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與社會發(fā)展趨勢相背離。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只有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才能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文章從細節(jié)入手,詳細闡述了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期能夠為廣大歷史教師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課堂細節(jié);構建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逐漸被重視。教師應該正確、清晰地認識新課程改革對歷史的要求和開展歷史教學工作的需求,通過優(yōu)化課堂細節(jié),構建高效課堂,保證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使歷史教學工作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使初中歷史教學發(fā)揮出其實際的育人價值。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生本課堂逐漸走入廣大教育者的視線,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例如,“填鴨式”教學,若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歷史知識,學生一直都是機械地背誦,師生之間缺乏最基本的溝通與交流,課堂死氣沉沉,那么學生就會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要改善這一狀態(tài),教師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緊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僅要講授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還要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
二、實現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多媒體教學,提升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教無定法,教師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要基于教學內容和學情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都是歷史教師經常會運用到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合理引入能使歷史課堂更具生動性,有針對性地改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投入度不高、積極性不強等問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以下統稱“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這節(jié)課時,會涉及一些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等,教師借助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相應的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給學生講解多個不同“版本”的秦始皇,在不同角度、不同觀念的沖突下加深學生對秦始皇的印象,探究歷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秦國歷史的欲望,促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讓學生從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中受益。
2.思維導圖,強化學生的記憶
思維導圖也是近幾年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常見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尤其是最后的復習階段,教師以單元為主題,只需要把各個思維導圖視為樹干,再將其連接就可以,完善思維導圖的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記憶知識點的過程。例如,在復習教材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相關內容時,明確一條準線,將其作為樹干,根據大事件聯想小的知識點,形成首尾呼應的關系,這樣一個知識點循環(huán)區(qū)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
另外,教師也可以將下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提前告訴學生,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預習任務,在正式上課時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修改和補充自己的思維導圖。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將課堂實踐充分利用起來,在梳理歷史知識點時,幫助學生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記憶網絡,實現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目的。
三、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學生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要注重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簡而言之,就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多經歷、多思考、多參與、多展示,挖掘學生的潛能。例如,在教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多用問題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1)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是什么?(2)對于大澤鄉(xiāng)起義,你們了解多少?(3)秦朝為什么會迅速滅亡?后人得到的教訓是什么?這些問題能夠給學生提供預習方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掌握了如何學習歷史新課的方法。
四、開展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初中歷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展開評價時,要把握好教學評價的細節(jié),盡量避免“很好”“非常棒”“繼續(xù)努力”等這樣的口頭形式化評價。教師要基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教學目標給予學生客觀的點評,結合學生互評、自評的內容,突出教學評價的具體性和針對性。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這一單元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探究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重點是讓學生體會社會發(fā)展的變化。教師將班級上的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在活動最后根據學生探究時的表現和學生的探究成果,參考學生自評和學生之間互評的內容,對學生做出綜合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充分體現出教學評價的價值,從而為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做出貢獻。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細節(jié)是最不能忽略的,有時某一個細節(jié)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把握細節(jié),做好課堂預設,積極尋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重點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價值,從多角度入手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柳彬霞.讓課堂充滿生命力:談初中歷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J].才智,2019(27).
[2]延念東.優(yōu)化課堂細節(jié),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
[3]宋曉華.優(yōu)化課堂細節(jié),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5(19).
[4]陳安娜.淺談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智慧,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