記·舜祠》,《叢書集成初編》第3118冊,第1頁。此處曾是一片較為寬闊的江面,至明代尚存,史稱“黃潭縈于虞山之后,亦曰皇澤灣,皆以舜得名”(101)〔明〕 魏浚:《西事珥》卷一《虞山堯山》,明萬歷刻本。,又載虞山“山石奇峻,下臨漓江。旁有渡曰‘皇澤灣’”(102)〔明〕 袁裒:《明游桂林諸山記》,〔清〕 汪森輯,黃盛陸等校點:《粵西文載校點》卷二〇《山川記》,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頁。。但到明代中后期漓江河沙已在此附近沉積、發(fā)育,江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沙洲,明時稱黃陵洲,后稱磨面洲。對此,史載“北戶清江橫前,水石相激,爽氣披襟,為皇澤灣。以小筏沿江南轉(zhuǎn),為黃陵洲。洲上竹樹藹郁可風(fēng),并岸為南薰亭”(103)〔明〕 田汝成:《覲賀將行游廣西諸山記》,〔清〕 汪森輯,黃盛陸等校點:《粵西文載校點》卷二〇《山川記》,第109頁。。清中葉之后,黃陵洲改稱螞蝗洲。清光緒《臨桂縣志》稱:“磨面洲(新采),在皇澤灣,前朝藩邸于此置水碓,遺址尚存。今居者數(shù)十家,以藝蔬為業(yè),境界極幽。按此當(dāng)即黃陵洲?!?104)光緒《臨桂縣志》卷一九《古跡三》,《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15號,第314頁。其時編修的方志,在附圖中標(biāo)有“螞蝗洲”字樣(圖2)。從史料記載看,明代洲上尚無民家居住,清代中葉后,已有居民數(shù)十家上洲生活,人類由岸上洲,這是漓江流域人地關(guān)系的一大變化。
圖2 清光緒《臨桂縣志總圖·北鄉(xiāng)之圖》局部資料來源:光緒《臨桂縣志》卷一《臨桂縣志總圖·北鄉(xiāng)之圖》,《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15號,第20頁。
(2) 伏龍洲。在伏波山還珠洞以北的漓江西岸附近,明代中葉開始出現(xiàn)一個小沙洲,時人稱為島。明人宗璽在伏波山曾作詩:“千峰外矗王維畫,一島中圈太極圖?!?105)《宗璽還珠洞題詩》,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中冊,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77年印行,第114頁。清代時,人們命名其為“琴洲”。至民國時,又稱之為“鷺鷥洲”。1949年后,由于其位于伏波山與疊彩山木龍洞之間,人們遂改其名為伏龍洲。
(3) 安新洲。原稱安家洲,光緒《臨桂縣志》載:“安家洲(舊志),在城東南。”(106)光緒《臨桂縣志》卷一九《古跡三》,《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西省第15號,第314頁。其成洲年代當(dāng)在明中葉以后。明嘉靖年間,雉山下尚有江灣深潭存在,“雉山潭在雉山之下”(107)嘉靖《廣西通志》卷一二《山川志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41冊,第183頁。。崇禎十年(1637年)徐霞客來到桂林考察曾登臨雉山,稱:“從山之西麓轉(zhuǎn)其北,則漓水自北,西江自西,俱直搗山下,山怒崖鵬騫,上騰下裂,以厄其沖?!?108)〔明〕 徐弘祖著,褚紹唐、吳應(yīng)壽整理:《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日記一》,第101頁。其時雉山尚處在漓江與西江(今桃花江)的匯合處。之后,漓江來沙逐漸在雉山東邊的河灣上沉積,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沙洲,后稱“安家洲”。沙洲面積慢慢擴大,1949年后,安家洲因形似蘿卜而被稱為“蘿卜洲”。近來,人們改稱之為“安新洲”。
(4) 鏡子洲。清初時鏡子洲已在桂林南郊的漓江中形成,地方史志稱:“凈瓶山在城南十余里,山如頹云,西面襟江,波淪迴旋,中有小洲,浮起如印,又如鏡,因名鏡子洲。”(109)雍正《廣西通志》卷一三《山川附關(guān)梁》,《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65冊,第292頁。
除此之外,清代時漓江上見之史載的還有東洲、鸕鶿洲、甘尾洲等。
漓江來沙的增多除了在河道上陸續(xù)沉積形成一些沙洲之外,還反映在漓江汊河道的淤淺上。小東江,在唐宋時期還是漓江上一條河道較深的汊河,也是其時重要的水上旅游線路。南宋時,范成大游“龍隱洞、龍隱巖,皆在七星山腳,沒江水中”(110)〔宋〕 范成大撰,孔凡禮點校:《桂海虞衡志》,《范成大筆記六種》,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84頁。。嘉靖時,龍隱巖下,還“水深莫測”(111)嘉靖《廣西通志》卷一二《山川志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41冊,第176頁。。但是到了清代,小東江已為泥沙淤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清人劉心原、沈贊清等六人游覽龍隱洞時發(fā)現(xiàn)“是洞舊可通舟,近則以沙沒其麓,不在水中矣”(112)《劉心原、沈贊清等六人龍隱洞題名》,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下冊,第455頁。,巖前河道面貌已大為改變。
漓江河道沙洲的形成與發(fā)展是自然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漓江河床條件、河流動力與河水含沙量增大受漓江上游地區(qū)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促進了漓江沙洲的發(fā)育。外來移民持續(xù)增多并逐步深入民族地區(qū),一方面改變了漓江上游地區(qū)的人文環(huán)境,推動了“民夷雜居”局面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流入的主要是農(nóng)業(yè)人口,其在上游山地開展的農(nóng)耕活動,深刻地塑造了當(dāng)?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導(dǎo)致了上游山區(qū)的植被變化。
自明以降,漓江河道水下沙洲始終在不斷發(fā)育,但從史料記載情況分析,清代漓江河道沙洲沉積成陸速度明顯要快于明代,大小不一的沙洲分布擴展至更大范圍的河道中,上至靈川縣內(nèi),下至今桂林市區(qū)以南。這個變化也與上游地區(qū)人類增加,尤其是人類活動向山區(qū)擴展,從事各種墾殖活動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受沙洲面積擴大以及河岸地區(qū)人地關(guān)系狀況的影響,人類由岸上洲,從明至民國的數(shù)百年間也有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此雖為對漓江流域的一個小尺度范圍研究,還是可以在一般意義上對山地—平原人地關(guān)系互動模式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