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忠
摘 要 新課程標準下,高考對于學生的考察方向有所改變,高考不再是考察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多的注重考察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情感價值觀。在新高考模式下,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與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物理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所學物理知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在學習過程中提升物理學科素養(yǎng)。筆者是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本文針對理教學模式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模式 高中物理 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高中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理論性特點,是令許多學生頭疼的學科。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使得物理教學中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需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1導學案教學,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中提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導學案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是提升學生課前預習效率的重要依據(jù)。因為高中物理相對于初中物理而言比較難,如果學生只是看教材或者教輔的話,就很難有效地構建知識點。而導學案中,教師會清晰地呈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和練習題目。學生會在導學案的幫助下,解決簡單問題,并將自己無法解決的題目總結出來,進而有所側重地展開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在課前設計實效性強的導學案,進而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做充分的保障。
例如“曲線運動”,教師要在導學案中呈現(xiàn)清晰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即,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判定,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物理情境入手,如撐開的帶有水的傘繞著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會做什么樣的運動,該運動的速度和方向如何,等等。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將生活認知和物理學習有效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知物理的實用性。教師還要在導學案中呈現(xiàn)相應的練習題目,如為什么說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等。簡單的練習題目,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檢驗自己的預習效果,又能促使學生總結出新的問題。
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分享出自己課前構建到的知識點,如學生是如何通過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展開新知的探索的,學生的練習題目如何,等等。教師則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小組合作,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標中要求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形成都要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就是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探究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模式下,假設一個小組有4個學生,那么就會有四種學習思路,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互相啟發(fā)和影響,進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升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巧用小組合作,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圓周運動”,這節(jié)課旨在引導學生理解線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義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線速度的相關知識點。小組合作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要自主總結出線速度的物理意義、大小、方向以及勻速圓周運動中勻速的真正含義。當學生做出自主總結后,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分享、互相交流。假設小組中存在分歧,那么學生可以展開深入的探討,必要時可以求助教師。如此,每一個小組學生的問題和疑惑都會得到及時的解答,每一個小組學生都會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和提升。
3實驗教學,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定理都是經(jīng)過實驗探索得出的。而且實驗活動既能增強學生對物理概念和定理的直觀感知,又能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驗證推理—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巧用物理實驗,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物理實驗,如學生要自主設計實驗,要論述實驗活動的可行性,要準備具體的實驗器材,要記錄實驗活動中數(shù)據(jù),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具體的分析。如此,學生就會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物理實驗過程,就學會了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尋找功與速度的關系。
物理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做簡單的物理實驗,讓學生意識到只要善于思考,生活中就處處可以進行物理實驗。如增大摩擦力和減小摩擦力的相關實驗,牛頓定理的相關實驗,等等。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運用導學案教學,小組合作以及實驗活動等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高岳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7):223.
[2] 楊學慧.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9(02).
[3] 王香蘭.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34):181+183.
[4] 黃少真.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7(0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