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國
【摘 要】 詩歌誦讀是傳遞藝術(shù)的一種方式,藝術(shù)的傳遞不受年齡的限制,不受思維能力的局限。誦讀詩歌也是口語交際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詩歌誦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氣質(zhì),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陶冶學生情操。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詩歌;誦讀;國學經(jīng)典
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教育行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大部分學校過分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忽視了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健康發(fā)展。誦讀詩歌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誦讀詩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詩歌思想。
一、誦讀詩歌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詩歌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大聲的誦讀詩歌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文學素養(yǎng),抒發(fā)學生的情感。同時在詩歌誦讀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顯著提升,加深學生對詩歌的記憶和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詩歌誦讀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詩歌誦讀的指導方法
1.使用想象體驗指導法
想象體驗指導法主要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將誦讀的詩歌想象成具體的畫面,然后將自己置身于詩歌的情境中,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產(chǎn)生豐富的情感,更加準確地把握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一般情況下,在想象體驗指導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有效利用音樂、動畫、視頻等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與詩歌場景保持一致的場景。引導學生將自己看作是詩歌中的人物,進而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并且在誦讀詩歌中積極融入自身的情感,最終將詩歌中的情感和詩歌要表達的思想傳遞給讀者。
例如在誦讀《春曉》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用想象體驗指導法。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天剛剛亮時的景色。在實際誦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這首詩要表達的意境,并且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guān)的音樂,要求學生大聲地誦讀,想象自己就處在詩中描繪的景色,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去感受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更加深刻感知作者對春天的憐惜和熱愛之情。
2.使用范讀指導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詩歌誦讀的初級階段,小學生并沒有理解和掌握詩歌誦讀的正確方法和技巧,受到理解能力的限制,很難快速地理解和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范讀指導法,給學生誦讀詩歌,要求學生在聆聽過程中掌握誦讀的方法和技巧,進而實現(xiàn)詩歌誦讀的目標。
例如在誦讀《小池》時,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自主誦讀,隨后教師為學生范讀。在具體范讀過程中,教師要保證誦讀節(jié)奏和速度的合理性,體現(xiàn)詩歌表達的韻律。誦讀完成后,教師要將學生的誦讀與教師的誦讀對比,為學生展示正確的誦讀方法。學生在具體的誦讀中可以將教師的誦讀作為榜樣進行模仿并且反復誦讀,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意境、含義。實踐表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他們可以有效地模仿教師的誦讀,在誦讀中真切地體會到詩中蘊含的意境美,激發(fā)誦讀的熱情,提高參與度,有效提升誦讀的質(zhì)量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詩歌誦讀的價值,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深度地了解和分析詩歌,保證誦讀節(jié)奏的合理性。教師也可以提前錄制好詩歌誦讀的視頻或者音頻,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播放,充分發(fā)揮教師誦讀的榜樣作用。
3.使用評價指導法
在小學語文詩歌誦讀指導教學中,評價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包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且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當學生誦讀完詩歌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摹⒖陀^的、準確的評價,進而有效地反饋學生誦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參與詩歌誦讀活動的興趣,讓學生詳細了解自己詩歌誦讀中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為學生后續(xù)詩歌誦讀指明方向。對學生的評價同時也是對其他學生詩歌誦讀的一種指導,在教師評價學生過程中,其他學生會清楚地認識到哪一種詩歌誦讀方式是正確的,哪一種詩歌誦讀方式是應該摒棄的,促使其他學生在后續(xù)的詩歌誦讀中使用正確的方法,有效地運用詩歌誦讀技巧。
綜上所述,小學詩歌的學習,誦讀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小學生通過誦讀詩歌將會更加深刻地理解詩歌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全面掌握文章內(nèi)容,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詩歌誦讀教學中,教師要使用正確的、客觀的指導方法,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張渭茹.探討經(jīng)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J].學周刊,2018(11).
[2]邵英.經(jīng)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
[3]張保華,趙玉亭.小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多元化模式探究[J],學周刊,2018(07).
[4]伏蓉.如何有效開展低年級經(jīng)典誦讀活動[J].甘肅教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