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琴
【摘要】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與基本英語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在當前素質教育深化推進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分數至上的理論不再適用于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且越來越多的家長與教師也重視對學生思維模式的教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現實的意義。此外,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交流、表達,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此,接下來本文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切入點探討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以期給其他教師教學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思維能力 ?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3-0050-02
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也能讓學生應用英語流暢的交流,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由于受到漢語思維方法的影響,中國式的英語屢見不鮮。由此可知,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思維具有深遠的意義,讓學生在應用英語理解與表達的過程中用英語想,而沒有母語的介入被降到不明顯的程度[1]。從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課程來看,除了要給學生傳授教學大綱的內容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接下來本文就這個課題進行分析。
一、初中英語思維能力培養(yǎng)現狀
當前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思想仍然存在諸多局限,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將英語教學定位在知識性教育方面,并不重視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學生思維缺乏開放性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無法正確解讀教材,又或者對教材的解讀不深刻,教學內容極為閉塞,開放性不強。英語學科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封閉性,這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得學生的思維過于狹隘,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很難發(fā)揮自身個性,在沒有得到張揚自身個性的基礎上使得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被削弱,甚至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到束縛作用,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創(chuàng)造性。
2.學生思維引導過于薄弱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通過正確引導學生發(fā)展其思維能力。但是受到教師自身思想狹隘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存在嚴重的思維引導缺失問題,教師也很難結合學生思維發(fā)展需要選擇合適的思維載體,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學生思維缺乏靈活性
當前階段有部分教師存在嚴重的經驗主義思想,教學方式落后,且主要以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為主,并沒有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嚴重缺乏調動學生思維的機會。這些都會使得學生思維陷入固化境地中,這個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因此無法靈活開展英語學習活動。
二、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是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必然選擇
從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來看,更注重于給學生傳授英語知識,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能力,導致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2]。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師生之間很少進行互動,很難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被壓制,無法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應用英語表達情感以及思想的能力較弱,無法發(fā)揮出語言的基礎作用。
2.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必然要求
學生進入到初中階段之后接觸到英語學科,很多學生無法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與此同時,加上中西方思維習慣的差異學生也很難區(qū)分東西方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無法掌握英語句型、詞匯以及段落,導致學生的英語成績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情況。在此背景下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意識到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主動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這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途徑
以素質教育的觀念為基礎,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重視英語教學不僅能發(fā)揮語言教學的作用,還承擔轉變學生思維定勢、拓展學生視野與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3]。教師在課堂內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也能為其清晰表達、準確判斷與快速反應等提高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1.做好準備工作
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與思維能力,很有必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的教學知識點與教學內容不單單要停留在教學表面,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探討所學的知識點。比如說以教學“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這篇文章為例,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不可停留在給學生講解技巧與字面翻譯等方面,要意識到這篇文章無論是題目還是內容都值得我們學習。教師在準備工作時應主動預測并判斷做一個學習者的意義與品質,通過對比多種教案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參與度,如此學生不單單是掌握局部的學習技巧,對學生學習教學材料、教學背景文化等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且在學習這些知識點時也能進行串聯(lián)與影響,那么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也能熟練應用所學的知識。
2.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英語思維氛圍
我國學生學習英語與外國相比缺乏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除了課堂上有英語氛圍之外學生在課余時間很難有這樣的機會,這無形之中給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帶來較大的困擾。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應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給其進行相應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應用英語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4]。比如說可以讓學生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對當天的天氣、新聞等發(fā)表評論,也能讓學生用英語看圖說話讓學生自設話題并應用英語表達。還能讓學生應用廣播中的英語節(jié)目培養(yǎng)、訓練英語思維能力。好的英語思維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在課堂實踐中應用英語組織教學,盡可能做到用英語或者是沒教過但是學生能聽懂且能理解的英語進行教學,如有必要還可以結合形態(tài)語言、圖片等方式精講,之后將其還給學生,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在練習中學習。筆者在教學中常常以講臺為舞臺,鼓勵學生表演,努力讓其進入到角色當中,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其也可以應用英語思維接受語言知識。
3.搭建思維活動平臺,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轉變課堂地位,使教師從課堂中心地位轉變,將課堂還給學生,立足學生課堂主體,為學生搭建更為活躍的思維活動平臺,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賦予學生更多平等話語權,解放學生思維,給其思維更多的生長空間與機會。比如說在詞匯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聯(lián)系教學思維,因此很難將詞匯有機聯(lián)系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需要為基礎引導學生建立不同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引導學生自主歸類與運動有關的詞匯,逐步幫助學生建立運動類詞匯的聯(lián)系,逐步擺脫單個詞匯學習,解放學生思維。同一個詞匯的學習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不同的語境,深刻理解詞匯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改變當前階段學生死板教條的詞匯學習現狀問題,發(fā)展學生思維。
4.注重教學預測,激發(fā)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對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具有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完型填空與閱讀理解中。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教學預測達到預期的培養(yǎng)學生預測技能的目標。以學生的閱讀學習為例,筆者有意識的教導學生以預測方式為主進行閱讀學習[5]。比如說以教學live與eat為例,筆者讓學生試著預測“How we live”與“what we eat”,如此很多學生也能聯(lián)系到“food and lifestyle”,之后再結合在游戲中的Daniel與Kitty進行簡單對比,快速幫助學生找到相關的主題。通過理解每個單元的大標題以及進行探索推測,學生在后期的閱讀中也會留意標題的影響,保證提升學生把握文章主旨與文章大意的能力。
5.適當提問,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英語教師應于課堂上結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英語學科的重要知識點,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同時,在講解文章時要把握合適的時機,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融入到英語學科的學習中。比如說教師給學生講解了英語學科的知識點后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其應用英語介紹文章講解的主要內容,給每個學生發(fā)言的機會。結合英語教材中提出的不同問題引導學生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思考。如此,教師也能在課堂上建議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為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其逐步提高自身思維能力,最終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6.組織課文表演,活躍學生思維
英語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學習中只有學以致用才能更好地把握英語學科的精髓[6]。因此,教師若能在教學中以教材內容基礎組織學生表演模擬,那么就會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而學生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改編加工,將其轉變?yōu)楦缓の缎缘那榫皠』蛐∑?。比如在學習與風俗禮儀有關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國家的禮儀會談,讓學生自主設計并參與活動中,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給枯燥的英語課堂注入更多樂趣,讓學生在表演中逐步強化對英語的記憶,突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
結束語
綜上,教師要意識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以學生為基礎,重視以生為本,堅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時應主動融入教學實踐,無論是分析對話還是解答問題都應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掌握思維的方法,讓英語成為思維的工具,這也是素質教育模式下英語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煥芳.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20):196.
[2]范火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10):56-58.
[3]胡春姣.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12):94-95.
[4]張紅霞.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決策[J].留學生,2016(2X).
[5]李宏衛(wèi).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4):78.
[6]付利芬.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散文百家:下,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