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久凌
摘 要:“以文化人”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教育活動,是用文化來熏陶、教化、塑造、成就人的過程,它與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有著內在聯(lián)系,一方面,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以文化人”是開展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目的和重要途徑。但在現(xiàn)階段,“以文化人”引領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存在一些現(xiàn)實困境,如,在化人內容上數(shù)量有余,質量不足;化人主體上各行其政,合力不足;化人效果上機制不全,收效甚微。因此實現(xiàn)困境中的超越,就要甄選先進文化,豐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精神內核;要貫徹全員育人,匯聚引領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強大合力;要注重場域影響,提升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化人效果。
關鍵詞:以文化人;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4-0091-03
2016年底,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文化對于大學生價值觀念的素質、性格品行的形成、理想信念的樹立有著重要作用。優(yōu)秀的文化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素質、改變大學生精神面貌。對于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而言,“以文化人”既是開展活動的目的,也是開展活動的重要途徑。
一、“以文化人”的內涵解析
所謂“以文化人”,就是以特定的“文化”作用于“人”,潛移默化的規(guī)范人的言行和思想,升化人的品格,促進人的發(fā)展?!皬谋举|上說,以文化人是一種教育活動,是用文化來熏陶、教化、塑造、成就人的過程?!盵1]
(一)“文”是以文化人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在古漢語中,“文”有“天文”“人文”和“文化”等說法,《周易》中提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
在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文”在以文化人中指文化,廣義上的文化是人創(chuàng)造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單指精神財富總和,它體現(xiàn)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現(xiàn)實狀況、價值取向和品質特征。文化作為以文化人的前提和基礎,其原因在于文化具有化人功能。文化的化人功能是由文化的本質決定的,“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使自然人化,人化的自然和自然被賦予了人的主觀意蘊就成了文化”[3]。因此,文化的本質是人化,人化的作品反過來塑造人本身,實現(xiàn)化人。
(二)“人”既是以文化人的主體、又是以文化人的客體
人在以文化人中的主體性展現(xiàn)在人是創(chuàng)造文化的主體。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文化是人通過實踐活動實現(xiàn)的,它彰顯了人的價值和尺度。換言之,文化的最直接創(chuàng)造者是人類,人在創(chuàng)造文化的過程中獲得了人的全部屬性,創(chuàng)造文化的方式就是人類實踐活動。
人在以文化人中的客體性展現(xiàn)在:一、人是以文化人的對象。由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通過其內在功用反作用于人,人作為反作用的對象,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二、以文化人的效果通過人的思維、言行得以展現(xiàn)。以文化人是教化人的活動,它有無效果、效果的好壞都需要通過人的表現(xiàn)來評判,在評判的過程中,個體思維、言行等都是評判的對象,即評判的客體。
(三)“化人”既是以文化人的手段、又是以文化人的目的
“化”是一種漸變漸化的過程,它強調潛移默化的狀態(tài)?!盎恕眲t為教化人,在“以文化人”中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文化具有滋養(yǎng)個體心靈、涵育個體德行、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但這些作用不會自動顯現(xiàn),它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才能實現(xiàn),這個手段就是“化人”,通過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讓文化發(fā)揮作用,讓人的思維、言行符合文化的要求。第二層含義是潛移默化的改變人、提升人、塑造人,具體而言,就是通過提高人道德素質、規(guī)范個體行為,實現(xiàn)對人的塑造,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二、“以文化人”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現(xiàn)實困境
(一)化人內容上:數(shù)量有余、質量不足
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文化人的前提和基礎是確?!拔摹钡钠焚|,這就需要對“文”進行篩選,即開展活動時用什么“文”來“化人”。部分教育主體和學生對此認識存在誤區(qū)。具體表現(xiàn)在:在高校校園網絡校園文化活動領域,存在娛樂化甚至低俗化取向,主流價值文化作用未充分發(fā)揮,缺乏強有力的影響力和引導力;部分校園文化活動片面強調形式創(chuàng)新而忽略了內容的與時俱進,顯得千篇一律老生常談,缺乏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部分教育主體認為只要開展與文化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就是以文化人,或者只要在活動中融入文化知識就是以文化人,造成只注重文化知識培養(yǎng),忽略文化價值引導的局面。
(二)化人主體上:各行其政、合力不足
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文化人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導向,開展文化育人活動,可見,這里的以文化人既有文化教育的屬性,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屬性。因此,在提倡全員育的人的今天,高校所有職能部門、院系、教師都有以文化人的功能和職責,在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文化人的實施主體應是多元的。但是,由于各教育主體在學校中分屬不同的系統(tǒng)和部門,其具體職責和業(yè)務不同,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中,他們參與以文化人的方式存在直接、間接之分,缺乏合作機制,造成各教育主體在組織未發(fā)揮最優(yōu)合力,未能實現(xiàn)以文化人效果最大化的情況。
(三)化人效果上:機制不全,收效甚微
以文化人的機制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到其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效果。當前部分高校在開展活動時“化”人方式不科學、“化”人制度缺失,導致校園文化活動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在開展活動中“化”人的方式不科學。一是以傳統(tǒng)的單向度灌輸教育的方式開展活動,缺乏交流互動,缺乏反思與內化。例如以“一言堂式”的講座活動方式的灌輸大道理或國家的大政方針,忽略學生的感受,不重視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去思考。二是在校園文化活動實踐與平臺建設不科學。某些文化社團和實踐活動,其形式大于內容,學生無法學到實質的內容,參與度不高;三是雖有許多校園文化活動依托微信微博互動平臺開展,但在互動中缺乏與學生的文化交流與溝通,無法真正解決學生的文化困惑等實際問題,因此大學生對這些網站關注度不高;另一方面,“化”人制度建設不完善。迫于辦學經費和就業(yè)壓力,部分高校缺乏對以文化人引領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戰(zhàn)略意義的認識,對其評價機制和人財物投入保障制度等不健全,不利于以文化人的順利進行。
三、“以文化人”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中困境的超越
(一)甄選先進文化,豐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精神內核
