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耐霞 吳宏釗 張一珊
摘 要: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傮w國家安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新方略。軍工單位作為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各項規(guī)定,發(fā)揮“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積極引導作用。軍工單位(本文以中國電科二十七所為案例進行分析)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更是要在此引領下,既維護好國家安全,又能將軍工人報效國防的精神進行傳遞,達到持續(xù)提升為國防建設做出更多積極貢獻的效果。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軍工單位;意識形態(tài);策略研究
1 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的形勢隨之而來發(fā)生了新變化,既有巨大的挑戰(zhàn),也有著空前的機遇。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本質內涵來看,總體國家安全主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安全與發(fā)展兩件大事,把作為宗旨的人民安全、作為根本的政治安全、作為基礎的經濟安全,作為保障的軍事、文化、社會安全,作為依托的國際安全等放到一個完整的系統里來思考、謀劃、構建。
2 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意識形態(tài)工作之間的關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前者關乎國家的物質基礎、經濟水平,是“硬實力”的根基;后者關乎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價值追求,是“軟實力”的核心。在日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中國崛起成為西方國家的“肉中刺”,“中國威脅論”的輿論炒作經常見諸西方媒體的報端,現在愈發(fā)激烈的“中美貿易戰(zhàn)”正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打壓和圍堵。
毛澤東主席曾經鮮明地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是要先造成輿論,總是要先做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碑斈甑奶K聯解體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首先出現問題,進而演變到國家解體、政權顛覆的境地。所以,中國必須要做的,就是要持續(xù)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守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信仰,凝聚廣大人民認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確保維護國家利益和中國未來的國家安全。
3 中國電科二十七所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引領下開展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策略分析
在國內國際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軍工單位義不容辭要為國防強大研制更加尖端的武器,也要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為國家安全守好思想防線。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引領下,如何開展意識形態(tài)工作,為國家總體安全作出積極的貢獻,中國電科二十七所(以下簡稱二十七所)也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二十七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認真落實黨管意識形態(tài)原則,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確保所黨委牢牢掌握全所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和話語權,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開展了多項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中國電科和二十七所的改革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和良好穩(wěn)定氛圍。
3.1 以制度建設為保證,強化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性
任何政黨的政治信仰和價值觀,不僅體現在指導實踐的理論體系中,而且必然具體化為治國理政的策略政策和具體制度,對基于規(guī)范作用發(fā)揮的制度認同是獲得政治認同的重要來源之一。
同樣,對于一個單位來說,制度保證是做好具體工作的前提。根據中國電科黨組《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黨委(黨組)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要求,二十七所黨委多次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研討,并在黨委會上進行集中研討,最終形成符合二十七所實際的制度規(guī)范,即《中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委員會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試行)》,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整體要求、責任人、責任內容、責任分工、責任追究等進行明確,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作為黨的建設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目標管理,與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緊密結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
在建立了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的基礎上,針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各項陣地,二十七所有針對性的制定了《中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委員會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細則(試行)》。意識形態(tài)陣地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基本依托。二十七所意識形態(tài)陣地主要包括七類:一是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網站、網絡論壇、網絡工作平臺等新媒體類陣地;二是電視、廣播、報紙、書刊等傳統媒體類陣地;三是學會、協會、興趣小組等社團組織類陣地;四是學校、培訓單位等教學培訓類陣地;五是報告會、發(fā)布會、研討會、座談會、論壇、講座、沙龍、年會等會議類陣地;六是展覽館廳、陳列館室及相應活動等展覽展示類陣地;七是涉外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儀式等涉外活動類陣地。具體表現為強化對二十七所微信公眾平臺、網站、報紙、廣播、職工論壇等的建設和管理,強化對各種講座論壇、研討會、報告會、讀書會、學術沙龍、社團組織等的監(jiān)督和管理。
3.2 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旗幟鮮明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
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始終站在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第一線,與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傾向,帶領相關部門積極研判意識形態(tài)領域情況,開展紅色觀影、赴焦裕祿紀念館參觀、重溫入黨誓詞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活動,對于重大事件、重要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確保全所黨員、干部、群眾、黨外人士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黨委書記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落實: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理論武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意識形態(tài)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加強黨員干部意識形態(tài)工作能力建設,增強責任意識;二是融入中心工作,堅持意識形態(tài)工作與經濟建設工作一起抓,立足實際抓好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主導權;三是加強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企業(yè)文化落地深植相結合,廣泛開展文化主題活動和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推動文化道德建設再上新臺階;四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引導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排查化解意識形態(tài)領域矛盾風險,為中國電科和二十七所的改革發(fā)展凝心聚力。
3.3 二十七所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特色做法
一是加強“三謀劃”,推動發(fā)展有成效。二十七所黨委從“統籌謀劃、重點謀劃、細節(jié)謀劃”著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黨委年度工作部署為指導,以意識形態(tài)制度建立為重點,以意識形態(tài)類宣傳陣地的改版提升為抓手,確保了黨員、干部、群眾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清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年意識形態(tài)工作成效顯著。
二是突出“兩改版”,凝神聚力有力量。根據二十七所發(fā)展的新階段、新形勢,對意識形態(tài)主要宣傳陣地《二十七所報》、“27所微聲”進行了整體策劃改版,并對欄目設置、主要內容、宣傳形式、稿件質量、發(fā)稿速度等在所內進行發(fā)文明確、集體培訓,確保宣傳陣地作為凝神聚力的重要手段,提振全員士氣,凝聚發(fā)展力量。改版后的兩個主要宣傳陣地,在半年內刊發(fā)稿件近300篇,約32萬字,為所里的改革發(fā)展提升了精氣神,凝聚了正能量。
三是推進“三整改”,陣地管理有措施。結合中國電科黨組要求和二十七所黨委年度部署,對全所的宣傳陣地進行了集中梳理,對對訪問量低的網站內容進行優(yōu)化,對更新頻次低的網站要求更新次數,對不再使用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注銷,全面梳理了意識形態(tài)陣地,對后續(xù)的工作進行明確,有力提升了二十七所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工作效果。
4 結束語
全球化時代國家民族之間某些價值標準上出現的一致絕不等同于核心價值利益的一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我們國家的總體安全指明了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保衛(wèi)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為我們國家的總體安全、長治久安提供了扎實的保證。
二十七所全體職工必將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跟黨走,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保衛(wèi)國家總體安全,以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最誠摯的賀禮。
參考文獻
[1]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82.
[2]國家安全視域下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的“守”與“為”[J].政治與社會,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