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妍
新時代,新征程!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我們的使命,是追求理想,創(chuàng)造未來!
我們的使命,是民族振興,祖國富強!
泱泱古國夢,悠悠華夏情。延續(xù)五千多年的歷史軌跡和文化傳承,960多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中華兒女用青春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贊歌。而立足當下,新時代的我們肩負著歷史重任——砥礪前行、振興中華,這正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
要想實現(xiàn)砥礪前行、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我們必須勤學苦練、刻苦鉆研。正所謂“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發(fā)明大王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曾花了整整10年的時間去研究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他就是憑借“勤奮刻苦不放棄”的精神,最終獲得了成功。
要想實現(xiàn)砥礪前行、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我們必須腳踏實地、持之以恒。成大事不在于個人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否排除萬難、堅持不懈。數(shù)學王國的“凱撒大帝”丘成桐說過:“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腦袋分兩個地方同時做事,學問真的要做得好的話,要‘朝思暮想。”他曾用3年的時間證明了震驚整個數(shù)學界的“卡拉比猜想”。
要想實現(xiàn)砥礪前行、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我們必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無論長大后從事哪個行業(yè),我們都應(yīng)該不計個人得失,以報效祖國為己任,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造福他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在面對當時無一家醫(yī)院愿意收留的患者甜甜時,嚴肅地說:“我吳孟超的名譽和一個人的命比,哪個更重要?”這直指靈魂的一問,道出了吳老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他已八九十歲,依然奮戰(zhàn)在一線手術(shù)臺前,這不正是出于一位醫(yī)者的使命與擔當嗎?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緊握時代的接力棒,儲備知識,扛起肩上的責任,爭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有使命相隨,任憑驚天駭浪,也毫不畏懼!有使命相伴,盡管前路坎坷,也決不退縮!
(指導教師:張立靂)