“以文化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不同歷史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文化,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化人效果。在當前歷史條件下,以文化人教化人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恪守行為規(guī)范,提升道德品質,作為體現(xiàn)高校精神面貌、展示高校辦學活力、的高校校園文化活動,應選擇富含時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有品質的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化人。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背景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應包括: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例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井岡山、長征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新時期的航天精神,奧運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
2.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例如,傳統(tǒng)文化中提倡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舍生取義、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優(yōu)良品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4]。
3.優(yōu)秀大學校園文化如校風校紀、學風教風等大學精神文化,以及校園基礎設置建設等物質文化。
(二)貫徹全員育人,匯聚引領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強大合力
近年來,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廣泛傳播下,我們不斷強調大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中的主體性地位,要使學生主體性的更好的發(fā)揮,就不能忽視教育主體的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教育主體要明確職責劃分、科學協(xié)調配合,有效組織指導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匯聚以文化人強大合力。
1.組織指導力量。高校黨政機關、各部門是間接參與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教育主體,他們的在以文化人中的主要職責是宏觀組織領導,進行思想引領。例如,成立工作小組,由領導小組統(tǒng)籌協(xié)商,科學規(guī)劃以文化人引領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具體措施,防止各教育主體各自為政;明確劃分各部門在以文化人引領校園文化活動中所屬的工作職責,每個部門指派一位工作人員負責本部門與學生活動相關的工作和日常事務處理。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自職責范圍,保障以文化人引領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順利開展。
2.直接參與力量。專業(yè)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是直接參與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教育主體,他們在以文化人中的職責是直接參與指導、及時調控。例如,要靈活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育人,指導大學生活動時發(fā)揮以文化人的間接性、滲透性、隱形性作用,達到潛移默化效果,逐步提升學生素養(yǎng)和品行;要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對活動全程把關,包括活動前期的組織引領,中期協(xié)調指導,后期反饋評價,使活動融入思想性、教育性,有效貫徹以文化人理念;要自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防止以文化人夸夸其談、脫離現(xiàn)實,讓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既有創(chuàng)意、又有意義。
(三)注重場域影響,提升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化人效果
場域理論強調,人的行動既受物理環(huán)境的影響,也受他人行文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的影響。場域影響是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影響,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效果。與第一課堂直接教育方式不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文化人要想實現(xiàn)化人目的,達到其育人效果,在化人方式上,應注重場域影響。在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中,活動制度、活動平臺、活動方案都是場域中的重要因素,在進行選擇、建設、運用時要突出價值導向。
1.加強制度建設。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高度,結合學校的發(fā)展定位,科學制定以文化人引領高校校園文化活動評價制度和保障制度。一是創(chuàng)建科學的評價制度。例如制定頒布量化指標,將活動主題、活動形式、活動參與度、活動效果等納入指標,組織專人團隊進行定期評比,對開辦的好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行表彰,形成積極評價,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增強以文化人的活力。二是健全保障制度。學校要出臺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加大人財物的投入,細化對不同性質的學生活動的財物投入,保障以文化人的校園文化活動的活動順利開展。
2.打造科學的、具有影響力的活動平臺。一要發(fā)揮主題班會、實踐活動等傳統(tǒng)活動平臺的作用,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緊跟時代潮流,營造具有時代精神的健康文化氛圍。二要善于打造特色網絡活動平臺,配備專門維護人員,各部門網站要有團隊協(xié)作意識,注重微信、微博的雙向互動,通過隱性和場域性育人,解決學生文化需求等實際問題。
3.科學策劃活動方案。把健康向上、格調高雅作為選定活動方案的標準,注重活動內容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原創(chuàng)性,提升活動本身的品質和吸引力;密切關注熱點,了解學生群體的文化,在活動方案的選擇上遵循大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規(guī)律。
——————————
參考文獻:
〔1〕張潤枝,李天慧.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以文化人”[J].北京教育,2017,(03):12.
〔2〕楊天才,張善文.周易[M].北京:中華書局,2011.207.
〔3〕李輝.以文化人的價值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22.
〔4〕劉奇葆.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中華文脈[J].黨建,2017,(05):9.? (責任編輯 徐陽)
Predica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Culture Education in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LIU Jiu-ling
(College of Marx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 "Culture Education"is an essentially educational activity in essence, It is the process of using culture to cultivate, educate, and shape people,It has an inherent relationship with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 one hand,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is ultimate aim and realizing ways of "Culture Education".At the current stage,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dilemmas in leading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Culture Education". For example, the quantit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s sufficient but the quality is inadequate,the educate executor lack of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the culture education is inefficiency.To solve this problem,we must select advanced culture and enrich the spiritual core of campuses cultural activities ,gathering the efforts of educating resources.
Keywords: Culture Education;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